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概述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貿易爭端、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繼續受到沖擊。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在觸底後緩慢復蘇,但復蘇之路仍面臨困難;新興經濟體經濟受損嚴重,貨幣政策大幅放松;中國有效控制了疫情,經濟呈現快速復蘇的態勢。
面對國內外疫情蔓延,經濟政治形勢嚴峻,企業經營壓力和困難不斷加大,公司在逆境中求發展,以活力促增長,多措並舉推進復工復產。在危機時刻,既保證了國內外客戶的供應,又增強了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從而使公司實現收入和利潤的雙增長。
1,行業發展現狀
公司所屬行業的發展階段和未來趨勢與公司2019年年報所述並無重大變化。詳見公司2019年度報告。2020年上半年磁性材料、新能源和器件產業發展分析如下:
(1)磁性材料行業
2020年上半年,家電、汽車等磁性材料行業傳統應用需求繼續下降,5G基站、新能源、大數據中心、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和其他領域需求保持良好增長。據磁性材料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磁性材料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約12%,產量同比下降約15%。行業表現為強者恒強,弱者逐漸衰弱。專業強,傳統弱;在新產品強老產品弱的競爭格局下,行業綜合競爭力強的企業表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實現了逆勢穩健發展。
展望全年,磁性材料行業傳統應用需求將萎縮,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需求將持續增長,價格競爭將從低端產品轉移到高端產品。同時,隨著行業內企業的不斷擴張,部分產品會出現產能過剩。
行業內企業需要提升管理能力,推進智能制造,優化產品結構,增強新型基礎設施和其他應用市場的拓展能力,以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
(2)新能源產業
1)太陽能光伏產業
2020年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光伏行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具有較強的韌性。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均保持壹定增長。多晶矽、矽片、電池芯片和組件產量分別為20.5萬噸、75GW、59GW和53.3GW,同比分別增長32.3%、19.0%、15.7%和65438。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光伏企業繼續加大在R&D的投資和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快。量產的PERC單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為22.4%-22.5%,量產最高轉換效率接近23%。越來越多的N型HJT電池上市,600W大功率器件新品發布。技術研發方面,鈣鈦礦光伏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8.04%,N型單晶矽單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79%。從市場來看,海外疫情對出口的影響低於預期,6-5月組件出口27.7GW,與去年同期(28.2GW)基本持平;疫情導致2、3月份國內應用市場基本停滯。上半年,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11.5GW,同比增長0.88%。其中新增集中式光伏裝機容量。
7.07GW,占比61.48%;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增長4.43GW,占比38.52%。
展望全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加上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和資金優勢,制造端產業集中度持續上升,凸顯“恒大”局面;產品結構將進壹步向大尺寸方向調整;平價/競價項目申請增加良好,有助於恢復國內光伏裝機增長。此外,產業跨界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七大基建新項目涉及5G+光伏、充電樁+光伏、UHV+光伏、大數據中心+光伏等多個產業鏈,為光伏發展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
2)新能源電池行業
2020年上半年,在市場需求和新國標的推動下,外賣/快遞/* *享出行等新興行業興起,受部分疫情因素影響,電動兩輪車鋰電池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據工信部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電動自行車產量1,1,701,000輛,同比增長1.3%,電動兩輪車鋰電池出貨量達到3.55GWh。
此外,電動工具、便攜式儲能、小家電等細分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也大幅增長。
展望全年,電動兩輪車、電動工具等鋰電池的市場需求有望增長。據GGII預測,2020年,全國電動兩輪車鋰電池出貨量將增至8.45GWh,同比增長55%。預計2020年全球電動工具市場規模將達到335.7億美元,同比增長5.57%,其中亞太地區電動工具市場增長最快。
(3)器件工業
2020年上半年,智能手機頭部品牌虹吸效應更快,中小手機廠商的生產空間在減少。同時,加上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困難,消費者消費意願低,手機供應鏈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使得整體智能手機市場仍處於下行趨勢,同時影響振動設備的出貨量。IDC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581萬部,同比下降10.6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53億部,同比下降17.7%。
由於對觸覺反饋、遊戲體驗和用戶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穿戴、汽車觸控、醫療保健、美容治療、快速消費等除手機以外的觸控電子產品和設備中對振動裝置的需求越來越大。
展望全年,2020年手機市場供應鏈將更加復雜,非手機業務的拓展將是設備行業新的增長點。
環行器/隔離器主要用在基站中,是保證基站天線信號單向傳輸的隔離功能器件。5G基站於2019開始發放商用牌照並投入建設。據工信部統計,2019年,全國新增5G基站15.3萬個。2020年上半年,將新建25.7萬個5G基站。預計全年國內將建設超過60萬個5G基站,覆蓋地級以上城市。隨著5G基站的不斷建設,環行器/隔離器的使用將會大大增加。
2、公司的經營狀況
根據公司“強磁、發展能源、適度投資”的發展戰略,2020年初,公司提出經營目標:實現銷售收入765,438+0.2億元,同比增長8.4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2億元,同比增長0.1.4%。
面對疫情,公司第壹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壹方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人員管控、環境消毒、疫情宣傳、物資準備等工作。另壹方面,公司在成為浙江省首批獲準復工的外貿企業後,迅速推進復工復產。同時,公司根據既定的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通過管理層的團隊建設提升業務實力;拓展新產品,積累公司發展潛力;努力突出企業文化的內涵;總量優化,嚴控非生產人員編制;促進三個現代化,提高公司生產效率。產業層次通過促進磁性材料產業橫向和縱向延伸;加大太陽能光伏生產線升級和全球市場拓展力度;戰略性調整新能源電池的市場定位和客戶群體;加大相關行業投資,拓展市場空間。
綜上所述,各行業的均衡布局凸顯了公司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強勁的發展勢頭。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65,438+07,365,438+065,438+09,900元,為年初目標的44.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3,746,5438+07萬元,為年初目標的49.67%。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1。公司技術優勢領先,R&D實力雄厚,是磁性材料國際技術交流的平臺。設有國家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國家磁性材料技術中心、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省高新技術企業R&D中心、省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省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省太陽能光伏電池和。同時,公司與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磁性材料領域牽頭制定了4項IEC國際標準、9項IEC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2項聯盟標準和4項團隊標準。公司擁有有效專利640項,其中發明專利291項,實用新型專利299項,外觀設計專利50項。2.規模和市場優勢公司是國內最大、產業鏈和產品系列最全的鐵氧體磁性材料生產企業,是國內領先的振動器件生產企業,也是太陽能光伏產業鏈較為完整、競爭力較強的生產企業。此外,優質的客戶是公司穩定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公司磁性材料行業的核心客戶主要是世界500強公司或行業龍頭企業,如蘋果、華為、特斯拉、博世、法雷奧、電產等。公司振動器件行業的客戶主要是華為、三星、小米、vivo、OPPO等。太陽能行業的大部分客戶也是行業龍頭企業,公司與他們相互促進,共同成長。3.管理的優勢公司經過40年的制造管理經驗,引進了精益管理、卓越績效管理、6S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方法,創造了H管理、131K管理、910項目管理、壹點想法、學習能力三問、N+1管理等壹批行之有效的特色。4.管理團隊優勢公司擁有壹支專業、嚴謹、穩定、高效的管理團隊,合理的人才梯隊結構,努力、頑強的工作作風,較強的行業趨勢判斷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未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