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2020年機器人董事會管理綜述

2020年機器人董事會管理綜述

機器人(300024)董事會2020年上半年經營意見如下:

壹.概述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巨大沖擊。同時,公司組織全體員工防控疫情,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疫情凸顯了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的重要作用。在全國疫情得到穩定控制的形勢下,2020年第二季度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市場需求開始升溫。公司壹方面加快現有訂單的執行,另壹方面圍繞新的市場需求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此外,公司繼續練好內功,持續投入研發,提高成本控制管理要求,強化風險防控意識。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4.38+0.235億元,同比減少654.38+0.8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33億元,同比下降38.43%,主要是2020年上半年公司關聯企業經營活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短期經營業績下降。

(二)機器人和智能制造需求增長

1,工業機器人增加附加值

公司在保證通用機器人(主要是6軸機器人)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廠商同類產品的同時,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該公司集三維視覺、力覺感知、離線編程和維護、雲端數據存儲、制造、執行和控制全方位數據管理等技術於壹體,展現了通用機器人的智能和互聯能力。公司積累通用機器人加工技術的應用技術數據,提高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加強與下遊行業客戶的磨合,叠代升級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報告期內,公司聚焦焊接、噴塗、拋光、裝配等應用領域,深耕重機、船舶、家電、玻璃等行業市場。

秉承精益求精的精神,公司將對合作的機器人產品進行更新叠代,保持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2020年,公司GCR20-1100型號合作機器人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A級證書,技術貢獻系數高達0.9,公司全資子公司中科宋新公司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壹等獎。通過近幾年的布局,目前合作的機器人銷售網絡已經遍布全國,進壹步提高了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報告期內,公司協作機器人繼續銷售,在汽車組裝廠、房地產(吊頂貼磚)、半導體制造廠等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客戶的工作效率和質量。

2.移動機器人擴大技術優勢。

公司依托移動機器人的技術優勢,加強與國際汽車廠商的粘性合作,鞏固在汽車裝配線上的應用優勢,同時在國內重卡市場把握先機,以領先的技術快速占領市場。隨著新能源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公司移動機器人在新能源領域的銷售規模持續擴大。報告期內,公司繼續與新能源電池知名企業合作,以點帶面擴大客戶群。此外,該公司和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工廠提供組裝解決方案。公司充分發揮重要項目的示範推廣作用,不斷擴大客戶基礎,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公司大力拓展激光自然導航技術的應用市場,擴大新技術應用的輻射面。

3.特種機器人提升綜合實力。

近年來,公司在核工業市場發力,以安全、可靠、技術創新和服務為價值要素,研發特種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解決客戶痛點。報告期內,公司與CNNC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並根據具體需要開展業務合作。公司繼續布局國防市場。報告期內,公司壹方面保證現有訂單生產作業的優質高效,另壹方面不斷增強特種機器人研發能力,豐富特種機器人產品線,強化綜合實力,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贏得市場口碑,為公司不斷拓展新的細分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

4、數字化工廠開拓新市場

2020年上半年,公司壹方面抓住市場機遇,著力拓展重點行業客戶,尋求優質合作項目,另壹方面致力於降低成本,優化R&D和數字化工廠實施,提升項目盈利能力。報告期內,公司為鋼鐵、光通信、3C等領域的客戶實施了國內領先的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其中,國內首個軌梁材料智能系統項目,涵蓋鋼鐵生產和儲存的各個流程,包括煉鐵煉鋼、熱軋流程、冷軋流程、倉庫管理等,包括公司獨有的11專利技術,實現全流程標識、可追溯、可追溯。公司為國內光通信行業龍頭企業設計實施了行業首個智能工廠,構建了從原材料到成品裝車的全流程生產線。該項目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26%,運營成本降低27.3%,產品開發周期縮短34.4%,缺陷產品減少24.7%,能源利用率提高48.4%。公司實施了國內首個使用協作機器人生產服務器的智能工廠項目,有效滿足了定制化、柔性化、批量兼容的生產模式。此外,公司與中科曙光(603019)、浪潮軟件(600756)等知名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在綜合營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5.智能物流設備市場需求旺盛。

