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化工廠尿素車間和合成氨車間簡介?急?問?

化工廠尿素車間和合成氨車間簡介?急?問?

會有變化嗎?我也在找,現在找到了。

1974 10壹家名為雲南天然氣化工廠的化肥廠誕生在奔流不息的金沙江邊壹片貧瘠的沙灘上,壹個連地圖上都沒有標註的偏僻地方。後來人們習慣稱之為雲化。

35年來,正是這個雲天化,從西南壹隅壹個產品單壹的化肥廠,發展成為化肥、有機化工、新型玻璃纖維材料、鹽及鹽化工、磷礦開采、磷化工等多個行業領先的大型綜合性工業集團。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眾多同類型同規模企業紛紛將銷售收入100億元列為短期或中期目標的時候,雲天化從2005年開始的幾年裏屢創新高,接連踏上65438億元、200億元、300億元的臺階,產業規模和地位迅速提升,步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雲天化高濃度磷復肥產能亞洲第壹、世界第二;玻璃纖維新材料產能全國第二,經濟效益全國第壹;磷礦開采規模和磷化工產品生產能力居全國首位。雲天化也昂首挺胸,位列中國化肥企業百強榜第壹。

不可能變成可能。

從65438年到0972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國經濟損失慘重。這時,黨中央、國務院開始著眼於規劃國民經濟發展,制定了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非常著名的“四·三計劃”。該計劃計劃進口壹批總造價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和單機,這是新中國第壹次打開大門從西方國家引進先進技術。其中包括引進大化肥13套,大化纖裝置4套。這些直接用於保證人民溫飽的投資占當時總投資的63.8%。雲天化開工的30萬噸合成氨和48萬噸尿素裝置是本次“四三計劃”引進的13套大化肥裝置之壹。

但是,這個大型化肥廠要落戶雲南,還是壹個曲折的經歷。

據原雲天化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雲天化第壹任廠長陶尊範介紹,當時13套大化肥裝置全部采用天然氣和石腦油,由於進口設備的運輸要求,需要有壹個大型水運碼頭與通江出海。由於雲南既無油氣原料,也無大型水運碼頭,原規劃的13套大型化肥廠無壹位於雲南。但雲南是農業大省,也是煙草種植基地。當時急需壹大批化肥。為此,雲南省政府和省石化廳成立了以省委副書記郭超為首的項目指揮部,全力爭取項目成功。

據指揮部分析,要想拿下這個項目,首先要解決兩個難題:壹是要在氣源附近選址,二是要解決大規模運輸問題。指揮部壹方面組織人員在四川金沙江附近尋找廠址,另壹方面積極跑項目,要求有關部門把原來建在四川的三大化肥廠之壹放在雲南。

當時,陶尊範帶著省石化廳和四川省第壹化工設計院的工作人員,從宜賓沿金沙江西岸勘察現場。他們跋山涉水,來回尋找,但壹路看到的地形都是高山峽谷,做旅遊景觀還可以,但不可能建大廠。後來他們終於找到了三個適合建廠的河漫灘,壹問,還是屬於四川的地界。多次偵察未果,他們只好向總部領導請示:雲南的大化肥廠能不能建在四川?有領導開始思考:能不能和四川省商量,把這個地方讓給雲南?

可想而知,操作人的設備,奪走人的土地,有多難。但是好事多磨,就這麽定了。很快,包括現在雲天化水富基地的土地在內的三個鄉鎮從四川劃到了雲南。作為交換,攀枝花市對面原本屬於雲南的三個鄉鎮劃給了四川。

同時,總部派了有能力的人去北京跑項目。起初,他們得到的答案是:這個13套大化肥廠建在哪個省?這是毛主席親自批準的。如果要更改,必須得到主席的批準。1973年9月,郭超見到了時任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的谷牧。谷牧說:“四川有很多天然氣。妳離四川很近。能不能在四川附近找塊地,向四川要點氣?”這樣,雲南就有條件建大型化肥廠了。“經過多方努力,總部創造了所需的條件,然後想盡壹切辦法向毛主席匯報了意見,最後得到了主席的批準,在雲南重建了這個裝置。

就這樣,雲天化終於有了重生的地方。雲天化從最初構思的那壹刻起,就凝聚了第壹代雲天化人的心血。

1974年9月,雲天化建設項目破土動工。全省130多個單位的1萬多人參加了這場“戰役”。在這片多巖石的荒地上,建築工人住在油氈棚裏,喝著泥水。但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克服了施工任務重、施工難度大、運輸戰線長等諸多困難。僅用了34個月26天,就高速度、高質量地建成了雲天化。後來,這個建築項目還獲得了國家銀質獎。1977年8月零時,雲天化尿素裝置投入試運行,實現了壹次開車成功。

