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股權退出的方式有哪些?

股權退出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股權退出是指股權投資機構或個人在其所投資的創業企業發展相對成熟後,在市場上出售其股權資本以收回投資並實現投資收益的過程。退出也是股權投資的最終目的,也是判斷壹個投資機構盈利指標的重要參考。

常見的退股方式有:

壹、IPO?:?投資者最喜歡的退出方式

IPO(首次公開發行)又稱上市,是指企業發展成熟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在證券市場上市的方式進行增資和退出。企業上市主要分為境內上市和境外上市。境內上市主要指在深交所或上交所上市,境外上市常見於港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

在證券市場的杠桿作用下,IPO之後,投資機構可以賣出自己的股票,獲得高額回報。對於企業來說,除了企業股票升值,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認可企業良好的經營業績,可以使企業在證券市場獲得進壹步發展的資金。

二、M&A退出:未來最重要的退出方式

M&A是指企業或企業集團通過購買其他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和資產,影響和控制其他企業的經營和管理。M&A主要分為正向M&A和反向並購,正向M&A是指為促進企業價值持續快速提升,雙方出於對價進行合並,投資機構股權繼續持有或稀釋後直接退出;反向M&A直接指以投資退出為目標的M&A,即主觀上將投資收益兌現的行為。根據目前的情況,有些M&A病例是被迫的。

壹個完整的並購過程應該包括三個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整合階段。

三、新三板的退出:最流行的退出方式。

新三板的全稱是什麽?“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上交所、深交所之後的第三個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新三板由於相對主板較低的準入門檻,以及靈活的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制度,可以更快退出,壹度是資本市場青睞的退出方式。但隨著新三板的熱度降低,流動性不足,壹直沒有得到有效改善,通過新三板退出股權成為過去。

新三板轉讓有兩種方式:做市轉讓和協議轉讓。協議轉讓是指在股份轉讓系統主持下,買賣雙方通過協商達成的股權交易;而做市轉讓就是在買賣雙方之間加壹個中介?“做市商”。

四、借殼上市:最另類的IPO退出方式

所謂借殼上市,就是壹些非上市公司收購壹些業績不佳、融資能力減弱的上市公司,剝離被收購公司的資產,註入自己的資產,從而實現間接上市。

與排隊等待IPO的公司相比,借殼的平均時間大大減少。在所有資質合格的情況下,半年內即可完成整個審批流程,同時借殼成本也因巨額律師費而降低,且無需披露企業各項指標。

動詞 (verb的縮寫)股權轉讓:效率和成功率最高的退出方式

股權轉讓是指投資機構依法將其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並退出現金的壹種方式。常見的如私下協議轉讓、在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等。

股權轉讓不僅發生在壹些龍頭企業和準上市公司,也發生在其他有壹定時間退出上市的公司。有業內人士指出,壹方面,大量上市公司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另壹方面,很多基金對目前的IPO情況並不看好,資金已經臨近退出時間節點。因此,股權轉讓的退出模式在今年越來越受到投資機構的關註,呈現出不同於目前市場情況的熱鬧景象。

6.回購:最穩定的退出方式。

回購主要分為管理層收購(MBO)和股東回購,即企業經營者或所有者從直投機構回購股份。

壹般來說,企業回購的退出率很低但穩定,部分股東甚至以還款的形式回購貸款,總收益不到20%。

7.清算: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最後壹種退出模式。

對於已經確認項目失敗的風險投資,應盡快采取清算的方式,盡可能多的回收剩余資本,其操作方式可分為虧損結算和虧損註銷兩種。

清算是企業破產前的止損措施。不是所有投資失敗的企業都會破產清算。申請破產清算的成本很高,需要經過漫長而復雜的法律程序。如果失敗的投資項目沒有其他債務或有少量其他債務,但債權人不會追究,那麽壹些風險投資家和企業就不會申請破產,而是采取其他方式經營,通過協商決定企業剩余價值的分配。

破產清算是不得已而為之,好處是可以收回部分投資。缺點是顯而易見的,也就是說這個項目的投資損失和資金收益率都是負數。

以上七種方式各有利弊,退出的要點不同,適合的退出方式也不同。有關摘要,請參見下表:

(圖片來源:北拓資本)

  • 上一篇: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 下一篇:企業償債能力分析論文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