2020年上半年,公司聚焦優勢行業客戶,深耕行業優質客戶,提升項目實施管理綜合能力,擴大市場影響力。近年來,公司不斷努力拓展國際大型企業客戶,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報告期內,公司智能物流設備出口歐洲、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公司積極采取相應策略,降低疫情對海外項目實施的影響,獲得了客戶對公司服務的高度認可。在國內市場,公司的智能物流設備已經在CRRC、航空航天、煙草、化工等市場得到持續應用。創新方面,公司與國內科研院所合作,將智能物流滲透到現代農業新領域。

6.智能交通拓寬市場

2020年上半年,公司整合資源,加強與國內各省市地鐵集團的對話交流,拓寬市場覆蓋面。報告期內,公司中標大連地鐵1號線和2號線監控系統、大連地鐵金浦線監控系統、哈爾濱地鐵2號線1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天津地鐵6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

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服務,公司持續進行技術叠代,全面升級地鐵隧道巡檢機器人和地鐵智能售票服務機器人,並根據不同的客戶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深度開發,更好地實現智能化運營管理。

7.半導體設備前景廣闊。

公司的半導體設備業務始於2004年。在國家集成電路“02專項”的支持下,公司開始研發面向半導體行業的清潔機器人和物料搬運系統。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現已形成體系完整、系列豐富、應用廣泛的產品線。公司的半導體設備主要分為兩大類:設備自動化和工廠自動化(AMHS)。設備自動化主要包括清潔(真空)機械手和集群設備,包括真空直驅機械手、雙臂真空直驅機械手、集成真空直驅機械手、重載真空機械手、大氣機械手、晶圓加工系統、真空傳輸平臺等。工廠自動化(AMHS)的主要產品包括OHT、Stocker(清潔存儲系統)、MR(復合機器人)等。公司半導體設備業務面對的客戶群體涵蓋半導體工藝設備制造商、半導體制造商和面板制造商。隨著半導體設備國產化進程的加快,公司半導體設備業務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報告期內,半導體業務板塊訂單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公司新開發的壹體化真空直驅機械手完成了試驗驗證和產品定型,上半年實現了小批量交付。EFEM公司實現了從半導體加工設備制造商到半導體制造商的轉變;公司自主研發的G4.5有機發光二極管機器人已交付客戶。AMHS將在近期完成整體調試,並交付給OLED面板工廠的客戶。

8月20日,公司披露了2020年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的計劃。本次發行旨在加大半導體設備研發投入,進壹步完善產品種類,擴大產業化規模,提升綜合實力,成為國際領先的半導體設備自動化和AMHS供應商。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的相關事項尚需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審議通過和中國證監會核準。

8.服務機器人在行業中深度應用。

公司堅持市場驅動導向,圍繞行業痛點進行市場布局。2020年上半年,公司將以庫存和商業服務為主要目標市場。公司再次與迪卡儂簽約59臺庫存機器人,上半年完成迪卡儂14區域門店23臺機器人的部署。目前已有近100臺庫存機器人在全國各城市迪卡儂門店運行。此外,公司本著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與合作夥伴* * *,共同推廣智能平臺服務機器人,報告期內實現持續銷售。醫療機器人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向遼寧省殘聯交付行走輔助機器人超過65,438+000臺,積極與其他養老機構洽談業務合作,拓展消費醫療機器人產品市場。

