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地塊1的分類單元號為445121010302,位於潮安縣安埠鎮龍雪村。用作基本農田,利用現狀為水田。該標準地塊土層深厚,土質為重壤土,有機質含量為2.74%,pH值為5.65,剖面配置為全土,地下水位較低,田面平坦,灌溉條件為1,排水條件為2。國家標準地塊1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
圖7-1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2.國家標準樣地2
國標地塊2的分類單元號為445121053003,位於潮安縣東鳳鎮邊地村。用作基本農田,目前利用狀況為水田。該標準地塊土層深厚,土質為重壤土,有機質含量為2.67%,pH值為6,剖面配置為全土,地下水位較低,田面平坦,灌溉條件為1,排水條件為2。國家標準樣地2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2。
圖7-2國家標準地塊2的景觀和剖面圖
3.國家標準地塊3
國標3號地塊位於番禺區靈山鎮廟北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113113203144。標準地塊具有代表性,能夠代表番禺的農用地情況,是該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和土地質量最好的耕地。
番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65438±0.9℃。冷月6月平均氣溫仍達到13.3℃,7月平均氣溫28.4℃,年無霜期340天以上,年平均積溫8000℃,年平均降水量1655.7毫米。
該標準地的土壤類型屬於泥巴田。耕層較厚,7 ~ 21 cm,砂泥比例適中,結構較軟,呈蜂窩狀,易耕耙,泥油黑色,露地易泥珠化。生育能力強,後勁穩定。土壤結構好,保水保肥,疏水透氣。酸堿度適中,不生銹和其他有毒物質。其剖面特征如下:① 0 ~ 21 cm:黃灰色,亞粘土,蜂窩狀結構,質軟,具少量銹斑,孔隙多,根多而粗,pH 7;② 21 ~ 46 cm:深灰色,粘壤土,塊狀構造,稍堅實,銹斑明顯,孔隙少,根多,pH值7.2;③ 46 ~ 100 cm:灰黃色,粘壤土,塊狀構造,松軟,鐵銹斑明顯,孔隙多,根系少,pH 7.3。
標準樣地位於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海拔在10米以下。農田基本建設狀況良好,基礎設施健全,樣地平坦,排灌設施得到充分保障。水稻畝產850公斤。離市區近,交通便利,集約化程度高。主要作物經濟效益高,土地利用系數早稻0.722,晚稻0.661,早稻0.687,晚稻0.638。國家標準樣地3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3。
圖7-3國家標準地塊3的景觀和剖面圖
4.國家標準地塊4
標準地塊位於揭陽市揭東縣炮臺鎮,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分類單元號為4452210503005,屬於集體土地。該單元的自然質量指數、利用指數和經濟指數分別為3128、2671和2269。
該標準地的土壤類型屬於泥化水稻土,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87%。表層土壤質地為中壤土,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表層土壤松軟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配置為土/粘/粘,無障層,無水土流失和汙染。這片土壤是長期耕種的高產田,精心培育成熟的。
圖7-4國家標準地塊4的景觀和剖面圖
標準地塊位於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地勢平緩,坡度較大
5.國家標準地塊5
該標準地塊位於揭陽市井崗辦事處鳳南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5204010421,屬於集體土地。該單元自然質量指數為3158,利用指數為2690,經濟指數為2238。
該標準樣地的土壤類型為淤泥質土,屬於水稻土中的河漫灘積土,呈深褐色,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3%以上。表層土壤質地為中壤土,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表層土壤松軟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配置為全土,無隔層,無水土流失和汙染。這片土壤是長期耕種的高產田,精心培育成熟的。
標準地塊位於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地勢平緩,坡度較大
圖7-5國家標準地塊5的景觀和剖面圖
6.國家標準地塊6
標準地塊位於揭陽市溪南辦事處東寨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5204031001,屬於基本農田保護區。
該標準樣地的土壤類型為淤泥質土,屬於水稻土中的河漫灘積土,呈深褐色,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在3%以上。表層土壤質地為中壤土,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表層土壤松軟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配置為全土,無隔層,無水土流失和汙染。這片土壤是長期耕種的高產田,精心培育成熟的。
