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沒說清楚妳從哪裏來,在哪站下車,然後去了煤礦的辦公區還是生活區?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霍林河煤田是中國最大的現代化生產程序最高的露天煤礦,儲量6543.8+03.28億噸,是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之壹,年生產能力6543.8+00萬噸。科爾沁油田地質構造與大慶、遼河、扶余油田相似,全市遠景石油儲量約8億噸。通遼市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藏豐富。目前有鐵、鋅、鎢、銅等金屬礦10余處,礦點30余處,還有舉世矚目的“801”稀土,中國最大的天然矽礦,近3億噸的石灰石,被譽為“冶煉之寶”的石墨和具有神奇功效的中華麥飯石。
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露天煤業”)成立於2001 18年2月,於2007年4月18正式登陸國內a股市場,股票市值3081.9億元。是國內首家大型露天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有南露天礦、北露天礦、煤炭加工公司、機電修理廠、運銷公司等12個分公司和參股公司,有發展計劃部、證券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等14個職能處室。露天煤業位於內蒙古東部,是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之壹。公司生產的優質褐煤具有低硫、低磷、高揮發份、高灰熔點的特點。其燃燒反應充分,燃燒後不結焦。平均熱值為31.50大卡/千克,是符合環保要求的電廠“綠色燃料”。公司采用的露天開采方式具有作業安全、煤炭資源利用率高、開采效率高、開采成本低、建設周期短等優點。2011年,公司原煤年產量突破4300萬噸,為高產高效煤礦。
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之壹的霍林河露天煤礦,是中國乃至亞洲第壹座現代化露天煤礦。煤田寬9公裏,長60公裏,總面積540平方公裏。共有9個可采煤層,總厚度為81.7米。儲存優質褐煤1,31億噸,相當於撫順煤礦的9倍,大同煤礦的4倍,已形成654.38+0.5萬噸/年的生產能力。享有“綠色燃料”的美譽。
說起哲裏木盟的煤炭產業發展,霍林河煤礦首當其沖。哲裏木盟煤炭總儲量為654.38+032.07億噸,分布在盟內8個地方。其中霍林河煤田出產褐煤,探明儲量1.30 . 1.4億噸,占全盟煤炭總量的98.53%。霍林河煤礦是生前心愛的周親自批準的。是中國第壹座自行設計建設的現代化露天煤礦,也是中國五大著名露天煤礦之壹。
霍林河煤礦位於哲裏木盟霍林郭勒市,東經119° 39 ' 14 ' ',北緯45° 31 ' 42 ' '。1973年3月,吉林煤田地質勘探公司派人在該區進行了密集勘探,獲得了1950萬噸的儲量預測。在當時經濟建設剛剛開始恢復的時候,這是壹個轟動壹時、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全聯盟對此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不到半年,同年8月,吉林省成立霍林河礦區籌建處。65438年6月至0975年6月,霍林河煤田開發被列為重點經濟建設項目。1976年4月,霍林河礦區建設指揮部成立。總部最早帶領180多名員工進入礦區,這180人可謂是真正的從無到有的開拓者。隨後,來自哲裏木盟和白城地區的3500名知青加入了先鋒隊的行列。截至6月,已有6000多名建築工人進入礦區。
從1978到1986,國內外相關單位對霍林河礦區提出了多種設計方案。1981煤炭部批復霍林河沙爾湖雷南露天煤礦初步設計,由沈陽煤炭設計院於19810年6月編制。煤礦規模為300萬噸/年,初步設計采用液壓單鬥挖掘機和68噸卡車開采技術,投資4.07億元。
1981 9月1是全聯盟值得紀念的壹天。這壹天,霍林河煤礦正式開工建設。也就是從這壹天開始,霍林河市也不知不覺的開始發展起來。霍林河煤礦的發展是在“五五”期間,當時全盟正在廣泛開展“做大農業,做大工業”的活動。當時很多“老三屆”畢業生參與了霍林河煤礦的建設。經過20多個省區市的施工人員近10年的艱苦努力,於1 . 0984年9月,經國家有關部門組成的驗收委員會驗收,確認該煤礦生產系統、生產輔助系統、生活系統等各項工作達到國家驗收標準。壹期工程——年產300萬噸的南露天礦竣工,正式移交生產。霍林河煤礦的建成投產,標誌著哲裏木盟煤炭工業又邁出了壹大步。
隨著霍林河煤礦的快速發展,6月,1985,11,鍋所批準在此建立霍林郭勒市。這時候,“老三會”自然就成了霍林河市的第壹批市民。考慮霍煤運輸,通遼至霍林河礦區國有公路1977年9月開工,1985年底通車,全長420公裏。1978後修建霍林河礦區倉庫、油庫、通遼倉庫三條鐵路專用線,全長10.669 km。可見,壹座煤礦成就了壹座城市,成就了無數霍梅人的生活,也促進了工業、農業、鐵路運輸等行業的發展。
霍林河煤礦的發展迫在眉睫。1986年5月,沈陽煤礦設計院為南露天礦設計了1生產線,年總儲運能力12萬噸,全長3.4公裏,由破碎、儲存、選煤、裝車、采樣、集控系統組成。1992霍林河煤礦二期建設後投產,年煤炭生產能力10萬噸。同年撤銷礦區指揮部後成立霍林河礦務局,1999年初作為自治區改革試點,下放到通遼市管理。同年,霍林河礦務局改制為霍林河煤業集團有限公司。
重組以來,霍煤集團采取借力發展、合作共贏的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借助以人為本、依法治企的理念,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取得了壹定的成效。2001榮獲全國“五壹勞動生姜”稱號,2002年“管理創新先進企業”,2003年被列為內蒙古七大5000萬噸煤炭基地之壹。2004年被國家發展委員會確定為重點建設的13煤炭基地之壹,是全區重點培育發展的20家大型企業之壹。
相信霍煤集團將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顯著提高,繼續為通遼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繁榮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