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華安保險董事長李光榮為何被捕?

華安保險董事長李光榮為何被捕?

4月26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精達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李光榮因涉嫌受賄罪被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

資料顯示,李光榮不僅是華特投資控股、華安保險、華安資產管理董事長,還是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中國保險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創業投資協會副會長、湖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等。同時,他還被聘為許多地方政府的顧問和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李開復被捕,不僅意味著保險業繼富德人壽原實際控制人張軍、保監會原主席項俊波、PICC集團原總裁王銀成、安邦保險集團原董事長吳小暉之後,又有壹人“落馬”。對業績不佳的華安保險也是致命打擊。

從2017的年報可以看出,華安保險的凈利潤從2015的7.63億元大幅下滑至2017的0.42億元,兩年縮水率高達94.52%。

雖然都是資本大鱷,但長期隱藏在幕後,以至於4月26日精達股份宣布李光榮被法院批捕後,市場反應不大。相比安邦事件發生時的“風起雲湧”,這壹次顯得過於平靜。

不過,還有壹句話——靜水流深,平靜而低調,這並不能掩蓋李光榮在市場上的霸主地位。相關資料顯示,李不僅與德隆系掌門人關系非同尋常,其控制的系也壹度被相關人士認為與德隆系有關,壹度被認為是德隆系的分支。

公開資料顯示,華特投資控股是壹家以金融投資、財務顧問、投資管理和其他投資銀行業務為核心,以企業並購、金融研究服務和風險投資為特色的投資控股公司。它由投資銀行總部、投資管理總部、中國博士後華特研究工作站和北京華特財經學院等部門和機構組成。1998年,李光榮在廣州成立公司,隨後將公司總部遷至北京金融街。

2002年,華特投資控股成為華安保險的最大股東。根據當時的監管規定,收購國內保險公司超過65,438+00%的股份需要獲得特別監管批準。為此,李光榮聯合6家關聯企業收購華安保險,華特控股成功將其收購比例控制在10%以內。但最終他以2.9億元成功從華僑城集團、深圳機場集團、三九集團等幾家公司手中收購了華安保險70%的股份。自此,華安保險成為中國第壹家民營控股的財產保險公司,李自然成為華安保險的實際控制人。

進入華安保險後,李光榮的壹系列舉動進壹步證實了他與德隆系的密切關系。湖南湘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湘匯”)不僅成為華安保險的股東(湖南湘匯持有華安保險12.14%的股份),而且在華特投資控股入股精達股份時還不忘將後者帶在身邊。

李光榮確實很神秘,但他在資本市場上的技巧相當老練。當然,成功規避監管,入主華安保險只是其中之壹。其實他也是國內第壹個探索非壽險投資產品新玩法的“有識之士”。

早在2004年,李光榮就敢於“試水”,帶領華安保險銷售非壽險投資產品。2007年,為了追求股市紅利,李大刀闊斧,甚至不惜壓縮常規業務,全面轉向理財業務。不可否認,借助資本市場的火爆行情,再大舉銷售投資產品,華安保險確實取得了超額收益。據當時媒體報道,2004年7月至2007年,公司理財產品累計銷售額達218億元,2008年更是高達654380+03.05億元。據悉,僅華安保險2006年投資型業務產生的投資收益就平衡了公司此前車險經營的全部虧損,甚至出現了8000萬元的賬面盈利。2007年,華安保險的綜合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32.5%。

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國內資本市場大幅下跌,華安保險也面臨著肆意銷售投資產品帶來的現金流壓力,不得不從2009年開始回歸常規業務。從此,華安保險也進入了“不溫不火”的狀態,風光不再。

但對李光榮來說,這壹切可能都不太重要。因為,作為華特系的掌門人,李光榮在保險行業的布局不僅僅是壹家財產保險公司。2013年8月,華特投資控股與華安保險共同出資設立華安財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獲得有價保險資產管理牌照,註冊資本2億元。

工商資料顯示,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李光榮為華安保險第二大股東渤海信托董事長。值得註意的是,在股權關系上,僅從公開信息來看,華特投資、華安保險和渤海信托之間並無關聯。2065438+2007年9月,就在旗下的渤海金控收購廣州澤達股份未果之際,李辭去渤海信托董事長職務。

俗話說,李光榮不僅擔任華特投資控股、華安保險、華安資產管理董事長,還於2014聯合創辦了註冊資本500億元的中國民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民投”)。據相關資料顯示,李光榮曾以中民投執行董事、董事會顧問委員會主席的身份闡述過“從保險打造金控集團”的戰略。目前,華特投資仍持有中民投2%的股份。然而,中國人民投票官方網站已經無法搜索到與李光榮相關的信息。

  • 上一篇:紅日藥業公告稱,公司謹慎決定終止“科管壹號”項目。原因是什麽?
  • 下一篇:c羅年收入654.38美元+0.05億。他的經紀人門德斯能拿多少傭金?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