標準地塊位於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地勢平緩,坡度較大
圖7-6國家標準地塊6的景觀和剖面圖
7.國家標準地塊7
標準樣地位於電白縣林頭鎮溫車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923007021001,位於仙崗鎮福佛村。利用類型為灌溉水田,土壤母質由河流沖積物發育而成,剖面構型為全土。耕層表土為壤土,濕潤疏松,深棕灰色,顆粒細小,粒狀結構,孔隙完整,含大量動物殘體和植物根系。耕層下部灰黃棕色,水分較多,根系組織較多。整個耕層的厚度為25厘米。犁底層為炭黑色,紅色,濕潤,顆粒細,土質稍緊,有少量植物根系組織,厚度約20厘米。心土層黃紅色,潮濕,致密,有銹斑,很少有根的痕跡。母質層為壤土,潮濕,厚約50厘米。
經觀察,標準地塊無鈣結節、侵入體和阻隔層,灌溉設施良好,排水條件優良,靠近居民區,耕作方便。早稻年均產量在7500公斤/公頃以上,晚稻年均產量在7500公斤/公頃以上。年平均氣溫26℃,積溫8115℃,無霜期340天,年平均降水量1750 mm,其土地利用類型為水田,屬於泥底田,土層深厚,土壤剖面完整。國家標準地塊7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7。
圖7-7國家標準地塊7的景觀和剖面圖
8.國家標準地塊8
該標準地塊位於高州市寶光街道八角山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981014013016。其利用類型為灌溉水田,土壤母質為河流沖積物,剖面構型為全土。耕層土質為重土,幹旱時堅硬龜裂,濕時淺灰色,塊狀結構,孔隙完整,植物根系組織中等,有鐵銹色,保水保肥性強。整個耕層厚度約為30厘米。犁底層灰黃色,塊狀結構,土質密實,含少量植物根系組織,厚度約15 cm。儲層灰黃色,棱柱狀結構,土質密實,銹跡斑斑,潮濕,含少量根系組織,厚度約40 cm。母質層黃灰色,質軟。
經觀察,標準地塊無侵入體和阻隔層,灌溉設施良好,排水條件優良,耕作方便。早稻年均產量7500公斤/公頃,晚稻7500公斤/公頃。國家標準8號地塊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8。
圖7-8國家標準地塊8的景觀和剖面圖
圖7-9國家標準地塊9的景觀和剖面圖
9.國家標準地塊9
該標準地塊位於高州市新東鎮中和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981019017013。土地利用類型為灌溉水田,土壤母質為風化花崗巖和片麻巖,剖面構型為全土。耕作層表層土質較輕,幹旱,松散,灰褐色,顆粒結構,孔隙發育充分,植物根系組織發達,動物活動痕跡少。整個耕層厚度約25 cm。犁底層灰褐色,濕塊狀,土質密實,含少量植物根系組織,厚度約20厘米。母質層深灰色,濕而軟,厚約50 cm。
經觀察,標準地塊無侵入體和阻隔層,灌溉設施良好,排水條件優良,耕作方便。早稻年均產量8250公斤/公頃,晚稻年均產量6750公斤/公頃。國家標準9號地塊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9。
10.國標地塊10
該標準地塊位於興寧市刁坊鎮巴羅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14810502001,屬於集體土地。該單元的自然質量指數、利用指數和經濟指數分別為3215、2972和2644。
本標準地的土壤類型為水稻土淤泥質田,層次分明,耕層較深,輕壤土至重壤土,砂泥比例適中,碎塊狀或微團聚體結構,滲透性好,松軟肥滑,耕作良好,有機質、全氮和全鉀含量豐富,磷含量適中,有機質平均含量為3.95%,全氮平均含量為0。耕層pH值呈微酸性至中性,犁底層呈塊狀結構。質地為中到重度土壤,相對密實,具有適宜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滲漏能力。蓄水層中壤土至重壤土有利於上下層水和物質的交換,有利於作物根系的深入生根。泥肉田是經過長期施用農場有機肥、精耕細作、精耕細作後的高熟高產水稻土。
標準地塊位於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地勢平緩,坡度較大
圖7-10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11.國標地塊11。
該標準地塊位於廉江市湯鵬鎮那朗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881170400。土地利用類型為灌溉水田,土壤種類為泥化泥田,土壤母質為風化花崗巖,橫斷面形態為全土。耕層表土為中等土壤,濕潤松散,淺灰黃色,碎塊結構和孔隙發育,植物根系組織發達,多動物活動痕跡。整個耕層厚度約20 cm。
經觀察,標準地塊無侵入體和阻隔層,灌溉設施良好,排水條件優良,耕作方便。早稻年均產量6500公斤/公頃,晚稻6500公斤/公頃。國家標準地塊1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1。
圖7-11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12.國家標準地塊12
標準樣地位於清遠市清城區周信街道湯灘村。分類單元號為4418020107004,面積為45.19公頃(樣地面積為0.2公頃)。年平均氣溫22.1℃,積溫7000℃,無霜期3004。土地利用現狀為水田,土壤類型為河泥田,土壤質地為重壤土,剖面構型為全土,有機質含量2.692%,土層厚度100 cm,土壤養分狀況良好,全氮含量0.145%,全磷含量0.080%,全鉀含量2.394%,速效磷65445%。地塊呈長方形,距中心鎮2公裏,場道寬2米。灌溉保證率和排水條件壹流,沒有汙染。早稻標準糧食產量為6075公斤/公頃,晚稻為5925公斤/公頃,冬紅薯為17287公斤/公頃,故總標準糧食產量為20644公斤/公頃。
