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
1.股份可以流通,實現融資。要上市,本質目的應該是股票要交易。比如,原來壹個小科技公司有核心技術,但是缺錢,找銀行借錢。銀行只看妳的資產和總收入規模,他當然沒有優勢。他是可以上市的,所以新三板的投資者如果看好公司就可以出錢買他的股份。他轉讓壹點股權就能拿到錢,方便企業融資。
2.改善公司治理。因為要上市,首先要滿足交易所的壹套要求。所以要上市的公司會由主辦券商從裏到外進行梳理,所有的年報、法律關系、資產關系都需要經過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審計。這樣,以前是夫妻店的小公司就可以由內而外的自我梳理,原本可能不存在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也就建立起來了。這些法規要求雖然比主板低,但類型上還是差不多的。經過這次洗禮,企業即使進入資本市場,如果未來發展良好,也更容易去主板IPO。
3.提高信用,吸引銀行,PE。雖然新三板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表示不要求掛牌企業盈利,只要求企業運作規範,業務清晰,但還是證監會的壹套審核程序,還是比較嚴格的。至少這裏上市的企業做假賬或者經營狀況不好的可能性比較小,這樣企業壹旦來上市,銀行就會高看壹眼。很多銀行都會盯著新三板,哪個企業會在新三板掛牌。原來不喜歡照顧這些企業的銀行會主動找上門來,希望給他們提供壹些貸款服務,這也從另壹個層面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需求。同樣,如果這些企業質量足夠好,PE也會覺得未來IPO有希望,會主動申請入股,也會給企業帶來資金。
缺點:
1,帶成本。要來上市,畢竟是有壹些成本的。雖然新三板交易是以服務為原則,收取的費用比主板低很多,但仍然有3000-65438+萬元的掛牌費,每年3000-65438+萬元的掛牌費。另外,上市時請會計師、律師事務所審計也要幾十萬,還是有成本的。
2.融資功能有限,但卻暴露在更嚴格的監管之下。新三板目前不能公開發行新股,只能定向發行,遠沒有IPO賺錢的能力。但是對企業的信息披露和審計要求比較多,所以做壹些假賬,逃避壹些稅收的難度比較大。而且信息披露也可能讓壹些企業感到不舒服。上市提高知名度的同時,也可能引起媒體和社會的關註。這是壹把雙刃劍。處理得好,可能給企業帶來效益,處理不好,也可能給企業帶來公關危機。當然,理論上和長遠來看,規範治理,嚴格審計才是企業應該做的。
來自:百基金三板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