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中醫藥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療效觀察

中醫藥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療效觀察

去年7月,《自然》雜誌發表文章指出,中醫對科學家來說是如此“難以下咽”,中醫至今仍籠罩在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之中。研究人員希望借助典型還原法,找到治療特定疾病的中藥配方中的關鍵成分,但像青蒿素這樣成功的例子很少。這篇文章呼籲用新的科學方法來研究中醫。

僅過了半年多,今年3月14日,諸宸院士帶領的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論文,對復方黃帶片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機制進行了系統分析。運用生物化學的方法,從分子水平闡明了復方黃帶片治療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點機制,完全以中醫理論為基礎。

3月1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接近尾聲。被任命為新壹屆政府衛生部長的諸宸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用了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詳細闡述了這項研究及其成果,並談了自己對中醫藥現代化的認識。

中醫可以“說得清楚明白”

作為科學家,諸宸最受好評的研究成果是用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協同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按照這種方法,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可超過90%。APL有望成為首個可以治愈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

據報道,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被認為是最危險的白血病類型。有嚴重出血癥狀的患者骨髓中積聚大量未成熟的早幼粒細胞。該病的病因已研究清楚,主要是由於兩條染色體發生易位,即染色體臂斷裂並相互交換,交界處出現新的融合基因PML-RARα,編碼壹種融合蛋白,最終導致細胞癌變。

普通血細胞經過壹定數量的傳代後會分化成熟,成為具有各種特定結構和功能的細胞。但患癌後,細胞失去了分化能力,會繼續“瘋狂生長”。全反式維甲酸(ATRA)通過修飾代謝癌蛋白PML-RARα,使癌細胞再次分化,“改邪歸正”,停止“瘋狂生長”;三氧化二砷可以引起這種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細胞部分分化,最終進入程序性死亡(雕亡)。

具有西方醫學教育背景的諸宸在介紹他的研究時,總是強調他是受中國傳統醫學思想的啟發。協同復合療法,以毒攻毒,祛邪扶正,化腐朽為神奇,處處閃耀著東方哲學的智慧。這就不難理解他熱衷於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方法解釋中藥復方了。

他說,早在20世紀80年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研究尚未開始,癌蛋白PML-RARα尚未知曉的情況下,解放軍大連210醫院中醫專家黃士林教授在辨證辨病的基礎上,設計了由雄黃、青黛、丹參、太子參組成的復方黃帶片。此後,安徽天康藥業有限公司按照嚴格的現代工藝進行了批量生產。近年來多中心臨床研究證實了復方黃帶片的療效,其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可達87%。還發現雄黃、青黛和丹參的有效成分分別為四硫化四砷、靛玉紅和丹參酮IIA。然而,復方黃帶片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機制尚未被揭示。

因此,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所等幾個研究小組在和院士的帶領下,發現硫化砷單獨使用可以延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小鼠的存活時間,三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治療效果可以明顯強於兩種藥物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在白血病細胞模型中,硫化砷和丹參酮單獨使用時可使白血病細胞發生壹定程度的分化,而三藥合用可使白血病細胞“改邪歸正”,分化成熟到壹定程度。

正常情況下,造血細胞從嬰兒期到成熟期的分化過程中,促進細胞分化的基因和“正”因子必然逐漸增多,而抑制細胞分化的基因和“邪”因子必然相應減少;在細胞周期的調節中,促進細胞周期的蛋白質“陽”和抑制細胞周期的因子“陰”必須保持平衡。患了白血病,“正氣”常被壓制,“邪”盛,“陽亢盛”,“陰虛”。

在分子水平上,三藥合用可顯著增強硫化砷對致病性PML-RARα癌蛋白的降解破壞作用,故有“祛邪”之效,硫化砷為“君藥”。在藥物的作用下,促進細胞分化的基因表達明顯增加,而抑制細胞分化的基因表達明顯減少,丹參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細胞周期的蛋白質明顯被抑制,而抑制細胞周期的蛋白質顯著增加,其中靛玉紅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證實,丹參酮是“臣藥”,靛玉紅是“佐藥”。還發現丹參酮和靛玉紅通過增加負責轉運硫化砷的水甘油通道蛋白9的含量來促進硫化砷進入白血病細胞,所以兩者都起到了“藥物”的作用。復方黃帶片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

中醫的生命力在於開放和創新。

“這是壹項非常有趣且極具科學性的研究,開啟了用中醫原理設計聯合治療方案的先河,必將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註。”壹位國際藥理學權威專家對論文給予了這樣的肯定。

許多專家認為,從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這項研究幾乎無懈可擊,堪稱“完美”。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分析和闡明壹個完全按照中醫理論研制的中藥復方的明確靶點和作用機制,是非常經典的。而且每味藥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都呼應了中醫對每味藥在復方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令人驚嘆!

世界主流科學界也對這壹研究成果給予積極評價。例如,《自然》發表了壹篇題為《中藥:古代復方的現代新解》的綜述,認為這項研究展示了“古代方劑的主要成分是如何‘協同作用’治療疾病的,對中國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科學》雜誌在采訪諸宸時也報道了這篇文章。

另壹方面,諸宸認為這項研究能取得這樣的結果是非常幸運的!

"我們有合適的物質基礎,包括純化的有效化合物、細胞模型和動物模型."諸宸說,“當然,最重要的是復方黃帶片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而且是多中心臨床研究證實的。沒有這個基礎,後續的壹切研究都是無源之水。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醫本身的創新發展還是最重要的。”

中醫理論體系的豐富發展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是中醫發展的基礎,既需要創新,也需要繼承。諸宸說:“我支持在中醫教育和臨床實踐中倡導發展原創中醫!”

諸宸認為,中醫的現代化也需要開放的心態。中醫幾千年的歷史從來不是壹部自滿的歷史,其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波斯醫學的傳入和“胡醫學”、“南醫學”的傳入,為中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多學科方法研究中醫藥,將支持和促進中醫藥的發展。

近年來,西醫逐漸認識到聯合治療的好處,而中醫通過近65438+萬種化合物倡導聯合治療已有2500年。雖然中藥復方在臨床上取得了壹定的療效,但大多數復方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作用機制也不明確,限制了其推廣應用。“在確定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開展機理研究,不僅有利於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也為優化方藥配伍提供了依據。”

諸宸認為,中醫體系應該在創新中更加開放,更善於吸收人類智慧的結晶。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核磁共振、生物電、熱成像、基因敲除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有的物理化學生物學技術,動物模型,人體成像,不管是什麽,都可以用於中醫的研究,相關的系統必須經過生物醫學統計學的嚴格檢驗。現代生命科學不姓“Xi”!要創造條件,吸引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優秀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到中醫藥現代化創新體系中來。

現在系統生物醫學為中西醫的融合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平臺。中西醫結合是促進中醫現代化的壹個非常好的途徑。諸宸期待中醫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更好地融合現代科學技術,從而創造出壹種高於中醫和西醫的全新醫學。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癥狀

頭暈、乏力、惡心、持續高熱、咳嗽、牙齦出血、牙齦腫痛、牙齦萎縮、眼底出血、心悸、脾虛、便血、貧血。

化學療法

全反式維甲酸、三氧化二砷、柔紅、阿糖胞苷VP16聯合化療緩解率達90%

心理學

不要害怕生氣。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人生中的壹段插曲,也是壹次體驗心靈的好機會。相信他能做到。

影響

我感覺很好,和正常人沒什麽區別。我基本能治好,復發也沒關系。我可以繼續化療以獲得緩解。

  • 上一篇:十大機油品牌。
  • 下一篇:家用空調十大品牌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