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田簡介:
王長田,1965,出生於遼寧大連。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新聞局局長。BTV知名品牌新聞欄目《北京快報》創始人。1998年創辦光線傳媒,至今任總裁;北京CPPCC會員,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首都廣播電視制作協會副會長。
從1998 6月創辦光線傳媒的前身——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到1999 6月啟動節目,王長田壹直扮演著中國民營媒體領域的開拓者和先行者的角色。目前,光線傳媒在他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王長田創新性地總結和實踐了娛樂產業工業化生產的理念,將娛樂內容的策劃、包裝、制作、發行、增值全面整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成為行業不可復制的領先經驗和模式。
王長田先生是中國最早提出並實踐“制播分離”模式的媒體先驅。他引領了傳媒娛樂行業的發展,成為行業指標的重要制定者和實施者;他開創的傳媒娛樂產業新經濟模式,在推動新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王長田先生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年齡1965。
1988,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畢業;
65438-0990進入中華工商時報,任市場新聞部主任。
從65438到0995,《北京快報》在北京電視臺策劃推出,成為當時國內最好的新聞欄目。
1998成立了中國第壹家專業的電視策劃制作機構——“北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後更名為光線傳媒。
1999年創辦中國娛樂報道(現娛樂現場);此後陸續推出了音樂風雲榜、明星發布會(現最佳現場)、電影風雲榜、時尚風雲榜、幫助、女子大學堂等品牌電視節目。這些節目在620個頻道同時播出,覆蓋全國所有地區。旗下領先的光線傳媒每天制作超過4小時的電視娛樂節目,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電視節目制作和發行商,擁有中國最大的電視節目播出和發行網絡,並與壹家全國性數字付費電視頻道“新娛樂”合作;同時,其電視節目網絡業務也已全面展開。
2001年,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創立,後來被業界和媒體稱為中國的“格萊美”。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8屆。此後陸續推出:“電視劇風雲節”,這是國內唯壹基於收視數據的電視劇頒獎典禮,成為電視劇行業的壹項旗幟性活動;年度“娛樂盛典”是光線傳媒王牌娛樂資訊節目《娛樂現場》的年度總評榜,是國內唯壹的年度綜合娛樂頒獎盛典。“時尚風雲榜頒獎盛典”是時尚界最具開拓性和影響力的頒獎盛典,也是中國唯壹的專業時尚頒獎盛典。“榜樣盛典”是中國唯壹的年度頒獎盛典。
光線傳媒還擁有6萬小時的娛樂視頻數據庫,並運營壹個視頻娛樂網站。
個人榮耀
●2006 54 38+0年度十大電視創新人物-新周刊
● 2001年“21世紀可能影響過中國的100個年輕人”——《中國青年》
● 2001年,20個媒體人——“媒體”
●2002年娛樂圈權力人物排行榜——娛樂圈
●2002年娛樂力量排行榜-衛視周刊
●2002年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創新者——斯坦國際媒體論壇
2002年“未來商業領袖”——數字財富
●2003年娛樂圈權力人物排行榜——娛樂圈
●2003年文化娛樂業權力榜-文慧百花周刊
●2003年中國媒體人-媒體。
2003年中國新經濟數字-網絡周刊
●2007年,中國手機行業最有影響力的人是100人——百度。
●2007年獲得第四屆北京市優秀青年企業家稱號。
●2007年當選為第十壹屆北京CPPCC委員。
“我有很多機會接觸明星,但從來沒有接觸過。我只和制作公司、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的老板吃飯。這會讓我遠離明星,讓我的生意更好。”
作為傳媒娛樂圈的名人,光線傳媒(以下簡稱“光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用“娛樂現場”、“音樂風雲榜”等王牌娛樂全國觀眾,他是如何娛樂自己的?
