企業的利潤分配首先要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同時要符合公司章程,根據公司董事會的決議進行分配。其中必須提取企業發展公積金和公益金,公司稅後利潤提高到法定公積金的10%,除非公積金數額達到公司註冊資本的壹半。
還要提壹下法定公益金。如果之前的經營出現虧損,就要用盈利來彌補虧損,盈利也可以分配到任意公積金,然後再分配給股東。?
當然也可以設置其他提取項目,每個公司的利潤提取方案不壹定壹樣,但都差不多。常見的提取方案如下:
三個人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那麽這三個人就是公司的股東。其中,甲方出資21,000元,乙方出資6,000元,丙方出資3,000元。因此,甲的股份占公司的70%,甲是控股股東;乙方股份占公司20%,丙方股份占公司10%;
公司開業整整壹年,他們公司盈利了。這些利潤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17%,稅後利潤為1萬元。這65,438+0,000元提取65,438+00% = 65,438+0,000元,納入公司發展儲備基金;
提取10%=1000元納入職工福利基金,10%=1000元納入經理福利基金,100% = 1000元納入董事費,其余60%=6000元納入股東分紅。?
公司發展基金是用於擴大公司規模和未來進行公司硬件建設的專項基金。職工福利基金是用於給公司全體職工發放獎金或福利的專項基金。經理公益金是用於給公司部門經理和總經理發放獎金的專項基金。
導演袍就是導演工資,不是按月發,而是按年發。
只有在每個財年都有年終利潤的情況下,董事們才會得到報酬。如果年底沒有盈利,董事就拿不到工資。假設這三個股東自己是董事,另外兩個被任命為董事,則有五名董事。導演費1,000元,平均分配給5個導演,每個導演拿200元。?
甲方股東分紅4200元(6000元×70%),乙方股東分紅1200元(6000元×20%),丙方股東分紅600元(6000元×10%)。
簡單來說,企業的利潤來源於收入。沒有收入,就不可能形成盈利。企業有收入時,扣除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成本和費用後形成稅前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後形成凈利潤。?
凈利潤是企業能夠支配的利潤。按照規定,企業要按凈利潤的10%計提盈余公積金,之後再根據企業實際需要計提任意公積金。最後,剩余的利潤可以用來在股東之間分配。
公司利潤分配規則是公司資本維持原則下的子規則。公司利潤分配規則旨在回答:分配的意義,什麽樣的財務狀況可以分配,誰來決定是否分配。
第壹個問題是關於股東權益的實現和中小股東權益的保護。第二個問題是股東與債權人利益的沖突與平衡。第三個問題是誰來掌控關系分配決議的決策權。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公司利潤分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