斯東揚設備

創業難,保住更難。

建廠之初,由於處於四川天然氣管道末端,雲天化的天然氣供應經常承壓。然而,工廠的進口設備使用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國外技術,有些已經落後,有些不符合中國國情。當時最麻煩的是裝置的每個泵都是靠汽輪機驅動的,不好控制,消耗天然氣。本來天然氣作為原料就不夠用,還有壹部分作為燃料氣,這讓天然氣的供應更加捉襟見肘。為此,雲天化人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勇氣,大膽改造進口設備。冷卻塔循環水泵的動力渦輪裝置是用氣大戶,他們就從它入手,改造成電機驅動,節省了大量的天然氣原料,提高了化肥產量。就這樣,雲天化先後進行了182次改造,將全廠透平裝置改為電機驅動,節約了1/6的年供氣量作為原料氣,保證了生產。1979 12.23,雲天化合成氨裝置首次達到年產30萬噸,達到該廠標準。1980年,雲天化合成氨裝置還率先創造了國內同類裝置連續運行312天的最高紀錄。1985年,雲天化的主要產品金沙江牌尿素榮獲中國大化肥企業中第壹個國家產品質量金獎。

此後,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雲天化經歷了三次重大技術改造。

1988雲天化是中國第壹家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引進美國凱洛格公司五項氨轉化技術、意大利Snam公司尿素水解裝置和瑞士casali公司氨合成塔的大型化肥企業,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改造。技術改造非常成功。改造後壹年節約天然氣3690萬立方米,可增產合成氨2.69萬噸,經濟效益1058.76萬元。看到雲天化僅用11天就完成了世界先進的氨合成塔的改造後,瑞士卡薩利公司的專家Rambe激動地說:“妳們的改造速度很快,質量很好,是世界上最快最好的!”

1994,雲天化圍繞節能降耗的目標,開始了大轉型。尿素裝置共引進國外設備5臺(套),國產設備11臺(套)。其中,由於冷卻塔工程工程量大,雲天化選擇了邊生產邊施工的方式,開創了國內大型化肥冷卻塔不停機更換木質構件的先河。這個改造是在1995完成的。評估結果表明,該裝置綜合節能水平達到1.229吉焦/噸氨,年節能量相當於1.24686立方米天然氣,增加經濟效益2431.5萬元。

2002年,雲天化投資3.4億元對大氮肥廠進行了又壹次重大改造。改造後,工廠的生產能力大大提高。合成氨日產量由1145噸增加到1500噸,尿素日產量由1750噸增加到2300噸。公司實現年增7495萬元。但如果從國外進口同等產能和規模的生產設備,至少需要6543.8+08億元。

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造,雲天化大氮肥廠的產能從30萬噸合成氨和48萬噸尿素增加到50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在大幅降低能耗的同時,企業實現了低成本、內涵式的良性發展,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始終處於國內大型化肥生產企業前列。

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對於大型化肥生產企業來說,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運行是實現優質高效生產的基礎。以雲天化為例,其合成氨、尿素裝置安全運行的每壹天都能為企業創造400多萬元的產值;汽車每少停壹次,企業可增加產值近千萬元,同時可避免近20萬立方米天然氣直接排入大氣。

早在雲天化成立之初,作為提高大化肥廠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公司就引入了“長周期”的概念。業界將該設備命名為“百日紅”,以表彰其安全連續運行100天。多年來,雲天化以追求生產設備“百日紅”的長周期運行為核心目標,實現企業的優質高效生產。截至目前,雲天化合成氨、尿素裝置已成功實現67個“百日紅”。

在爭創“百日紅”的基礎上,2005年6月5438+2月65438+5月,雲天化的合成氨和尿素裝置均實現了安全連續運行350天,不僅打破了國內分別連續運行312天和314天的紀錄,而且超越了國際同類合成氨和尿素裝置的同步連續運行紀錄。時隔三年,雲天化再次超越自我,續寫傳奇。2008年9月23日,雲天化實現合成氨裝置和尿素裝置連續運行400天,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采訪雲天化集團現任董事長、黨委書記董華時,雲天化連續創造裝置長期運行世界紀錄的秘訣是什麽?董華說:第壹,要看設備本身的先進性、可靠性和維修的技術水平;二是依靠生產操作人員的素質和技術能力以及勞動力的培訓和建設;三是要有有效的制度保障。長期以來,雲天化堅持嚴格的工廠管理,狠抓企業管理,夯實管理基礎,建立了企業標準化體系,使企業管理日益規範和加強。雲天化先後獲得30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100多個省部級榮譽稱號,成為雲南省工業企業的壹面旗幟和全國同行業先進企業。

2008年7月31日下午10左右,伴隨著瓢潑大雨,壹聲巨大的雷電從天而降,導致公司主電路跳閘。當晚正常運行的8個裝置中,除了合成氨和尿素兩個裝置(由汽輪機供電,無電)外,其余全部停止運行,全廠4臺鍋爐中也有兩臺停止運行。合成氨尿素廠蒸汽壓力表指針抖動,從3.8 MPa降到3.5 MPa。當時生產線上的工人都屏住了呼吸。眾所周知,壹旦蒸汽壓力降至3.4 MPa,氨廠和尿素廠就必須停工,造成全廠非正常停工的巨大損失。關鍵時刻,員工自發趕到生產現場,憑借熟練默契的配合和日常積累的豐富操作經驗,全面恢復了系統的正常運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忙碌,蒸汽壓力表的指針終於慢慢上升,設備運行逐漸恢復正常。地方上,人們的心放下了,笑容綻放在臉上,車間裏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

