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浙江東陽農村的壹個貧苦家庭,1985畢業於浙江省名校東陽中學,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9畢業於該校並留校。3年後,他和4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靠壹種乙肝診斷試劑賺到了第壹桶金..此後,復星進入房地產、百貨、鋼鐵、金融等行業。復星在張誌祥投資3.5億元“劍龍鋼鐵”(排名139),並於2002年成立德邦證券。復星還通過友誼股份持有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聯華超市的股份,其房地產公司復地集團是上海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壹,並計劃在香港上市。復星還持有著名財經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的股份。郭廣昌持有復星集團58%的股份,他是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NLD的成員。
復旦大學本科復旦大學MBA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生物醫藥、房地產
行業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壹。
主要上市公司:復星實業(600196),6月IPO 1998。
經營策略:借助上海的區域優勢,通過資本運作展開多元化投資。
課程
1989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1992年,已經順利通過托福和GRE考試的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發展的機會,決定下海創業。
1992年,他和四個同學用向老師借的3.8萬元學費創業,先後從事市場調研和食品、電子、化工產品的生產。
1993進入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藥領域,開始生產乙肝診斷試劑。靠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壹桶金。
1993年5月,郭廣昌決定將公司積累的“第壹桶金”全部投入到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研發中。
1995郭廣昌發起設立“復星-大華百萬科教發展基金”。
1996,“復星-曹家渡街道百萬扶貧基金”成立。
1996年6月以來,郭廣昌投資近5億元,堅持市場導向,積極參與現代生命醫藥產業、信息產業、房地產業等領域多家大中型國有企業的合資、合作、改造、嫁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和“1+1 >。“2”的* * *共同發展。
1997,“復星-普陀百萬科教發展基金”成立。
從65438到0997,郭廣昌把市場拓展的重點放在了國際市場上。經過大量努力,復星積極拓展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家的業務,首批獲得民營科技企業進出口權。
從65438到0998,復星實業上市後,復星集團開始多元化經營。目前復星涉足地產、鋼鐵、金融等行業。
65438至0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期間在上海會見了郭廣昌等上海非公有制經濟企業12代表。克林頓回國後給郭廣昌寫信,對他和復星集團的發展表示贊賞,並邀請復星到美國發展。
1999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政協委員郭廣昌間接持有復星實業和豫園商城35.1%和11.6%的股份,財富519萬元。他的投資集中在上海。目前,他持有5家上市公司和70多家其他公司的股份。去年,他的總銷售收入達到6543.8+0億美元,繳納的稅收為6543.8+0億美元,員工4000人。
他是中國資本市場最活躍的企業家之壹,他還投資於媒體和鋼鐵行業,其中鋼鐵與張誌祥(第95位)合作。復星集團還擁有零售業,主要是壹家連鎖超市、兩家醫藥連鎖店和壹家大賣場。
主要社會職位: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九屆執行委員會常委;
第八屆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工商聯副主席;
上海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上海浙江商會會長。
獲得的主要榮譽: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1997年上海市勞動模範;
第五屆“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第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0年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成就獎;
2001中國民營科技優秀企業家“創業獎”;
2002年中國傑出民營科技企業家;
中國400富豪榜第45名;
200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九。
2007年胡潤百富榜排名10。
-
郭廣昌人生的三大轉折點
人老了,會面臨更多的機會和誘惑,更多的選擇。
尤其是郭廣昌這樣的“大”人。
對於復星這樣的企業來說,他所做的每壹個選擇都是對他智慧和創造力的考驗。這些選擇對他和他的團隊至關重要。
在重要關頭,幾乎每壹次選擇都是郭廣昌人生的轉折點。
第壹個轉折點
初中畢業:放棄中師,上高中。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大學畢業前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確定:小學-中學-大學。
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在生活中幾乎沒有選擇。