9、工業軟件和控制平臺開啟制造業發展新模式。

公司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控制技術體系和產品平臺,為不同市場領域提供平臺服務。平臺軟件方面,形成包括運動控制、智能感知、應用技術在內的控制軟件產品,以及包括SCADA、MES、WMS、數字雙胞胎在內的制造管理軟件產品;平臺硬件方面,形成編碼器、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等壹系列核心部件,以及PLC、MC、RC、CNC等各種控制系統。面對農業、化工等領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公司形成了智能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助力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二、公司面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1、宏觀經濟波動及下遊行業的周期性風險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受到壹定影響。而作為最大機器人的下遊汽車行業,由於周期性變化,景氣度有所下降。如果宏觀經濟發展出現較大波動或以汽車為代表的下遊周期性行業發展不能迎來新的拐點,將對公司業績產生壹定影響。對策:公司堅持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積極拓展下遊行業新客戶,擴大業務輻射範圍,增加新的收入增長點,緩解宏觀經濟波動和下遊周期性行業對公司業績的負面影響。2.科技成果產業化風險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技術的快速變革和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是公司發展的動力。公司緊跟5G、AI等新技術發展水平,加大R&D投資和R&D力度。R&D成本上升對公司經營業績有壹定影響。如果公司未能抓住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的有利時機,可能會降低R&D的投資回報。對策:公司充分發揮公司在機器人產業聯盟、中國機器人TOP10、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等行業組織中的作用,及時充分把握行業發展動態和趨勢,以市場為導向,有效推進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市場化。3.市場競爭風險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加快,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戰略。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中國的競爭尤為激烈。不僅國內機器人廠商雲集,海外機器人廠商也加快了在中國的產業布局和市場開拓。與此同時,跨界公司也紛紛進入機器人和智能制造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對策:公司壹方面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增強客戶粘性;另壹方面,加大在R&D的投資,提升核心競爭力,進壹步完善公司的產業布局和市場應用布局,鞏固行業領先優勢。4.管理和人力資源風險公司正處於快速擴張和全球化發展時期,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水平需要不斷提升。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公司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現有的高端核心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流失,都可能影響公司的快速發展和擴張。對策:公司持續加強集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操作風險管理機制,完善員工薪酬體系和職業發展平臺,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加強團隊建設,為公司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壹)技術創新優勢技術創新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公司位列全球工業機器人10強。作為中國機器人標準化總體組的組長,公司起草制定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公司掌握了工業機器人控制技術、伺服系統設計技術、機械手優化設計與制造技術、軟件設計與編程技術、運動學與軌跡規劃技術、三維視覺技術、力感知技術等。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申請專利1484件。有效專利377件,其中發明專利193件,實用新型專利103件,外觀設計專利81件。軟件版權109件。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R&D投資1.31億元,同比增長43.30%。作為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公司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國家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公司先後承擔了國家863重點項目、十二五智能制造發展專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十三五國家重點R&D計劃、科技部02專項、工信部R&D項目、發改委R&D項目、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中科院合作項目、上海腦智項目、遼寧科技計劃項目。(二)機器人產品線的優勢經過20年的積累,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機器人產品線最全的企業。1,柔性協作機器人公司的柔性機器人產品分為五大系列,具有輕量化、碰撞檢測、牽引示教、快速配置、視覺引導等功能。負載3kg-20kg,最小重復精度0.02mm,可滿足不同客戶的生產需求。非常適合布局緊湊、精度高的生產場景。其中,GCR5-910協作機器人的最大線速度提升至1.5m/s,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作為國內首款智能復合型協作機器人,H系列產品融合了智能移動機器人、協作機器人、視覺識別等技術,應用於倉儲、分揀、搬運、裝卸等生產環節。