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河南鶴壁開發區

河南鶴壁開發區

區域形勢概述

鶴壁經濟開發區是1992 11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是鶴壁對外開放的窗口,是鶴壁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6年,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命名為河南省鶴壁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裏。開發區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1992-1997),主要工作集中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方面。第二階段是關鍵轉移階段(1998到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兩手抓的方針,壹手抓招商引資,壹手抓市政搬遷。以2000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市級機關全部搬遷至開發區為標誌,開發區成為鶴壁市的政治中心。第三階段是快速發展階段(2001到現在)。市委把新區建設作為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全市的龍頭和形象。提出了把新區建設成為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生態宜居城市的目標,全力打造“鉆石般、火焰般、田園般”的城市名片。開發區位於豫北城市群中心,晉冀魯豫十四市經濟協作區。京廣鐵路、京珠高速、107國道和在建的南水北調工程縱貫全境,與東西向的合浦高速、滬太高速、晉鶴壁高速和在建的長治-鶴壁-泰安鐵路共同構成豫北交通“雙十字”骨架。華北汙染最少的河流之壹淇河穿過開發區。河南省鶴壁經濟開發區地理位置獨特。開發區自建設以來,以建設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豫北特色區域中心城市為目標,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以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為手段,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大力推進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短短十幾年間,淇水河畔昔日的曠野,已被風格各異的建築、縱橫交錯的道路、鱗次櫛比的廠房、芳香撲鼻的花園所取代。現已發展成為壹個規劃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產業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區,成為區域經濟最具活力、發展最快的源泉,展現出廣闊前景。

經濟發展

開發區建設之初,為盡快推動新區經濟發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壹系列措施,鼓勵老區企業向新區轉移發展。然而,經過幾年的發展,新區的產業規模仍然相對薄弱。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建設“三個基地”的發展思路,開發區被確定為先進制造業基地。圍繞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目標,加強了經濟環境治理,完善了促進企業發展的服務機制,提高了入區企業標準,引進了壹些技術含量高、勞動密集型的高新產業,如天海電器集團、新飛無線電四廠、天齊汽車模具公司、波特精工有限公司、中美邁世通制藥公司、加多克工貿公司、天山阿斯納電器有限公司等批發零售貿易不斷發展,嘉禾商業廣場、燕莎購物廣場、正陽商業廣場發展良好。目前,新區投產和在建工業企業102家,商貿物流企業70家。2007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54億元,比上年增長33%。商品零售總額6543.8+0.26億元,比上年增長36%。財政收入連續三年增長31%以上,其中2007年財政收入達到7504萬元,比上年增長32.7%,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83%(第二產業占23%,第三產業占67%,其他占10%)。

該地區的城市建設

城市特色按照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的標準,大力開展城市道路、辦公區、居住區的綠化工作,確立了“壹街壹景、壹路壹貌”的綠化思路。因為道路美化,所以景色翠綠,植物造型靈活多樣,花草樹木簡潔明快。積極推進庭院綠化、拆墻透綠、樹木進城等項目。在充分保護現有生態、地貌和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堅持外來植物與鄉土植物相結合,形成“點入景、線入蔭、面入林”的綠化格局,營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徜徉在新區,到處都是鮮花,景色宜人,呈現出壹幅“人在綠中走,車在樹下走,樓在花中臥,城在林中居”的動人畫面目前,新區的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均超過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城市建設截至2007年底,新區已投入38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共建成城市道路59條(段),103公裏;城市綠地面積734.8萬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1.506、5438+0.000平方米,建成公園、廣場、街頭綠地25處。城市綠地率達到38.3%,綠化覆蓋率達到40.4%。房地產行業發展良好。截止目前,* * *已建住宅面積403萬平方米,在建面積654.38+0.2萬平方米。突出濱水城市特色,改造第二支渠,開挖延伸護城河,啟動齊河公園。建成110KV變電站2座,建成日供水量65438+萬噸的水廠壹期工程;已建成兩座供熱站(其中壹座60噸,另壹座80噸)。同時利用礦務局熱電廠余熱建設2×135MW熱電聯產項目,供熱面積250多萬平方米。淇濱汙水處理廠投資654.38+0.2億元,日處理汙水5萬噸。建成工業用氣和西氣東輸工程,居民天然氣使用普及率達到95%以上。鶴壁火車站每天有21對京廣快速、特快列車停靠新區。2006年,以生態保護和綠化建設為主題,榮獲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管理近年來,隨著新區城市規模的擴大,市容管理改革力度加大,以精細化管理為重點,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在全省率先推行城市管理市場化運行機制,建設運行城市管理數字地理信息平臺,推行城市綠化、環衛、市政網格化管理模式,制定更加科學的綜合考核辦法,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目前,新區公共衛生覆蓋率達到100%,衛生監測率達到95%以上,城市垃圾處理率達到98%以上。建立了9個社區,每個社區按照“五位壹體”的原則設立了支部、居委會、警務室、文化站、服務中心。社會事業目前,新區有小學5所、初中4所、高中2所、大學1所,在校學生近2萬人,滿足了不同教育層次的需求,初步形成了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較為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基本健全,已建成8所醫院;已建成6家星級酒店,新區具備壹定接待能力;文化中心、遊泳池已投入使用,街心公園、健身路徑布局基本合理,提升了新區的文化品位。社會救助體系日臻完善,人民生活質量逐年提高。城中村改造開發區* *共有19個行政村。目前,新區已完成大柴口、王勝屯兩個村的改造工作。2006年,按照撤村並址、統壹搬遷的思路,啟動了新區南部兩個村民安置小區的建設。目前,兩個社區的壹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將完成郭小屯村的搬遷任務和崔莊村湘江路拆遷涉及村民的安置任務。將把大來店村作為改造重點,積極推進。其他村莊將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壹村壹策”的方式進行改造。現在各村都在制定或修改村莊改造規劃。

地理位置

鶴壁市位於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省轄市之壹。轄兩縣三區和鶴壁經濟開發區。全市總面積21.82平方公裏,人口1.4萬。鶴壁市交通便利,京廣鐵路、京珠高速、107國道貫穿新城區。2003年,鶴壁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鶴壁老城區地處丘陵地區和工礦區,交通擁堵、地質地貌復雜、環境惡劣等因素制約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1992,市委、市政府在認真分析形勢、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大膽作出了打開改革開放大門、開發建設新區、城市中心南移的重大決策。新區所在地位於淇河畔,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具有獨特的綜合發展優勢。鶴壁經濟開發區自1992建設以來,堅持以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生態宜居城市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精細化管理,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成為中原城市群中壹顆耀眼的明珠。截至目前,新區建成區面積達到25.1平方公裏,城市框架面積38平方公裏,安置各類項目800余個。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2%,綠化覆蓋率達到45%,人均綠地面積9.8平方米。先後榮獲河南省十佳開發區、外商眼中的最佳投資園區、省級園林城市、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贏得榮譽

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26個城鎮化建設重點縣(市)之壹。2002年,榮獲省級園林城市稱號。2003年榮獲省級文明城市稱號。2004年,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2005年榮獲河南省十佳開發區稱號。2006年,以生態保護和綠化建設為主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稱號。

  • 上一篇:大全集團有限公司優勢分析。
  • 下一篇:康迪恩生物集團簡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