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惠普打印機是哪個國家制造的?

惠普打印機是哪個國家制造的?

p全球概況

1939年,在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愛迪生街367號壹個狹小的車庫裏,比爾·樸正蘇和戴維·帕卡德兩位年輕的發明家,手裏只有538美元,帶著對未來科技發展的美好願景和對發明創造的熱情,創立了惠普公司,開始了矽谷的創新之路。

惠普發展公司(L.P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PQ)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是壹家專註於打印機、數字圖像、軟件、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全球性信息技術公司。2002年收購美國著名電腦公司康柏電腦。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在上海、廣州、沈陽、南京、武漢、Xi、成都和深圳設有分公司。

領導團隊

惠普公司(HP)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馬克·赫德。

馬克·赫德先生於2005年初成為惠普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並加入了惠普董事會。2006年9月,他被任命為惠普公司(HP)董事會主席。

以使惠普成為世界領先的高科技公司為目標,赫德先生制定了公司未來的核心戰略,並將他的研究和開發集中在三個長期增長機會上:新壹代企業數據中心架構和服務,可持續的個人無線體驗技術,以及從模擬成像打印到消費者、商業和工業市場的數字成像和打印技術的巨大變革。

同時,赫德先生還提高了惠普公司(HP)的運營效率和執行能力,增強了惠普的財務業績,使公司更加關註客戶。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續增長,為投資者和用戶創造了更大的價值,使惠普在全球信息技術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在過去的四個財政季度中,惠普的年收入達到了900億美元。

在加入惠普之前,赫德先生在NCR工作了25年,在管理、運營、銷售和營銷方面擔任過不同的職務,並於2003年成為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他在提高運營效率、提升NCR產品線的領先地位、建立強有力的領導團隊方面的成績是顯著的。

赫德先生是技術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是由IT公司的總裁和首席執行官組成的聯盟,旨在倡導和發展技術貿易中的公共政策立場。

赫德先生於1979獲得貝勒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公司創始人

比爾·休·樸正蘇(1913-2001)

比爾·休·樸正洙和戴維·帕卡德壹起創立了惠普。休·樸容洙於1977辭去總裁職務,並於1978卸任CEO。之後擔任惠普管理委員會主席,直至1983成為董事會副主席。1987年當選名譽理事,任職至2001 1 12年去世。

休·樸容洙於1913年3月20日出生於密歇根州的安阿伯市。1934獲得加州斯坦福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36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碩士學位。此外,他還在1939獲得了斯坦福大學的工程師學位。

休·樸容洙和帕卡德在斯坦福大學是同學的時候就成了朋友,他們在1939共同創立了惠普。

大衛·帕卡德(1912-1996)

戴維·帕卡德和比爾·休·樸正洙壹起創立了惠普。他在1993年從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然後擔任名譽董事長,直到1996年3月26日去世。

帕卡德先生於2002年9月7日出生在科羅拉多州的普韋布洛。1934獲得加州斯坦福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39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從1936到1938,帕卡德先生在紐約斯克內克塔迪的通用電氣公司擔任工程師。1938年,他回到了帕洛阿爾托,並於次年在斯坦福大學與他的同學兼朋友比爾·休·樸正秀(Bill Hugh Park Jung Su)共同創立了惠普。

惠普實驗室

惠普是壹家立足於進步和創新的高科技企業。惠普實驗室作為惠普(Hewlett-Packard)的核心研究機構,負責創造公司的未來。

惠普實驗室的職責

惠普的大部分研究工作由其業務組領導,主要開發各種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

惠普實驗室的職責是開發新的突破性技術和技術進步,增加惠普的競爭優勢,並在惠普現有戰略之外創造新的商業機會。

同時,該實驗室還負責惠普公司(HP)的戰略制定和調整,並在惠普關註的基礎科技領域進行投資。

主要致力於以下領域的研究:

* IT經濟的再創新-通過在動態供應、自動化控制、公共和全球計算、網格技術、Linux和業務流程管理等領域的研究,客戶可以提高其IT投資的成本效率和商業價值,並幫助他們建立動態增長的企業。

*擴展打印和成像-促進數字打印硬件和解決方案架構的改進和成本降低,以生成可定制的文檔、可自動定制內容創建的軟件組件,以及基於開放和跨行業標準的新技術,以簡化和改進視頻/圖像捕獲、存儲和管理。

*行業解決方案-開發各種行業特定的解決方案,以增強惠普為電信、制造、金融服務和富媒體業務創造更大價值的能力。

*服務交付技術-提供能夠提高惠普服務交付的價值和成本效率的技術。

*突破性技術和新興技術——致力於惠普關註的技術領域。這些領域的突破性技術可以極大地促進科學發展,包括新興市場、分子設備和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

技術貢獻

自1966成立以來,惠普實驗室壹直以打印、計算和通信領域的技術發明和創新推動著惠普的成長。早期的研究成果包括便攜式科學計算器、發光二極管、熱噴墨打印、RISC技術和第壹臺具有桌面性能的便攜式計算機。