標準樣地自然質量指數為2927,自然質量指數為15等。利用指數為2662,利用指數為14等。經濟指數2169,經濟指數11。國家標準地塊12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2。
圖7-12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13.國家標準地塊13
該標準地塊位於汕頭市潮陽區金竈鎮橋前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51310600701,屬於永久農用地。土壤類型屬於黑潮泥田,屬於水稻土中的潮沙泥田。這種土壤土層深厚,耕性好,適應性廣,養分含量高。土壤質地以重壤土為主,土壤剖面構型為全土。
標準地塊位於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地勢平緩,坡度較大
圖7-13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14.國家標準地塊14
該標準地塊位於韶關市仁化縣丹霞鎮黃武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224108204002。屬於永久性農用地,在基本農田保護區範圍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3 10.826 ',北緯25° 29.688 ',海拔112米。
圖7-14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標準地塊土壤性質為沙土田,土壤質地為中質土,土壤pH值為6.0,有機質含量為2.5%,無阻隔層,田間無巖石裸露,土壤剖面構型為全土,無土壤汙染。地塊平坦,基礎設施齊全,排水能力好,完全可以保證灌溉。靠近城鎮,屬於丘陵地區,交通便利,周邊無工業廠房,無工業汙染,農業集約利用程度高。早稻、晚稻、花生、紅薯的生產條件和利用水平屬於全鎮最高的壹類,土地利用系數達到0.7361,土地經濟系數達到0.7888。該地塊所在農用地分等單元的利用指數和經濟指數分別為2171和1599。農用地自然質量為15,利用指數為11,經濟指數為8。早稻1000斤/畝,晚稻1000斤/畝,紅薯2000斤/畝,花生300斤/畝,全鎮最高。國家標準地塊14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4。
15.國家標準地塊15
該標準地塊位於韶關市仁化縣東塘鎮郜璉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224105219009,屬於永久農用地,在基本農田保護區範圍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3° 39.578 ',北緯25° 04.474 ',海拔101米。
該標準地塊土壤為泥田,土質中等,土壤pH值為7.0,有機質含量為2.5%,無阻隔層,田間無巖石裸露,全土土壤剖面構型,無土壤汙染。地塊地勢平坦,基礎設施完善,灌溉條件良好,排水設施完善。靠近城鎮,屬於丘陵地區,交通便利,周邊無工業車間,無工業汙染,農業集約利用程度高。早稻、晚稻、花生、紅薯的生產條件和利用水平屬於全鎮最高的壹類。該地塊所在農用地分等單元的土地利用系數為0.7500,土地經濟系數為0.7503,利用指數和經濟指數分別為2187和1773。自然質量為15,利用率和經濟性分別為11和9。早稻1000斤/畝,晚稻1000斤/畝,紅薯2000斤/畝,花生490斤/畝,全鎮最高。國家標準地塊15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5。
圖7-15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16.國家標準地塊16
標準樣地位於韶關市曲江區白土鎮蘇公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022111009008,地理坐標為北緯24° 41 ' 55 ",東經113° 28。用途為基本農田,土地利用現狀為水田,土壤質地為砂泥田。成土母質為土層深厚的寬谷沖積物,有效土層厚度大於1m。土壤剖面構型為全土,表面質地為中土,有機質含量2.9%,pH值5.9,潛水深度100cm以上,地塊平坦,農田基礎設施齊全,灌排條件1,耕作制度為壹年兩熟,早稻產量9000公斤/公頃,晚稻產量8250公斤/公頃。該地塊農用地自然質量為15,利用率為12,經濟質量為10。國家標準地塊16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6。
圖7-16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
17.國家標準地塊17
標準樣地位於高要市碾崗鎮碾崗村,其分類單元號為4412830403002。年平均氣溫26℃,積溫8115℃,無霜期340天,年平均降水量1750 mm,土地利用類型為水田,屬於泥田,剖面配置為全土。位於平原區,田面平坦,土層有效厚度約140 cm,地下水位在60 cm以下,無鈣結核、侵入體和阻隔層。耕層表土為中等土壤,粘粒較多,但結構透氣性尚可,呈灰褐色,含水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有機質含量豐富,速效氮含量高,速效鉀含量中上,但缺乏有效磷、動物殘體和較多植物根系。整個耕層厚度約20 cm。芯土層呈棕灰色,含大量銹斑和條痕,顆粒細小,潤濕性高。底土呈褐色,塊狀,土壤重而密實,含水量高,排水緩慢。灌溉保證率1,無汙染,靠近居民區。早稻年均產量7400公斤/公頃,晚稻年均產量7250公斤/公頃。自然質量指數為3042,自然質量指數為16。利用指數為2788,利用指數為14等。經濟指數2614,經濟指數14。國家標準地塊17的景觀和剖面見圖7-17。
圖7-17國家標準地塊的景觀和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