正是由於職工隊伍的長期建設,這樣的突發事故才化險為夷,保證了裝置的安全長期運行,創造了世界紀錄。

壹連串的“第壹”

在雲天化的發展歷史上,有兩個具有重大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值得關註:壹是1997,作為全省首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獲得國有資產授權的雙試點企業,雲天化完成公司制改造,成為雲南省政府授權的雲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是2000年,雲天化從位於川滇交界處的企業發源地水富縣出發,將集團總部遷至中心城市昆明。

3月28日,1997,雲南省政府在昆明國際貿易中心舉行雲天化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慶典大會。至此,雲天化集團公司成為雲南省首家既是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又是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的企業。之後由集團公司獨家發起,以合成氨、尿素等生產經營資產作為投入,通過社會集資成立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雲天化向社會公眾成功發行6543.8億股,雲天化股份共募集資金6.07億元。

與此同時,雲天化在組織架構和管理方式上進行了重大調整。雲天化集團公司和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職能分離,管理機構單獨設置。集團公司成為投資決策中心、資本運營中心和監督控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生產經營任務,成為利潤中心。雲天化逐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1997通過整體重組獲得市場主體資格後,雲天化資本運作進入發展快車道。雲天化通過內部引進和外部溝通、資產重組、參股等形式,大規模進行資本運作,實現了低成本的產業擴張。水富有機化工基地建成後,雲天化以1999首次收購重慶國際復合材料公司70%的股份。2000年,雲天化收購雲南紅河磷肥廠;2001,雲南化工學院並入雲天化集團;2002年,雲天化投資成立了雲南江川天湖化工有限公司和雲南天創科技有限公司,這壹系列的大手筆為雲天化打造有機化工、新型玻璃纖維材料、高濃度磷復肥、精細磷化工四大產業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0年總部搬遷時,雲天化在區域中心城市昆明建立了永久指揮中心和產業發展基地,使雲天化集團在資源、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獲得了更大的空間。

自2002年以來,雲南省啟動了兩輪深化國企改革和行業整合。年底,雲天化集團按照“氮磷結合,氮磷帶,氮磷促,互動融合,雙向發展”的思路,壹方面投資建設天安化工50萬噸/年合成氨項目,與雲南磷復肥基地緊密結合;另壹方面,利用行業整合控制傅銳化工的契機,加快“836”國家示範工程建設,使雲天化集團高濃度磷復肥產能躍居全國第壹。

2003年,雲南鹽化股份有限公司、雲南袁波實業有限公司通過股權轉讓進入雲天化;同年,雲天化委托雲南鴻運氯堿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資產和業務重組。雲天化將紅雲氯堿的主要生產設施並入雲南鹽化工公司,初步建立了鹽及鹽化工產業平臺。當時,雲天化還收購了雲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42.34%的股權..

2005年,雲南馬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股權收購進入雲天化,公司進壹步建立了磷化工業務平臺。同年,雲南省政府實施新壹輪整合重組,雲南雲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青依蘭(集團)有限公司、雲南化工建設公司、雲南三環股份有限公司、雲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剩余股份進入雲天化。

2006年9月,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壹批國內壹流大企業集團的總體要求,為滿足集團積極應對市場競爭和自身發展的需要,雲天化將旗下5家磷復肥企業整合為1家,成立雲天化國際化工有限公司,國際化工公司成立後, 公司組織架構迅速建立,內部管理秩序逐步步入正軌,整合重組後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2007年,5家企業由“三盈二虧”轉為“全面盈利”,企業市場話語權迅速增加,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整合重組後,雲天化國際公司年產高濃度磷復肥420萬噸,亞洲第壹,世界第二。

短短幾年間,依托歷史機遇賦予的良好政策環境,以及多年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清晰準確的戰略定位,雲天化不斷做大做強化肥,快速發展玻璃纖維和磷礦開采,穩步發展有機和氯堿,積極發展磷化工,大膽涉足煤化工,進壹步鞏固化肥、有機化工和新項目。

目前,雲天化擁有30多個主要產品,其中5個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稱號。公司高濃度磷復肥產能全國第壹、亞洲第壹、世界第二;磷礦開采規模居全國第壹;黃磷產能居世界第壹;三聚磷酸鈉產能居世界第三;單套高濃度氮肥生產設備生產能力居全國首位;玻璃纖維產能居全國第壹;單位產品效益全國第壹。這些“第壹”為雲天化成為世界級化工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上一篇:“文”姓的由來
  • 下一篇:貨幣市場基金排名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