從公共計算技術到納米技術,最近的技術創新已經應用於各個領域。最新的基礎設施和管理創新包括作為英特爾安騰微處理器基礎的64位架構、面向公共計算的開源SmartFrog語言、自動存儲管理、面向數據中心的智能電源管理,以及Linux等公共計算服務和類似的數字動畫公共渲染服務。

安全技術的創新包括病毒節流(安裝在所有HP ProCurve刀片式服務器上)和Active Counter Measures,這是壹種可以掃描公司網絡漏洞並保護網絡免受惡意攻擊的軟件。

富媒體技術創新包括面向娛樂行業的數字媒體平臺、照片質量打印、膠片質量數碼相機和安全流媒體。

在未來科學領域,惠普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世界上第壹個分子交叉閂鎖的原型。我們對納米技術的研究將在未來創造壹種全新的計算機芯片制造工藝。

結構和領先地位

惠普實驗室由惠普公司負責研發的高級副總裁Richard H. Lampman領導。

惠普實驗室遍布全球,在加州帕洛阿爾托、布裏斯托爾、以色列、海法、印度班加羅爾和日本東京設有研究中心。此外,還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巴塞羅那、波多黎各聖胡安和中國北京部署了研究團隊。

合作夥伴

惠普實驗室的主要合作夥伴是惠普的各個業務部門,他們將這些技術創新商業化,並推廣給企業客戶和個人消費者。此外,研究人員還直接與戰略客戶合作,推動研究,促進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惠普實驗室的政府、公共部門和學術合作夥伴包括: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歐洲領先的粒子物理實驗室

* CITRIS,社會利益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意式冰淇淋,壹個基於安騰平臺的全球Linux研究小組。

* PlanetLab聯盟,壹個面向全球服務和全球政府機構的開放平臺。

惠普之路

作為美國矽谷第壹家高科技公司,惠普不僅致力於技術研發,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也頗具遠見。惠普創始人之壹大衛·帕卡德(David packard)曾說:“回顧我壹生的努力,我最自豪的是幫助創建了壹家以其價值觀、方法和成就對全球企業管理產生深遠影響的公司;離開壹個可以永久運營的組織,壹百年後還能繼續做我的榜樣,我特別自豪。”大衛·帕卡德的“價值觀和做事方式”現在被廣泛稱為“惠普之道”。

“惠普之道”的七大核心價值觀

“惠普之道”作為惠普獨特的企業文化,體現了惠普以人為本的管理精神,得到了惠普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廣泛贊譽。它包含七個核心價值觀:

*我們熱情對待顧客。

*我們信任並尊重個人。

*我們追求卓越的成就和貢獻。

*我們重視速度和靈活性。

*我們專註於有意義的創新。

*我們依靠團隊精神來實現共同的目標。

*我們在業務活動中堅持誠實和正直。

這七大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惠普工作風格和為人處事的基礎。惠普企業文化與眾多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平等、尊重、包容、穩健的人性化氛圍,吸引了眾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優秀人才,將他們的夢想與公司的目標緊密結合,實現了公司發展和個人提升的最大化。

惠普與生俱來的發明和創新基因

惠普於1939年由Bill Park Jung Su和Dave Packard在自己的車庫裏創立,從此成為矽谷最成功的公司,所以“車庫文化”在惠普代表著創新、創新和再創新。惠普最珍貴的基因是創始人傳承下來的創新精神。

惠普的創新精神體現在R&D、技術、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工作方式上,激發創造力。惠普公司的標誌也代表了惠普的創新精神、可靠性、聲譽和在高質量設計中的地位、新的動力和進取信念,以及包括惠普所有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在內的全方位商業戰略。

惠普努力開發新技術和服務,以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效益,提高客戶的生活質量。優秀的企業文化讓惠普保持活力和創新。通過“惠普之道”,惠普與業內所有合作夥伴分享創新理念和成功秘訣,同時將惠普的信念傳播到世界的每壹個角落。

“惠普之道”與時俱進

自60年前由兩位創始人創立以來,“惠普之道”壹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演進。

1999,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在堅持“惠普之道”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惠普更加強調關註客戶和市場、速度和靈活性、團隊合作精神、有意義的創新。

2002年與康柏合並後,惠普吸收了兩種企業文化各自的優勢和長處,繼續強調對個人的尊重和信任、追求卓越的成就和貢獻、堅持誠信經營原則、團隊合作和鼓勵創新等核心價值觀,並進壹步為“惠普之道”開發了最新內容——“領導框架”,強調業務目標和增長戰略、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

作為惠普60多年的根基,“惠普之道”是推動惠普前進的動力源泉,“惠普之道”的不斷創新是惠普持續成功的關鍵。

  • 上一篇:菏澤哪裏可以開股票賬戶?
  • 下一篇:江蘇鳳凰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嗎?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