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三年的團貸網也於4月25日開庭審理。由於疫情等各種原因,案件沒有向公眾直播,庭審細節也沒有透露。但是,審判已經邁出了壹大步,接下來就是審判和定罪。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末,P2P存量業務未清理的已停業網貸機構數量由1466家下降至1169家,未償余額由8207億元下降至4974億元。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國內實際P2P網貸機構完全為零。
目前未退網的P2P平臺面臨三重打擊。沒有營收壓力,催收難的困境,公檢法的壓力,讓這些平臺無路可退。
我被費大慘了。
PPmoney面臨的困境是整個P2P平臺的縮影。目前P2P平臺的催收情況並不樂觀。隨著未償余額壓力持續下降,催收難度加大,不良率也在上升。
根據PPmoney CEO在線交流的內容,CEO胡鑫表示,目前催收並不理想,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醒越來越少。
PPmoney的支付方式主要是電、臉、法。受疫情影響,面簽和電催被擱置。因為政策的影響,很難找到可以批量立案執行P2P案件的法院,所以召回進度緩慢。目前也有嘗試請第三方催收,但是催收並不理想。
值得註意的是,CEO胡鑫透露,PPmoney之所以陷入目前的困境,是因為與達飛合作。他說,“當時達飛搞了很多虛假項目,轉移資產。我們被CMA騙的很慘。但由於P2P行業的特點,至今沒有任何報道。達飛已經把貸款人的錢轉走了,至今沒有支付。”
在談到PPmoney是否會立案時,胡鑫表情含糊,表示不想被立案,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這壹步,他也會接受。
根據壹些貸款人提供的證據,PPmoney面臨很大的監管壓力。去年,某貸款人到法院起訴,被法院告知“被告萬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刑事犯罪,建議向主管公安機關報案”。今年有消息稱,廣州市政府已成立專項工作組對PPmoney網貸平臺進行整治,正在對其是否涉嫌經濟犯罪進行全面核查。目前,廣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正在受理平臺公司出借人現場或郵寄提交的舉報材料,對出借人反映的平臺公司涉嫌經濟犯罪的相關問題進行調查。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PPmoney貸款人都在等待立案。隨著平臺逾期時間逐漸拉長,回款速度變慢,折扣力度變大,出借人對平臺的信任逐漸耗盡。即使平臺確實遇到困難,大部分出借人還是希望第三方公檢法介入,幹涉平臺兌付工作。
但即使是備案後的平臺,也不壹定能快速推進兌付工作,案件本身的復雜性也會導致法院判決的延遲。
近日消息,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23年4月25日9時宣布,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操縱證券市場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發票罪對被告人衍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被告人唐軍等46人提起公訴。這意味著,已經備案三年多的團貸網進入試用期。
因為這個案件的審理沒有公開,所以沒有關於審理結果和是否當庭宣判的消息,而是庭審
從自願退休到立案,再到法院宣判,中間的每壹個環節都可能需要幾年時間。不僅出借人身心疲憊,平臺還面臨部分出借人惡意投訴、業務催收困難、公司營收關停、監管不斷加強等壓力。目前幾乎所有沒退的平臺都很艱難。
平臺生存環境惡劣。
根據銀監會近期披露的信息,公安機關和監管機構正在加大力度協助平臺打擊逃廢債行為,加快解決網貸還款問題。
監管介入後,除了加快債務人接入PBOC征信、凍結債務人支付寶等操作,還將進壹步明確平臺、股東、高管的責任。這意味著壹旦立案,P2P平臺的高層管理人員很難逃脫牢獄之災,這也是大多數平臺為了清倉而主動推出各種退休方式減持股票的重要原因。
目前,很多平臺如Dianrong.com、王猷、先鋒財經/在線資訊平臺、玖富、PPmoney等推出了很多落客渠道,包括現金折扣渠道、商品兌換、債權債權等。但從貸款人的反應來看,這些渠道沒能讓他們滿意。
隨著逾期率的提高,現金折扣越來越大,有些平臺申請低至8折也只能通過,貸款人無法接受。再加上商品交易所虛增價格,主張債權被認為是平臺逃匯騙局,使得平臺股票回籠緩慢。
基礎
其實黃金打折是必然的。平臺沒有營業收入,催收完全靠外包。收取的費用也包含在收取的金額中。只能低折扣支付確實是事實。
平臺只能通過自建催收團隊或者引入資產管理方來主動催收欠款。監管介入後,追償的方式更加多樣,手段更加強硬。
根據今年P2P平臺的相關工作安排,壹旦監管介入網貸平臺,不僅要壓實平臺、股東、高管的責任,還要追回不當得利的高管獎金和股東分紅,壹些不合理的明星代言費也將被追責。
早期壹些P2P平臺為了擴大知名度,會請名人為其代言。蚊子腿也是肉。如果這筆款項被收回,貸款人的虧損狀況將得到壹定程度的改善。
此外,今年發布的《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也為P2P平臺審判提供了法律依據。《解釋》增加了點對點借貸、虛擬貨幣交易、融資租賃等非法吸收資金的新方式,同時增加了壹項“通過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產品'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作為第十項,為依法懲治P2P、虛擬貨幣、養老領域等非法集資犯罪提供了依據。
從司法到公安再到行政監管部門明確P2P平臺退休的權責認定,對出借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對平臺方來說卻喜憂參半。
據統計數據顯示,去年+065438+10月份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完全為零。這意味著P2P平臺已經處於“非運營”狀態,在完全兌付之前,能否存活還很難說。畢竟平臺本身也沒剩多少錢了。
此外,平臺逾期率的上升也持續減緩了清退進程。從部分平臺公布的數據來看,平臺逾期率超過90%,有的甚至達到95%以上。
有業內人士向消費金融頻道透露,目前平臺上逾期的借款人大多不打算還款,面對正常催收會進行惡意投訴,導致催收效果不佳。
事實上,在打擊逃債團夥的道路上,P2P平臺能做的很少。現在催收方式受限,逃債團夥群起而攻之。他們期待平臺被備案註銷,這樣活債不用還錢就能廢了。這其實是壹場妳死我活的賽跑。
目前,司法介入的敦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司法征收的覆蓋面和主動性還不夠。現在平臺希望司法協助催收,更有效的結清借款余額,支付出借人。
壹方面是貸款人的催促,壹方面是監管的壓力。自身收藏進度緩慢。目前還沒有完成還股票的平臺。如何打破僵局,還是個未知數。
相關問答:相關問答:5000家P2P網貸機構全部倒閉!妳會還借來的錢嗎?有哪些平臺?2023年3月15日,銀監會宣布,違反p2p規定的點對點借貸平臺今年必須全面清退。
5000多家非法點對點借貸平臺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