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化龍鎮的經濟

化龍鎮的經濟

化龍鎮(1995)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比上年增長17%;財政收入90.7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經濟總收入21億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2352元,比上年增加500元;農村儲蓄余額3500萬元,人均收入1.520元。按照“調糧、穩果、在蔬菜生產上做文章”的總體戰略,產業化農業發展迅速。65438-0995年,農業總產值1.5億元,糧食畝產量1212.5公斤,總產量2546萬公斤。蔬菜大棚發展到1500,韭菜面積5500畝,油菜5400畝,年產各類蔬菜6200萬斤,實際收入8500萬元;果園占地2600畝,年產水果400萬公斤;1995,全鎮村周邊飼養小區6個,發展飼養大戶290戶;蛋雞存欄量達到654.38+0.2萬只,肉雞出欄量超過200萬只,生豬出欄量654.38+0.5萬只,家畜出欄量3500頭。畜牧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鄉鎮企業發展迅速。截止1995年底,全鎮共有鄉鎮企業28家,其中鄉辦企業6家,固定資產41萬元,從業人員2560人,其中壽光興華毛紡織有限公司、壽光齒輪廠成為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1995年,鄉鎮企業利稅921萬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鎮辦企業利稅86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16萬元,新建和竣工技改項目17個。該鎮已有三家鎮辦企業獲得了自營進出口權。1995年,他們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3000萬元,出口創匯12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4萬美元。被壽光市委市政府授予“外貿先進單位”稱號。壽光興華毛紡織有限公司開創了“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新局面。全鎮以小城鎮建設為依托,以高偉路為支撐,大力發展道路經濟。從65438到0995,全鎮有個體工商戶650戶,從業人員1100人,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500萬元。郭廷富在裴西村辦的橡膠廠,1995上繳利稅20萬元。

化龍鎮原為南柴鄉。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1994年4月5日撤銷南柴鄉,成立化龍鎮。化龍鎮位於壽光市西部,距壽光市區16公裏,總面積39平方公裏,耕地4.2萬畝。鎮* * *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23071,其中非農業人口511,居民全部為漢族。1995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8000萬元,比1991增加5700萬元,年均增長36.1%。工農業總產值3.5億元,比1991增加2.7億元,年均增長44.9%;財政收入90.7萬元,比1991增加46.7萬元,年均增長19.8%;農村經濟總收入21億元,比1,991增加1.7億元,年均增長53.8%;農民人均純收入2266元,同比增加1991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指標達到省級小康標準,成為小康鎮。農業產業化經濟發展迅速。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按照“調糧穩果,在蔬菜生產上做文章”的總體戰略,在穩定糧田面積的基礎上,狠抓內部結構和主導產業的優化調整,形成了糧、菜、果、牧四大支柱產業。1995年農業總產值1.5億元,比1991增加0.9億元,年均增長24.9%;糧食畝產量1212.5公斤,總產量2546萬公斤;蔬菜面積達到1,71.20畝,其中蔬菜大棚發展到1.500畝,韭菜面積達到5500畝,油菜面積達到5400畝。蔬菜總產量1.24億公斤1.995,實際收入8500萬元,分別比1.08。果園占地2600畝,年產水果400萬公斤;1994,林業八五達標。199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15.7%,比191年提高2.7個百分點。1995年,建偉村有8個飼養小區,規模飼養戶發展到290戶,蛋雞12萬只,肉雞200萬只,生豬15萬頭,家畜3500頭。畜牧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比1991增長了2倍。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截止1995年底,全鎮共有鄉鎮企業28家,其中鄉辦企業6家,固定資產41萬元,從業人員2560人,其中壽光興華毛紡織有限公司、壽光齒輪廠成為骨幹企業,年產值超千萬元。1995年,鎮辦企業完成利稅865438+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萬元,分別比191年增長308%和350%。外貿貿易額3000萬元,出口創匯654.38+2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4萬美元,分別比654.38+0.991年增長3.5倍、4倍和2.7倍。村辦企業也發展迅速。全鎮共有村辦企業22家,固定資產1830萬元,年利稅580萬元,分別是1991的2倍和1.8倍。其中,培嶺村有村辦企業7家,1995工業產值2400萬元,年利稅200萬元。社會事業繼續發展。全鎮道路總裏程達到36公裏;程控電話總裝機容量達到1萬門。1992年,程控電話村村通,南柴村已建成電話村。農民電氣化率和自來水普及率均達到100%;村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村容村貌煥然壹新;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發展迅速,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保健網絡得到改善,每個村都建立了壹級診所,實行了合作醫療;全鎮現有中小學22所,在校生3939人,其中濰坊標準化學校1所,幼兒園18所,在園幼兒593人,其中濰坊壹類園5所,1992年實現九年義務教育。計劃生育率達到100%,連續三年獲得壽光市計劃生育人口目標管理責任壹等獎。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社會保持穩定。

