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籌企業財務報表按規定需要審計的,應當經中國境內具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采用同等或境外會計準則的紅籌企業,其補充財務信息或重述財務報表應經合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認證,並獨立出具認證意見。
在港股市場,紅籌股是指在香港上市但由中資企業直接控股或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雖然紅籌股指的是中資企業直接控股或持有的在香港上市的股份,但這壹定義在壹定程度上仍有爭議。壹派認為壹只股票是否屬於紅籌股,應該以主要盈利是否來自中國大陸來判斷;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紅籌股指數,即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是另壹派的代表,由中資股東權益比例決定。
紅籌股之所以叫紅籌股,主要來源於市場上流傳已久的兩個典故:第壹個典故是遵循壹個藍籌股的故事,在《藍籌股》壹文中提到過。賭場最大的銀籌碼是藍色,其次是紅色籌碼。所以選擇紅色作為比藍籌股代表的力量稍弱的股票。另壹個版本更直接,因為中國的五星國旗以紅色為主,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色也是紅色,所以人們習慣性地把那些中資企業控股的股份稱為紅籌股。
雖然香港股市仍然以藍籌股為主,紅籌股交易和持有的股份數量仍然不多,但隨著中資投資香港步伐的加快,紅籌股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其影響力也勢必增加,不容忽視。
據某大型中資投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際板開通初期將以紅籌公司為主要上市主體,將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上市公司的財務披露周期應根據a股標準進行調整。據上海某大型券商相關人士透露,目前估計已有超過60家公司向相關監管部門表達了在國際板上市的意向。
此外,內地各大投行也在香港積極“覓食”。據了解,包括CICC、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和瑞銀證券在內的大型投行已經儲備了幾個“相當成熟”的國際板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