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公元1900年至今的機械年表

公元1900年至今的機械年表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發明了速度級汽輪機。

車輪、齒輪、軸承等的實驗應力分析。由英國的科克和法國的梅斯納首次完成。

1900期間,中國天津三條石地區的鐵產業出現了為外國租界建築設施制造鐵器的情況。

1901年,法國發明了氣焊。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壹架真正的飛機,並試飛成功。

美國福特成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大規模生產汽車。1908年,福特開發的T型車投入市場。

第壹艘柴油船“汪達爾”號下水。

1904年,德國的Planter建立了邊界層理論。

美國的雷貝爾發明了膠印機。

1906年,勒梅爾和阿爾曼高制造了第壹臺能夠輸出功率的燃氣輪機(但效率只有3 ~ 4%,不實用)。

1906 ~ 1914年,瑞士Bisch試制了復合發動機。

1906年,德國的能斯特發現了“熱定理”,德國的普朗克和西蒙在1912年將其修正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07年,美國的泰勒研究了切削速度對刀具壽命的影響,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

1908年,中國廣州駿和安機械廠制造出國內第壹臺內燃機(單缸臥式8馬力柴油機)。

1911年,美國的泰勒出版了《科學管理原理》壹書,首次提出了“科學管理”的概念。

美籍匈牙利人卡門從空氣動力學角度解釋了卡門渦街。

美國的綠色公司創造了模塊化機床。

德國杜伊斯堡的合成橡膠。

1912年,英國的Brearley和德國的Strauss分別做出了鉻不銹鋼和鉻鎳不銹鋼。

中國的詹天佑發起成立了中國工程學會,後來成為中國工程師學會。

1913年,瑞典制造出第壹臺電力內燃機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造了最早的汽車裝配線。

1915、中國第壹家鐘表廠——鮑忠鐘表廠在煙臺成立。

中國第壹臺機床(4英尺自行車床)由上海榮長泰機器廠制造。

1919、中國最早的縫紉機廠——協昌、潤昌縫紉機在上海成立。

1920年,第壹臺實用的燃氣輪機(按定容供熱循環工作)在德國霍爾茨瓦特專門研制出來。

奧地利的卡普蘭發明了軸流式渦輪。

捷克斯洛伐克的卡佩克在他的科幻劇《羅素萬能機器人》中首次使用了“機器人”壹詞。

英國的格裏菲斯進行了斷裂力學分析。

1923年,德國施羅德發明了硬質合金。

從1923到1927,德國Koster設計制造了偏置幹涉儀。

1926年,美國建成第壹條自動化生產線(加工汽車底盤)。

1927年,美國的Wood和loomis進行了超聲波加工實驗。1951年,美國的科恩制造了第壹臺超聲波加工機。

1934年,德國的Knohl和ruska制作了透射電子顯微鏡。

1934,中美合資企業杭州中央飛機廠成立。做了壹個全金屬轟炸機。

從1935到1936,中國劉仙洲發起成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1938,美國卡爾森首創靜電復印技術。

德國德固賽公司發明了陶瓷工具。

從1938到1940,美國的ernst和Merchant用高速攝影機拍攝了切屑形成過程,並解釋了切屑形成機理。

1939年,瑞士制造了用於發電的燃氣輪機(按照恒壓供熱循環工作)。

1941年,瑞士制造了第壹臺燃氣輪機機車。

1942年,美國費米等人建成了第壹個可控鏈式核裂變原子反應堆。

1943年,蘇聯的拉紮連科夫婦發明了電火花。

20世紀40年代,蘇聯發明了陽極機械切割。

1947年,第壹艘燃氣輪機船“蓋特利克”號問世。

英國的莫羅和威廉姆斯制造了球墨鑄鐵。

20世紀40年代,英國的泰勒-森設計了壹種多面體。

1950年,聯邦德國的施泰格瓦爾特發明了電子束加工。

1952年,帕森斯公司制造了第壹臺數控機床。

美國Lip公司生產的電子表。

1954年,美國建造了第壹艘核動力船,核潛艇鸚鵡螺號。

1955年,美國成功研究了等離子弧加工(切割)方法。

1956年,中國第壹汽車制造廠(長春)建成投產。

中國成立機床研究所。

中國成立工具科學研究所,1957改組為工具研究所。

1957年,聯邦德國的汪克爾研制出旋轉活塞發動機。

1958年,美國卡尼-泰克公司研制出第壹臺加工中心。

美國已經發展成為工業機器人。

美國的舒洛耶發明了實型鑄造。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成立。

美國的托馬斯和肖洛發表了關於激光形成的論文。1960年,美國的梅曼研制出紅寶石激光器。

中國最大的軸承廠洛陽軸承廠建成投產。

中國最大的手表廠上海手表廠建成投產。

1959年,中國第壹拖拉機廠(洛陽)建成投產。

美國馬瑟公司獲得諧波傳動專利。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明了電解研磨法。

蘇聯和美國在生產中應用了電化學加工方法。

液體噴射加工方法開始應用於生產。

美國采用有限元法進行應力分析。

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第二次定義了“米”:Kr原子在2P10和5d5。

當能級躍遷時,其輻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長為1650763.73倍”。

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廠第壹重型機械廠(齊齊哈爾)建成投產。

1962年,美國Bendiks公司首先在數控銑床上實現了最優自適應控制(ACO)。

1964年,美國的Grover發明了熱管。

1967年,美國的福克斯首先提出了制度優化的概念。

英國Moleyns公司根據Williamson提出的柔性制造系統的基本概念開發了“System 24”。

1969,中國第二汽車廠(湖北)開始大規模建設。1975建成2.5噸越野車生產基地。

197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生產了聚晶人造金剛石和聚晶立方氮化物彭刀片。

1976年,日本發那科首次展出了由4臺加工中心和1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制造單元。

美國徐南普在1979中指出,摩擦系數等於機械嚙合摩擦系數、粘著摩擦系數和犁耕摩擦系數之和。

1983年,17國際計量大會第三次將“米”定義為“光在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在真空中傳播的距離的長度”。

  • 上一篇:墻板品牌十大排名
  • 下一篇:建行白金卡申請條件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