多樣化的導航配置和多樣化的功能配置,滿足自動化工廠靈活、高效、低成本的場地布局。2.通用機器人公司有三類通用機器人產品,其中6軸機器人適用於焊接、磨削、沖壓、鍛造、噴漆、搬運、碼垛等作業,負載4kg-500kg,最小重復精度0.02 mm..臥式多關節機器人(SCARA)適用於裝配、螺絲鎖緊、包裝、分揀和快速搬運,負載5kg-10kg,最小重復精度xy: 0.02 mm,z: 0.02 mm..並聯機器人(DELTA)適用於包裝、分揀、搬運、裝配等作業,負載3kg-15kg,最小重復精度0.02mm,最大取放節拍260次/min。3.移動機器人(AGV)公司有三種類型的移動機器人產品,其中裝配式AGV適用於汽車底盤動力總成、後輪軸總成和車身的裝配。搬運AGV適用於物料分揀、提升、接收、卸載和運輸。智能巡邏AGV可搭載5G網絡,具有自主導航、自主避障、自主充電、人體、人臉、車輛、車牌智能識別、火災和氣體異常檢測等功能。適用於室外工廠巡邏、公園巡邏、周界巡邏、教育培訓等。上述產品有多種導航模式,包括電磁、激光、慣性、視覺、GPS和自然輪廓。驅動方式包括兩輪差速、單方向盤驅動和雙方向盤驅動。供電方式包括電池供電和感應供電。最大載重量85噸,導航精度10mm,最小停車精度5 mm,2018年,該公司移動機器人在韓國平昌冬奧會上的表現展現了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4.消費機器人消費機器人主要分為服務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公司服務機器人包括松果系列、家居系列、智能平臺系列。產品具有自動避障、自充電、語音識別、人臉識別、遠程視頻等特點,已為老年人健康保健、教育陪伴、政府金融、促銷、導購等消費市場提供服務。醫療機器人主要包括醫療配送機器人、防疫消毒機器人、醫療護理機器人和醫療康復機器人。公司圍繞市場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產品線,擴大消費市場規模。(三)半導體(IC)設備技術的領先優勢半導體設備業務是公司的戰略核心業務之壹。經過十幾年的沈澱,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品系列。公司作為國內首家清潔機器人和工廠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依托國際壹流的技術水平,與國內知名半導體工藝設備制造商、半導體制造商、面板制造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1,清潔(真空)機械手及集群設備,包括真空直驅機械手、雙臂真空直驅機械手、集成真空直驅機械手、重載真空機械手、大氣機械手、晶圓加工系統(分揀機EFEM)和真空傳輸平臺。適用於IC制造設備、半導體生產設備、測試設備等的晶圓搬運。在8英寸和12英寸生產線上(90-65納米)。機械手產品重復性0.1 mm (3 σ),最大拉伸速度900mm/s,最大垂直速度330mm/s,負載重量≤0.5kg,以上產品均為半認證,可滿足個性化設計,支持用戶定制。臂長可選,為客戶提供接口和終端定制服務。2.工廠自動化(FA)產品線分為FPD(面板)機器人、MASK(掩膜)、Foup(晶圓載具)搬運系統和存儲系統。其中,FPD機器人具有高剛性、高速度、高精度、高穩定性和高潔凈度的特點。FPD、MASK和Foup搬運和存儲系統集成了Stocker(清潔存儲系統)、AGV、Robot、Unpack、ACS(調度軟件)、Stocker、MR(復合機器人)和Erack(電子貨架)存儲和調度系統等搬運系統,可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制造商和面板制造商。(四)數字化工廠軟實力持續提升的優勢公司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持續為汽車、3C、電力、機械、航空航天、新能源、食品、醫藥、煙草等20多個下遊行業提供國際水平的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公司數字化工廠管理系統由運營管理智能平臺、智能物流系統和倉儲物流平臺、生產設備智能平臺、物流網絡和信息網絡組成的數字化工廠基礎系統三部分組成。公司整體工業軟件控制平臺提供了壹個開放性好、靈活性高、模塊化、可升級、可自控的互聯網控制網絡系統。整個平臺包括從操作系統、智能驅動器、RC、CNC、PLC到數字雙胞胎、MES、工業解決方案的軟件系統,以及從定制芯片、模塊、主板、碼板、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到各種控制系統的硬件系統,打造“端-邊-雲協同”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五)全球知名客戶群優勢公司著眼於全球市場空間,依托領先的技術和產品,建立國際化的客戶群。公司三分之二的客戶是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比如汽車領域的客戶有通用、福特、寶馬、奔馳、大眾、捷豹路虎等。壹般制造業客戶有CSSC、CIMC (000039)、中聯重科(000157)、三壹重裝、九牧等。新能源領域的客戶有特斯拉、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福能科技、恒大汽車等。泛半導體客戶包括北方華創(002371)、中威半導體、美光半導體、盛迪半導體、華海清科、閃迪、賽易發、BOE、華星光電、TCL等公司以長期戰略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目標,與客戶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努力以點帶面擴大業務規模。(六)人才隊伍優勢公司堅持“三高”原則:高層次、高素質、高效用才,遵循“長遠發展、重點培養、以點帶面”的人才培養策略。按照“有利於優秀人才聚集、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優秀人才發揮作用”的要求,吸引國際高端人才,提高公司國際化經營水平,建立健全人才體系運行機制。公司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博士後研究中心”,與東北大學機器人科學與工程學院、中科院機器人教育學院等教育機構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為行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優質資源。上半年由於疫情原因,公司沒有進行集中培訓,開通了員工在線學習平臺。全團接收學員1220人,累計課時14899小時,課程涵蓋基層/中層管理能力提升、研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壹線生產人員崗位技能提升等。

  • 上一篇:Dds細節大全
  • 下一篇:濟南有哪些大型企業?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