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環境與資源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現有員工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碩士生導師8人,講師9人,助教4人。在員工中,有9名醫生。研究所下設土地資源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評價中心、生態環境規劃中心、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肥料資源開發中心和環境災害防治中心。近年來,與多家單位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在環境質量與農產品安全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與預算、環境影響評價、農產品食品質量檢測、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機復合肥開發利用、礦區植被恢復與生態建設等方面開展了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
主要研究方向:
1,土壤、水化學與環境;2.自然資源的利用和管理;
3.環境生態工程;4.環境影響評估;
5.環境汙染的模擬和控制;6.環境質量與農產品安全;
7.廢物的生物處理和回收利用;8.無公害肥料的開發和應用;
9.喀斯特山區環境災害的防治:10,土地規劃與信息系統;
11,環境資源信息系統與決策管理;
中長期發展規劃:
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省級重點研究所,獲得國內領先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研究成果,提高西部地區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資源利用和環境科學研究基地。
目前,已完成鳳岡縣、仁懷市縣、安龍縣、黔西縣、大方縣、威寧縣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規劃、設計和預算。黔西縣、金沙、黎平、關嶺、甕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正在修編中。
食品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所
食品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所是2003年由生命科學學院食品營養與安全系(原食品科學系)批準成立的校級研究機構。旨在立足食品產業發展實際,以食品加工技術、食品質量安全為核心,以產學研為手段,以學科團隊建設為依托,對貴州優勢食用動植物資源進行全方位綜合開發利用研究。目前,研究所有正教授6人,副教授3人,講師4人,實驗師2人,博士3人,碩士3人,年齡和學科結構合理。
近年來,申報和批準國家、省、市科研項目30余項,批準橫向合作項目近20項,發表論文近100篇(其中SCI期刊3篇,EI期刊1篇,CSCD期刊近20篇),授予獲獎成果和專利近20項,累計科研經費500萬元。
在產學研橫向合作項目方面,與永紅食品有限公司、三聯乳業有限公司、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銅仁華力澱粉有限公司、方食品有限公司、鄉下妹食品有限公司、羊愛乳業有限公司、好益多乳業有限公司、味春園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從江發展公司、三都仙鶴食品有限公司、遵義公司、天洋公司、公司、六盤水公司等合作。其中,與永紅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國家農產品(牛肉)加工技術R&D中心,與三聯乳業有限公司建立了奶牛合作社R&D中心,與銅仁華力澱粉公司正在建立馬鈴薯加工技術R&D中心。
在R&D平臺建設方面,我們現在擁有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微電子分析天平、全自動液相色譜分離色譜儀、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全自動、數字顯示)、金相顯微鏡(電腦化)、真空冷凍幹燥機、酶聯免疫吸附測定/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超微粉碎機、超低溫冰箱、熒光分光光度計、物性測試儀、高效液相色譜儀、近紅外快速成分分析儀、冷凍幹燥機等。
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貴州大學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成立於2004年4月,並於2005年通過了貴州省技術監督局[(2005)黔(Qian)字(Q0279)]計量認證。中心位於貴陽市花溪區貴州大學南校區,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講師8人,實驗人員1人。教師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高級職稱占總人數的48%,8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具有碩士學位。目前有博士後1人,博士生4人,碩士生3人。擁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63%。該中心擁有5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包括6個樣品加工實驗室和4個儀器室,以及1平衡室、1電加熱室和1辦公室。中心擁有多種大型精密儀器和常規化學儀器設備,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譜儀、氣相色譜儀、高壓液相色譜儀、可見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凱氏自動定氮儀、水銀計、火焰光度計、毛細管電泳儀、生物相差顯微鏡、水質環境測量儀、粗脂肪提取器等。可檢測的樣品包括農產品、食品、飲料、野果、土壤、植物、水質、肥料、固體廢棄物、環境樣品、礦物質等。可檢測的項目有蛋白質、堿解氮、銨態氮、硝態氮、有機質、腐殖酸、總磷、總鉀、有效磷、有效鉀、總糖、還原糖、煙堿、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1、煙酸、胡蘿蔔素、遊離細胞、微生物、細菌等。分子量測定、等電點、DNA序列測定、粗脂肪、粗纖維、金屬元素如鉀、鈉、鈣、鎂、銅、鋅、鐵、錳、鉛、鉻、鎘、砷、銻、錫、硒、鍺、汞、轉基因產品檢驗等。近五年來,中心科技人員共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省級科技攻關項目5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地方合作項目8項。我們與許多單位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中心目前開展的技術推廣應用項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環境質量評價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城市生活有機垃圾堆肥技術及資源化利用:有機復合肥和腐植酸肥料的質量檢測、開發和利用;中藥材基地環境質量評價及栽培技術。
貴州大學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行政上受貴州大學領導,業務上受貴州省技術監督局領導。作為第三方公證檢測機構,中心秉承“質量第壹”、“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科學、公證、誠信、高效”的原則,及時、準確地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
新型肥料資源研究所
貴州大學新型肥料資源研究所成立於2005年。擁有壹支高素質的科研隊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講師和其他研究人員3人,擁有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9人,占人員的50%,擁有碩士學位和在讀碩士4人,占人員的22.2%。瞄準國際科技和經濟發展前沿,針對我國肥料生產和施肥存在的問題,本研究所聯合相關學科開展基礎和應用研究及產業開發,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1)土壤養分調查與分析;(2)植物營養資源管理;(3)土壤改良;(4)植物營養診斷;(5)新型肥料研究,包括生物肥料、緩釋肥料、葉面肥、農作物專用肥、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6)平衡施肥和施肥技術研究。目前承擔省部級項目25項,橫向項目10項,研究經費600萬元。
根據貴州省農業生產的特點,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目前開發的肥料產品有:(1)利用昆蟲生物轉化酒糟生產的有機肥;(2)大田作物專用肥;(3)中草藥專用肥;(4)果樹專用肥;(5)果樹葉面肥和輸液肥。
研究所擁有先進的研究條件和實驗環境,實驗室面積500m2,包括自動定氮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雙通道原子熒光光度計、熒光光度計、粒度分析儀、火焰光度計、快速土壤養分分析儀、生物相差顯微鏡、毛細管電泳儀等。
貴州大學新型肥料資源研究所
行政上歸貴州大學領導,專業上歸貴州省技術監督局領導。作為第三方公證檢測機構,中心秉承“質量第壹”、“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科學、公證、誠信、高效”的原則,及時、準確地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