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稅:老板能做什麽?
1.改為“外國”企業。中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因此,從內資企業過渡到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是享受更多減稅、免稅或緩稅的好辦法。
2.註冊“避稅天堂綠洲”
凡在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設立的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和從事高新技術開發的企業,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區和保稅區,均可享受較大程度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選擇上述特定區域從事投資、生產和經營,從而享受更多的稅收優惠。
進入特殊行業
比如服務業免稅規定: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育兒服務,免征營業稅;婚姻介紹和殯葬服務免征營業稅;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免征營業稅。
4.寫壹篇關於“管理開支”的文章
企業可以提高壞賬準備提取比例,壞賬準備計入管理費用,從而減少當年利潤,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額會增加,利潤會減少,所得稅會少交。另外,采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提的折舊金額差異很大,最終會影響所得稅。
5.用“成本”代替
中小企業的私營業主要考慮經營中的水、電、燃料成本如何分攤,產品成本中是否包含家庭生活費、交通費和各種雜費。
在今天的商業世界中,這個項目經常被使用。他們把自己買房買車的費用,甚至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都記到公司的經營項目上。這種待遇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雖然這種方法在現在的商界並不少見,但我們這裏並不提倡。
6.合理提高員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以考慮在計稅工資範圍內適當提高職工工資,為職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開展企業財產保險、運輸保險等。這些費用可以記入成本。
7.做壹篇“銷售結算”的文章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確認收入的時間。例如,某電器銷售公司當月銷售空調10000臺,總收入約2500萬。按照銷項稅17%計算,需繳納425萬余元稅款,但公司會立即抵扣下個月的稅單。由於貨幣的時間價值,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節稅效果。
合理避稅:財務總監能做什麽?
常用的避稅方法有很多,但壹般不外乎: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轉讓定價法、成本計算法、融資法、租賃法。
1.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新個稅法避免了過度減免稅的現象。同時,稅法還規定了稅收優惠政策,如:高新技術開發區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新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2年;以“三廢”為主要原料的企業,五年內可以減免所得稅;從事技術轉讓及相關咨詢、服務、培訓等的企事業單位年凈收入低於30萬元的,暫免征收所得稅,等等。企業要最大限度避稅。
2.定價轉移
轉讓定價法是企業避稅的基本方法之壹。是指為了分享利潤或轉移利潤,按照企業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按照公平的市場價格對產品進行定價的方法。采用這種定價方式的產品轉讓價格可以高於或低於公平市場價格,從而達到少繳稅或不繳稅的目的。
轉讓定價的避稅原則壹般適用於不同稅率的關聯企業。通過轉讓定價,將高稅率企業的部分利潤轉移給低稅率企業,最終降低兩家企業的納稅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