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終止要約收購前,SOHO中國“賣身”失敗,現在公司CFO正在接受調查。SOHO中國未來該怎麽辦?
“首席財務官倪葵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警方帶走調查”的消息最終得到SOHO中國的證實。圖/IC圖
首席財務官倪葵陽因涉嫌內幕交易正在接受調查。
7月6日,有消息稱,SOHO中國首席財務官倪葵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警方帶走調查,公司多名高管也被調查,隨後有媒體報道。對此,7月7日,SOHO中國發布了《關於部分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
公告稱,公司註意到近期有媒體報道稱,公司財務總監倪葵陽因涉嫌內幕交易公司股票正在接受警方調查。公司知道倪葵陽因涉嫌公司股票內幕交易正在接受調查。公司董事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對涉嫌內幕交易並不知情,也未被調查,但對有關部門要求提供的數據予以了充分配合。因上述調查,倪葵陽在調查結束前無法履行公司財務總監的職責,公司將她的職責暫時移交給公司財務總監;董事認為,調查對本集團的業務經營並無重大不利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倪葵陽1999畢業於中國尤氏大學會計系,加入SOHO中國14年。2008年7月加入SOHO中國,2011至2013任首席財務官,2014任副總裁。據調查,倪奎陽只在SOHO中國工作,沒有其他關聯公司。新京報記者註意到,目前,SOHO中國官網關於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介紹中,倪葵陽的簡介已被移除。
消息壹傳,SOHO中國股價應聲下跌。7月7日,SOHO中國股價下跌2.78%。截至7月8日,SOHO中國股價為每股1.41港元,總市值7331億港元。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白文喜分析,CFO屬於公司決策和運營的核心人員,所以他知道很多公司經營和決策的內幕信息。這壹次,倪葵陽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調查。應該是監管部門可能掌握了壹些證據,會導致他暫時不能履行職責。但就SOHO中國這樣的大型上市公司而言,壹般都有比較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個別人員變動或無法履職,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太大影響。
上市十幾年,SOHO中國歷經五任CFO。
值得壹提的是,SOHO中國自2007年6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以來,十幾年間先後換過五任CFO,分別是王少劍、唐正茂、林湛、閆妍、倪葵陽。
新京報記者翻閱公告了解到,2008年6月25日,SOHO中國宣布任命王少劍為公司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當時,王少劍與SOHO中國簽訂了從2008年6月2日起為期三年的書面服務合同。然而,2065438年5月31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入職不到兩年的王少劍已辭去上述職位,尋找其他商業機會。
201010年2月24日,唐正茂正式成為SOHO中國新任CFO。當時,唐正茂已經在SOHO中國工作了8年多。晉升之前,他曾擔任財務與投資者關系部總監和SOHO中國首席財務官。唐正茂在CFO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多,直到2065年5月14,2065年438+03,她辭去了公司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的職務,但仍是SOHO中國的高級顧問。
值得壹提的是,2014期間,林湛加盟SOHO中國。但直到2015年8月20日,SOHO中國才正式宣布林湛為公司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戲劇性的是,不到壹個月後,同年9月11,SOHO中國宣布林湛求。這意味著,林湛成為SOHO中國第壹位僅壹年後辭職的CFO。
2016年5月18日,SOHO中國在公告中宣布,唐正茂已重新加盟,並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唐正茂的回歸並沒有持續多久。兩年後的8月18日,SOHO中國宣布唐正茂辭職。由此,唐正茂徹底告別SOHO中國。
可以說,閆妍是SOHO中國歷年來最重要的CFO。資料顯示,閆妍於1996年底加入SOHO中國,歷任董事總經理、財務總裁、執行董事、總裁。值得壹提的是,每當CFO職位被暫停,閆妍都會在第壹時間頂上。比如2014年唐正茂離職,SOHO中國執行董事兼總裁閆妍出任首席財務官;然後,在2016林湛離職到唐正茂回歸期間,閆妍還擔任CFO壹職。
