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魯抗開發7個品種,8個批號,開發量居同行首位;華北制藥開發6個品種8個批次;山東齊魯發展了5個品種9個批次;山東新華開發了4個品種,7個批號;江蘇長江發展4個品種,8個批號;浙江海正開發4個品種,7個批號;上海新亞開發了3個品種,4個批號。從地域上看,山東的藥企研發了16個品種,24個批號,形成了“魯軍”。
合資:上海強生研發了7個品種,7個批號;珠海聯邦研發5個品種,批號10,位居前列。此外,重慶葛蘭素史克、蘇州中華、杭州中美華東、廣州南新、蘇州普強、天津梧田、Xi安楊森、天津中美史克、拜耳* * *等18家企業開發了22個品種、35個批號。這說明在我國醫藥領域逐步開放的背景下,企業已經非常重視新藥的開發,新藥開發已經成為醫藥企業競爭的殺手鐧。
2005年6-4月中國醫藥企業銷售收入排名(1)
1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哈藥集團有限公司
3長江制藥集團有限公司
4太極集團有限公司
5石家莊制藥集團有限公司
6華北制藥集團有限公司
7北京雙鶴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8東北制藥集團
9山東新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
10盛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11天津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12 Xi安讓桑制藥有限公司
13匯仁集團有限公司
14天津中新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15山東王喜集團有限公司
16山東魯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17上海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
18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
19浙江海正集團有限公司
20吉林修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21杭州華東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22 .南京醫藥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3麗珠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25 .煙臺新時代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26 .山東瀘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
27 .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
28 .浙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
29浙江康集團有限公司
30利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1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
32 .深圳萬濟藥業有限公司
33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
34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
35 .拜耳醫療保健有限公司
36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37 .航空健康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
38誠誌有限公司
39 .輝瑞制藥有限公司(中國大連)
40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41江蘇恒瑞制藥有限公司
42珠海聯邦制藥有限公司
43成都地奧集團
福建福康藥業有限公司。
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46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
47 .鄭達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
48 .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49江西姬敏科信集團有限公司
齊魯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