2000年,化龍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6億元,比1995增加5500萬元,年均增長6%。工農業總產值12億元,比1995增加4億元,年均增長9%;財政收入608.7萬元,比1995增加420萬元,年均增長27%;農村經濟總收入118000萬元,比1995增加3.6億元,年均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3980元,比1995增加1597元。農業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該鎮廣泛推廣特色蔬菜和無公害蔬菜種植。到2000年,全鎮已發展高標準冬暖大棚6000和6000畝,大拱棚4000和7000畝,大田蔬菜2.85萬畝,其中胡蘿蔔654.38+0.5萬畝。2000年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第壹胡蘿蔔之鄉”稱號。建立了胡蘿蔔、韭菜、菠菜三大特色菜市場,年交易量40多萬噸。蔬菜種植結構進壹步優化。引進種植了菊苣、哈密瓜、食用菌、人參果、抱子甘藍等品種。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建成了王新和郝屯哈密瓜示範基地,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0畝。素社人參果示範基地、東柴蠶桑種植基地也初具規模。農產品加工業進壹步發展,建立了壽光呂慧食品有限公司、濰坊海洋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佩玲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壹條龍的格局。產品銷往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2000年糧食畝產達到1072公斤,總產量達到1000噸,森林覆蓋率達到16%,畜牧業收入達到127萬元。民營經濟快速發展。2000年,全鎮有個體私營企業450家,總資產4.3億元,形成了以橡膠塑料、醫療器械、毛紡、油氈、蔬菜加工、小麥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其中,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有10家,有2家企業擁有進出口權。

2004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6543.8+05億元,工業投資4.2億元,投資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65.438+07元。

近年來,該鎮立足實際,廣泛推廣特色蔬菜和無公害蔬菜種植,逐步形成了以胡蘿蔔為主、高標準冬暖大棚、韭菜、香椿等蔬菜產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依托萬畝胡蘿蔔基地,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胡蘿蔔加工園區——培林胡蘿蔔加工園,占地1,000畝,交易市場20000平方米,年交易額1.5億元。園區現有以胡蘿蔔深加工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37家,其中濰坊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年加工胡蘿蔔654.38+0萬噸。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全鎮糧食與經濟之比達到3: 7。到2005年,全鎮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4萬畝以上,建成高標準冬暖大棚9000個,建設韭菜、香椿、山藥等大田蔬菜1.2萬畝。建設24個高標準農業園區和120個畜牧小區。民營經濟2005年,全鎮有民營企業792家,總資產6億元,形成了以橡膠塑料、醫療器械、毛紡、防水材料、蔬菜加工、小麥加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其中,年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有10家,有6家企業擁有進出口權。2005年,該鎮私營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利稅1.5億元。其中,興華毛紡織有限公司是省內粗紡行業最大的民營企業;濰坊順富昌橡塑有限公司是“濰坊十大民營企業”之壹,國家中型企業。其主導產品是各種汽車密封條、輪胎和橡膠零件。山東碧龍食品有限公司每天可加工小麥200噸,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 上一篇:有哪些關於移動互聯網的股票?
  • 下一篇:景順資源壟斷基金(景順資源壟斷基金現在凈值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