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稱之為“A+H”,或者同時發行a股和h股,我們應該看到“A+H”和“H+A”是有明顯區別的,甚至“A+H”比“H+A”的難度要大得多。
因為壹個顯而易見的現實是,由於a股市場的不成熟,a股市場主要是壹個投機市場,其股價明顯高於h股市場。正因如此,壹般情況下,同壹只股票的a股發行價往往高於h股。面對這樣的現實,“H+A”當然是阻力最小,最容易實現的。
擴展數據
H-first-then-A模式也存在外國投資者肆意獲取無風險溢價的問題。根據摩根大通的分析,在已經回歸a股市場的11h股中,h股價格會在a股上市前的三個月逐步上漲,這是壹種溫和的遮羞方式。a股上市前,中國人壽等公司股價暴漲,早早收獲內地保費紅利,簡直是瘋了。
內地不得不以投資者無法忍受的高價反復發行新股。壹旦a股正式上市,h股表現各異,價差逐漸縮小。根據摩根大通的估計,a股和h股的價差可以收窄至35%,這主要是受300億美元QDII基金在內地投資港股的預期推動。主要是因為第壹個A模式已經占據了大陸投資者剪羊毛的空間。
過去發行h股或紅籌股是為了收匯,是為了支撐東亞金融危機後的香港市場,而由於a股市場容量太小,在“大局”下無奈走低。現在政府下決心擴大內地資本市場,逐步實現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恢復定價權宜之計宜早不宜遲。
讓國際投資者動輒收獲數十億甚至數百億港元,以有限財力做無限好事的無謂利益輸送不能再做了。香港市場大企業定價從壹開始就是權宜之計,長期來看會對中國經濟產生破壞性影響。
百度百科-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