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是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和審核相對簡單,國有企業非常復雜。如果需要詳細回答,請針對問題再問壹個問題。
1.職工優先認股權
股票期權壹般是指公司授予員工在壹定時間內以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公司壹定份額股票的權利。享有期權的員工有權在壹段時間後出售這些股票,並獲得股票市價與行權價之間的差價。但在合同期內,期權不可轉讓,也不能領取紅利。
股票期權模式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股票期權是壹種權利而非義務,即激勵對象享有完全的個人購買或不購買的自由,公司無權幹涉。作為壹種權利,是公司免費“贈送”的,實際上是贈送股票期權的“遠期價格權”。其次,股票期權行權時,股票不是免費獲得的,必須支付“行權價”(預定價格和條件)。行權價格是壹個“時價”,對於激勵對象來說,在未來壹定時期內是固定不變的。最後,股票期權面向未來,具有不可預測性和無限延展性。
優勢:
(1)對於激勵對象而言,股票期權模式的資本沈澱成本較小,風險幾乎為零。行權時股價壹旦下跌,個人可以放棄行權,損失不大;壹旦上漲,由於行權價格是預先確定的,獲利空間較大。
(2)對於上市公司和股東而言,由於期權是企業給予激勵對象的期權,是壹種不確定的預期收益,激勵對象的全部收益來自於上市公司股價對授予價格的溢價,同時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現金支出,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從而有助於降低激勵成本。
(3)股票期權把企業資產質量變成營業收入函數中的重要變量,使激勵對象即上市公司管理層與公司利益高度壹致,兩者緊密聯系。
缺點:
(1)根據《會計準則——權益支付》的規定,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激勵對象當期取得的服務,按照可行權期權數量的最佳估計,按照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因此,股票期權在等待期間將繼續計入相應費用,繼續影響公司利潤。此外,如果可行權的期權數量不能可靠地、最佳地估計,將對包含的費用金額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年度利潤。(影響利潤)
(2)對於激勵對象來說,第壹個問題是股票期權的期限普遍較長,未來的不確定性較多。目前按照規定,從授權之日到行權期結束,還有不少於五年的時間。之後管理層減持股份仍按深交所管理層持股限制規定執行,即每年減持不得超過其所持股份的25%。因此,當市場不可預測的波動使激勵對象難以對自身股票收益做出準確預期時,這種方式就是消除預期激勵效果。
2.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根據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的壹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的條件,才能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受益。
與股票期權相比,限制性股票的特點是權利和義務對稱,激勵和懲罰也存在壹定的對稱性。激勵對象在滿足授予條件的情況下以自由資金獲得股份後,股價的漲跌會直接增加或減少限售股的價值,進而影響激勵對象的利益。此外,限制性股票還可以通過設置解鎖條件和關於無法取回後處置的規定,直接激勵或約束激勵對象。
優勢:
(1)限制性股票無等待期,股權激勵計劃實施時,激勵對象將獲得股權,因此激勵對象始終對可用激勵價值有直觀的了解和判斷,具有良好的激勵效果。
(2)對於激勵計劃所在的企業來說,股權激勵也是壹種融資方式。雖然激勵對象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公司的股權,但公司可用的資金確實增加了。(3)股權已隨本激勵計劃轉讓,因此激勵對象壹般擁有股權對應的表決權。
缺點:
(1)對於激勵對象來說,壹旦接受限制性股票激勵方式,就必須購買股權,因此壹旦股權貶值,激勵對象需要承擔相應的損失。所以激勵對象持有限制性股票,實際上是承擔了風險。
(2)在獲得限制性股票激勵時,所有激勵對象都需要當場投入資金,因此對他們有壹定的資金壓力。
3.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在未來壹定時期內,在約定的條件下,獲得規定次數的股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利益的權利。授權人在約定條件下行權時,上市公司將按照行權日與授權日二級市場股份的差價乘以授權股數向授權人支付現金。
由於股票增資權是與公司市值掛鉤的,對於擬上市公司並不適用(不存在股票漲跌之說),同時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低,以下不再分析。
二,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
根據創業板的統計,大多數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前都進行了股權激勵。但也經常出現準備上市的公司對股權激勵處理不當,影響公司整體上市進程的情況。
大多數創業板公司只實施過壹次股權激勵。目前,國內a股已上市公司,上市前仍以業績與現股掛鉤的方式進行激勵。
1.大股東低價轉讓股份給管理層。
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公司股東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將原始股轉讓給需要激勵的公司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壹般這種方式的實施是以上述高管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長期工作並取得優異業績為前提,控股股東(大股東)對之前人員進行追溯獎勵,以體現股東對上述人員經營業績的認可。缺點是稀釋了股東的控制權,對企業未來經營的激勵作用不是很明顯。
2.管理層作為新股東向公司增資。
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公司股東同意,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通過增資擴股成為公司股東,分享上市後的股權增值收益。壹般增資擴股的價格和其他財務投資者、戰略投資者基本壹致,都應該在公司內部形成壹定的股權激勵對應考核體系。當經營業績等考核指標合格時,允許這些對公司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人成為公司股東。
3.曲線股權激勵
這種方式不同於直接讓管理層直接增資擴股的方式,因為管理層和核心技術骨幹的增資擴股價格與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不同。因此,上述部分的股權激勵計劃可能不需要制定股權激勵制度(只要可能不需要直接披露即可),也不需要請保薦機構、會計師、律師檢查相關計劃的有效性、合法性以及相應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但這種方式需要履行上述程序。
從上述方法可以看出,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壹般以現有股份為基礎,側重於對企業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的追溯激勵,激勵企業管理者保證公司上市前業績增長,順利實現上市目標。畢竟只有上市後,股權才能最大化增長。至於上市後留住公司人才,激勵公司管理層關註公司業績的股權激勵計劃主要通過上市後實施的期權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來實現。
三,三種股權激勵值得探討
(1)母公司以擬上市子公司股權為標的。
(2)上市前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3)上市前業績與股票激勵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