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產業鏈:以電路設計為主導
集成電路產業鏈分為電路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近年來,這三個環節之間有垂直分工的趨勢,已經發展成為獨立的電子產業,也形成了生產封裝材料的集成電路配套產業。
從實際操作來看,集成電路產業鏈以電路設計為主。電路設計公司設計集成電路,然後委托芯片廠商生產晶圓,再委托封裝廠封裝測試集成電路,再賣給電子機器產品廠商。
集成電路產業市場發展迅速。
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經在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0年至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額總體呈增長趨勢,從20144015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562.3億元,主要得益於物聯網和智能化。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2020年6-9月,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5905.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9%。其中,設計行業同比增長24.1%,銷售額2634.2億元,仍是三次產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占全部行業的44.60%;制造業同比增長18.2%,銷售額15606億元,占比26.42%;封裝測試業同比增長6.5%,銷售額1711億元,占比28.97%。
集成電路產業市場區域格局:核心區域產業空間初現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分布進壹步顯現,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核心區域的產業空間格局。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基礎最雄厚、技術最先進的地區,產業規模占全國半壁江山,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產業鏈全面發展。其中,集成電路制造業的本土企業包括SMIC、華虹集團、合富瑞麗、華潤微電子等。
目前,環渤海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繁榮程度無法與長三角相比,但潛力巨大。環渤海地區是國內傳統制造業的重點之壹。近年來,產業升級的壓力將使高端制造業得到大力支持並快速發展,該區域的集成電路制造業也將快速發展。
泛珠三角地區逐漸聚集了眾多半導體龍頭企業,如華為旗下的海思股份、中興微電子、丁暉科技、敦泰科技等國內半導體企業,使整個地區的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集成電路產業的市場發展前景和趨勢
下遊新興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將帶動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持續發展。由於國家產業基金的註入,集成電路企業將更有可能擴大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做大做強。在國際上,集成電路產業是為數不多的能夠經受住國際經濟不景氣考驗的產業,所以即使未來國際經濟依然疲軟,集成電路產業依然能夠獲得大發展。總的來說,國內集成電路企業業務前景較好。
未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出口拉動的中國電子整機產品需求有望增加,OEM廠商將加快采購,補充集成電路產品庫存。以便攜式移動智能設備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設備將繼續快速增長。PC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逐漸萎縮,這將直接影響到內存市場和CPU市場的發展。
隨著人均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電子的市場增長率有望逐步上升。工控和網絡通信仍將是未來市場的增長點。此外,隨著醫療電子、安防電子以及各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應用於這些行業的集成電路產品將會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2010年至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0%左右。整體來看,未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也將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初步預測,未來五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將保守保持1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到202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左右。
——?有關該行業的更多研究和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