“奴隸”的生活
在導演尤小剛眼裏,王長田是“壹個為了實現夢想,甘願過奴隸般生活的人”。“他從早到晚什麽都不會想,只想著怎麽把光線做成中國的傳媒巨頭。”換句話說,這個“娛樂教父”幾乎沒有娛樂細胞。
喜歡美食的王長田把吃當成自己最大的娛樂,即使是娛樂,他也會津津有味地享受。直到現在,他仍然每天中午吃媽媽從家裏準備的特別的飯菜,這是他孝順的壹種表現。“吃飯在我看來是壹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中國美食是我們最引以為豪的。我建議國家把食品行業作為支柱產業。”然而,他的晚餐名單上從來沒有壹個明星。“我有很多機會接觸明星,每天都可以和他們壹起吃飯,但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我只和制作公司、唱片公司、經紀公司的老板吃飯。這會讓我遠離明星,讓我的生意更好。”他認為他的商業成功與他自己的原則有關。
平日裏,他穿拖鞋上班,衣著隨意隨意,卻笑稱“妳不把正經衣服穿在我身上,妳就變正經了。”他是有趣和無聊的統壹體。以前開奧迪A8的時候,他專程從德國買零件,自己加高後備箱,加粗車的排氣管,給車提速。他會演奏蔡琴的音樂,吹口哨,在奔馳的郊區享受樂趣。他的壹個女同事曾經形容他“高貴無趣”,他覺得這樣的評價“前面有罪,後面壹句真的很準”。如此自嘲,也印證了王長田自己的娛樂精神。
盡管明星已經曝光,王長田本人卻不願走到前臺。“我不適合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我更喜歡說我的生意做得怎麽樣。大家都不認識我,當我不存在,但我知道我的事。”對他來說,“娛樂比生意更重要。有人可以做商業娛樂,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力可·鐘君,誰更像明星;但我已經把娛樂做成生意了,做成生意肯定不可能太娛樂化。”王長田認為,如果娛樂可以做成生意,在其中找到樂趣就是最好的狀態。“雖然我不是很有娛樂性,但我可以從中找到樂趣,同時還能賺錢——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
王長田壹直有壹種“幫助和改變他人命運”的使命感。“這壹直是我心裏很大的壓力,所以很少應酬,壹直在做事。”他剛剛完成了自己的夙願——“光夢工廠”壹個多月前剛剛搬過來。“現在的光線和以前完全不同。”描述他的新辦公區,王長田相當自豪。公司裏有轎子。“那是真正的轎子。我們稱之為‘坐轎子思考’——誰犯了錯,就往裏面跑,關上門自己思考。”
他精心設計了辦公區的布局,新人壹不小心就會迷路。朋友們說王長田的娛樂精神就藏在其中。
男人的最高夢想
王長田看上去書生氣十足,卻是個能翻來覆去的人。
1988他從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的第壹份工作並不如意。1990,辭職去了中華工商時報。兩年後,他在北京電視臺創辦了《北京快報》。1993“下海”高峰期,他去哈爾濱做了半年油漆生意。1998 10,他和四個朋友集資65438+萬元成立了“光線電視研究與策劃中心”——七年間,他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輾轉,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光線電視研究策劃中心”成立之初,賣策劃報告,給廠商做宣傳片。直到3月1999,他才重新定位自己,轉型做娛樂節目。1999 7月1日,中國娛樂報告正式向全國發布。主持人袁明還記得她第壹次看到《華娛報道》時的好奇。“我當時也在做電視,很驚訝娛樂新聞能做到這壹點,因為我們之前沒有娛樂新聞的概念。”
在沒有狗仔隊、娛樂唱片和娛樂系列電視節目的情況下,中國娛樂報道的誕生相當艱難。王長田記得,當他們想做壹個演示時,每個人都不知道明星在哪裏。“我們沒有明星的電話號碼,我就和同事去偷了別人的電話本。和別人喝咖啡的時候,我在旁邊偷,抄了大概五六百個電話,但是有三分之二的電話打不通,因為明星換電話很頻繁。”
《中國娛樂報道》壹出,“我們知道娛樂圈”的口號就被平面媒體上的娛樂記者們不屑壹顧。“他們覺得我們口氣太大,我當時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最初的電影見面會,播到壹半,人也走了壹半。“我覺得他們應該留下來看小樣,因為我覺得這個節目壹定會改變中國的娛樂圈。”後來證明《中國娛樂報道》確實改變了中國的娛樂圈,“因為我們把娛樂圈的信息傳播出去,讓明星們更加自律,讓他們知道可以利用這樣的渠道來宣傳自己。”目前,更名為娛樂直播的《中國娛樂報道》已經從每周1.5小時的節目發展到每天2小時的節目,在國內播放量超過500次,擁有十億觀眾。
王長田有很多夢想——他最大的計劃是讓light在2008年上半年上市。“我們可以為中國貢獻壹家真正的傳媒上市公司。兩三年後,其市值應該達到5億美元”;他想把觸角伸向電影行業,經營中國最好的電影公司,因為“電影是壹個男人在娛樂圈的最高夢想”;他成功組織“百事音樂風雲榜”後,還將舉辦電視劇、電影、時尚大獎。“希望這四個獎項是國內所有同類獎項中最好的,大家最認可的。”他還想成立壹家經紀公司,推動中國娛樂業的發展。他堅定的說,“我覺得如果這五個光明的夢想都能實現,中國的娛樂圈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局面。”
在過去的壹年裏,王長田沒有接受過任何媒體的采訪,而這次他做客博思堂,也是頗為無奈。“現在的光線需要壹些宣傳和推廣,我需要給員工信心。我希望做壹個幕後的人。企業家存在的價值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