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CICC發布了關於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汽車)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輔導工作的備案報告。
報告指出,CICC將在規範運作、內控管理、財務報告體系建設、募投項目等方面給予東風汽車相應支持。,逐步落實和完善東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事宜和規劃,這也被業內認為是東風汽車回歸a股IPO計劃的重要信號。
加速回到a
這是壹條回歸a股市場15年的路。
早在2005年,當時剛剛入駐港股市場的東風汽車就已經透露出在合適時機回歸a股的意向。然而這個願望很久都沒有實現,東風汽車對此更是諱莫如深。直到今年7月,東風汽車才明確了回歸A的計劃..
7月27日,東風汽車發布公告稱,為進壹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搭建境內外融資平臺,擬申請人民幣普通股(a股)首次公開發行,並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三年來,由於神龍汽車和東風雷諾銷量下滑和虧損,東風汽車營收不斷下滑,凈利潤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
根據呂飛汽車的數據,2019年,東風汽車收入約為101087億元,同比下降約3.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54.38+028.58億元,同比下降約0.93%。2019年,東風汽車銷量為293.2萬輛,比2017年的歷史高點下降約10%。
值得註意的是,2019年,東風汽車期末現金流為26133萬元,同比增長4.64%,但其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僅為-11555萬元,在16家上市車企中排名墊底。受疫情影響,總部位於武漢的東風汽車今年上半年幾乎“只出不進”。
可見,東風汽車作為國家隊之壹,也面臨著“地主家缺糧”的現狀,急需尋求資金。
就像東風汽車需要拓寬融資渠道壹樣,相關政策的便利為其打開了大門。
今年4月底,證監會發布《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境內上市有關安排的公告》,將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門檻降至200億元,這無疑為東風汽車回歸a股市場創造了有利的政策條件。
事實上,東風汽車並不是第壹個吃螃蟹的人。
8月28日晚間,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工作完成,將申請在科技創新板上市。據上交所官網最新消息,吉利汽車科技創新板IPO狀態已變更為“已問詢中”,進展順利。
就在吉利和東風之前,國內資本市場上有三家“A+H”整車廠: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城汽車。
轉換加代碼
“落後壹步就是等死。”
此前,東風汽車在公告中透露,本次擬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9.57億股。國內券商表示,東風回歸a股將融資約43億元。
雖然從短期來看,公司發行a股壹方面是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另壹方面是為了增加在R&D的投資,但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東風汽車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資金問題,其主營業務也面臨著發展危機。
今年上半年,位於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的東風汽車業務遭受重大打擊。其中,乘用車板塊的銷量和收入受到了較大影響。數據顯示,東風集團上半年銷售乘用車88.23萬輛,同比下降22.2%;銷售收入76.06億元,同比下降43.9%。其中,神龍、東風劉琦、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等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外,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銷量數據,今年前8個月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總銷量同比下降365,438+0.7%。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快轉型,努力提高市場份額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其實東風汽車早有規劃。
就在宣布回歸a股三天後,東風汽車全新高端品牌藍兔正式發布。這次回A集資的目的中,第壹個也是用來建圖的。
根據計劃,從2021開始,藍兔品牌每年將至少推出壹款新車。未來3-5年,產品線將覆蓋轎車、SUV、MPV等眾多新能源產品。
目前東風在自主乘用車的品牌推廣上遇到了壹些困難。如果藍兔能幫助東風在新能源賽道上變道超車,產品力有所突破,那麽東風未來有望實現業績增長和市值重估。
然而,對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藍兔已經晚了壹步。
目前特斯拉國內業務如火如荼,比亞迪、廣汽新能源等國內自主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場優勢,這些都是藍兔未來在打造產品、開拓市場時要面臨的挑戰。
“不確定、悲觀、升級、洗牌,是東風對車市未來的四個判斷。”然而,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東風汽車正在加速突破。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