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尚德由史於2001在無錫創立,從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生產。2005年,施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了尚德“尚德電力公司”65,438+0,000%的股份,並在紐交所上市。
2006年,尚德電力的股價達到40多美元,史以23億美元的財富成為中國首富。無錫尚德壹直是尚德電力公司最大的生產基地,集中了尚德電力公司95%以上的產能,2012年光伏組件產能達到2.4 GW,是全球四大光伏企業之壹。
業內人士指出,無錫尚德擁有良好的技術和品牌,導致其壹步步破產重組。除了行業惡性價格戰、外貿戰升級、金融危機之外,也與其決策失誤頻繁有關。
2006年,面對多晶矽價格的暴漲,尚德電力與美國MEMC簽訂了為期10年的固定價格多晶矽長期訂單。根據這份長期合同,尚德電力可以80美元/公斤的價格采購多晶矽,當時市場上多晶矽的零售價超過150美元/公斤。然而,2008年10之後,多晶矽價格暴跌,到2011年底僅達到35美元/公斤。尚德電力不得不終止長期合同,並向MEMC支付265,438+02萬美元。
尚德電力也嘗試開發非晶矽薄膜電池,並於2007年投資3億美元建設生產線。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晶體矽和晶體矽電池價格大幅下跌,使得該項目缺乏競爭力,不得不停產。
“中國的光伏產業畢竟是新興產業。在國際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的決策都過於激進和大膽,尚德更是咄咄逼人,敢於冒險。”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伯華分析道。
江蘇省光伏協會秘書長許表示,亞洲矽業、鎮江豐源等支持無錫尚德的企業建設較早,是史給尚德的“子嗣”,但後期確實存在以高於市場的價格采購的現象。今年3月8日,尚德董事會投票決定免去施的董事長職務。
光伏企業的生存環境急轉直下,讓無錫尚德雪上加霜。統計顯示,太陽能組件價格從2000年的2065438+1.4美元/瓦下降到目前的70美分/瓦,行業利潤率接近於零。2005年底,尚德電力銀行的貸款僅為5600萬美元,到2012年底已經攀升至37億美元。
史的固執和混亂的戰略決策導致了目前的局面。“壹系列無控制、無效的混亂投資,燒掉了尚德的積蓄,最終導致了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