但對於郭廣昌來說,人生的第壹個轉折點出現在中學。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的壹個貧苦農民家庭。東陽,壹個優秀的城市,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和大多數農民家長壹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兒子早日跳出“農場門”,於是讓他報考師範。壹方面可以減輕家裏的負擔,另壹方面也可以跳出“農業門”。就這樣,成績優異的郭廣昌進入了師範學校。
拿到師範學校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了人生的判決書。妳想留在東陽做壹輩子鄉村教師嗎?妳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畢業了那麽多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妳壹輩子只能當中學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郭做出了改變人生命運的第壹個決定——放棄師範,去讀高中。在父母不允許的情況下,他悄悄卷了壹個竹席,扛著十幾斤大米去了東陽中學。高中三年,他靠回家每周背幾斤大米和壹罐幹菜活了下來。
正是因為生活的艱難困苦,郭廣昌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坦然無懼。
如今的郭廣昌已經很少向人提起這段往事,但他知道,那是他人生中的第壹選擇。
這個看似很小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壹生。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後來上大學的機會,眼界開闊了,為他日後在資本和實業的道路上壹路飛奔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二個轉折點
1992:受鄧小平南巡講話的影響,他放棄出國,下海了。
郭廣昌實現了他的大學夢。從東陽到上海,郭廣昌發現了比東陽更廣闊的世界。大學期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觸社會上。
大學期間,郭廣昌做了兩件讓同學們津津樂道的事:第壹件事是在1987的夏天,他悄悄騎著自行車沿著大運河遊覽北京;第二件事是1988暑假,他組織十幾個同學搞了壹個“黃金海岸3000裏”活動,騎車去海南。
這兩件事無疑在壹定程度上幫助他了解了社會和自己,更直接的結果是畢業時被留在了團委。
在學校團委,他幹得不錯。但他年輕的心讓他渴望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他想出國留學,並為此做了積極的準備。他先後通過了托福和GRE考試,還向親戚借錢出國。
如果他的命運沒有改變,他可能已經出國去當留學生了。
1992發生的壹件事,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這是鄧小平的南巡。
鄧小平南巡時擲地有聲的話語深深打動了郭廣昌的心。25歲的郭廣昌(音譯)被壹位老人熱情的演講所激動。
上海也因為這位老人的演講而成為投資創業的熱土。在中國也可以大有作為!為什麽壹定要出國?
經過權衡和思考,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的念頭,而是決定辭掉工作,自己闖出壹番事業,決定把理想紮根在上海這片熱土上。
事實證明,郭廣昌的選擇是正確的。
那壹年,25歲的郭廣昌找到了人生的第壹桶金。他和同校的四個同學集資65438+萬元成立了壹家在當時相當罕見的專業信息咨詢調查公司。機緣和努力讓他在25歲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壹個1萬。
第三個轉折點
創業後,實施人才戰略。
從此,郭廣昌的人生旅途壹帆風順。
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商界越來越有名。
長大後的郭廣昌更加淡泊名利,對外界保持壹貫的低調。
因為他知道,更大的危機往往潛伏在順境中,而這種“危機”是隱藏在努力成為大企業過程中的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是壹種外人難以體會的心境。
所以看似壹帆風順的創業之路,變成了風險。
如何度過這個風險,也是人生的壹大選擇。
郭廣昌對此深有體會。他選擇了“人才戰略”來度過這次“危機”。
早在創業之初,郭廣昌就深刻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年輕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把自己的能力做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培養壹批誌同道合的年輕創業者,壹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創業團隊。”郭廣昌不止壹次這樣說。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郭廣昌深化了“以發展吸引人,以事業凝聚人,以工作培養人,以業績評價人”的理念。
事實證明,“人才戰略”是郭廣昌最明智的選擇。
在郭看來,他有很多選擇,有很多轉折點,但這三點對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郭廣昌信奉的理念:
◆企業的發展就像壹條河,壹條流動的河。我們每壹個人都像河裏的壹滴水,在上遊、中遊、下遊都能找到自己流動的地方。
年輕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在能力上可能只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把能力相加,相乘。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培養壹批誌同道合的年輕創業者,壹個充滿活力的年輕創業團隊。
我堅信企業家的責任是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