2018年3月8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閆妍因個人發展原因離開SOHO中國,前往有“PE之王”之稱的黑石集團擔任亞洲房地產部董事總經理。緊接著,SOHO中國又與黑石發生了後續的交易糾紛。
“黑石要約收購”導致公司股價大幅波動。
現在,SOHO中國在公告中並未具體說明倪葵陽涉嫌的內幕交易,但有消息稱,倪葵陽被調查的原因與收購黑石有關。
“香港對內部交易要求嚴格,需要真憑實據才能定罪。猜測可能與黑石收購SOHO中國期間的壹些行為有關,因為過去SOHO中國的股價波動不大,但在黑石收購SOHO中國期間波動較大。”匯盛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說。
這兩年,SOHO中國的私有化和與黑石的合作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註,但都以失敗告終。新京報記者註意到,早在2020年3月,就有消息稱黑石集團正與SOHO中國就後者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金額為40億美元。6月11日晚間,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與海外財務投資者進行談判,探討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可能導致對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進行全面要約收購。
直到20265438年6月16日,SOHO中國才正式發布公告稱,黑石集團旗下的雙城主控股有限公司(Two city Master Holdings II Limited)提出現金要約,以每股5港元的收購價收購SOHO中國全部已發行股份,最高現金對價為236.58億港元,以獲得SOHO中國的控股權。本次要約完成後,SOHO中國現有控股股東將保留9%的股份,公司將繼續在港交所上市。受此消息影響,SOHO中國於6月17日復牌,高開25.26%,報4.76港元,盤前成交額281億港元,總市值2371億港元。前壹交易日,SOHO中國收盤價為3.8港元,總市值約為6543.8+097.6億港元。
然而,2021年8月6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稱,收購人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發的通知,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對其提交的申報正式立案審查。壹個月後的9月10,SOHO中國宣布黑石終止收購SOHO中國,距離SOHO中國6月16宣布“黑石集團擬以現金要約方式收購公司全部股份”不到三個月。值得壹提的是,9月10日,SOHO中國股價異動,開盤後上漲近16%。收盤時股價報3.50港元,漲幅9.38%。
重啟“賣賣”模式,發展勢頭仍待提升。
在公司管理層面,財報顯示,2021年,SOHO中國實現營業收入17.42億元,同比下降20.53%;同期,SOHO中國歸屬於公司權益股東的凈虧損約為65,438+0.365,438+0億元。SOHO中國表示,虧損主要是由於集團下屬子公司在2021確認的壹次性稅項費用約4.39億元。
到了2022年,SOHO中國在“賣自己”失敗後,重新開啟了“賣賣”模式。今年3月10,在SOHO中國舉辦的2022年首屆租房表彰會暨優質房源推介會上,潘石屹宣布以7折出售位於北京和上海的3.2萬平方米房產,涵蓋銀河SOHO、三裏屯SOHO、SOHO東海廣場、SOHO中山廣場等9個項目。值得註意的是,潘石屹明確回應了關於資金流向的猜測。他表示,出售房屋的收入將全部用於減債,不會用於股票分紅。
3月10,潘石屹宣布以7折出售北京和上海32000平米房產。圖為銀河SOHO。圖/企業官網
那麽,SOHO中國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呢?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SOHO中國目前遇到了壹些困難和壓力,但由於整體業務或產品組合與其他企業相比有自己的特點,在未來發展中仍值得期待。
但在白文熙看來,SOHO中國的營業收入遲早超過收入,因為它更多的是自持的商業物業,需要龐大的現金流來支撐,而SOHO中國缺乏長期、低息的資金來源,所以出售、轉讓是其最終出路。此外,黃立沖指出,SOHO中國的房地產資產主要是北京和上海的寫字樓,這些資產未來增值的機會不大。很難找到有實力的接盤人,也不太可能被高度重視。此外,SOHO中國的發展勢頭已經很弱,未來將是壹家業績壹般、低調的公司。
值得壹提的是,SOHO中國的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依然停留在6月1。
新京報記者張曉蘭
編輯楊校對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