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理論的全新成果,是現代企業管理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對原有企業管理理論總結和創新的結果。因此,我們應該從現代管理新模式的角度來思考企業文化的建設。發達國家的企業壹般經歷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和現代管理三個階段。體驗管理屬於“能人”模式,依靠感覺、體驗管理和個人的能力、素質、經驗、風格來發揮作用。因此,大多數企業長期停留在粗放的管理水平上。科學管理屬於系統模式,企業內各單位的職能、崗位職責、行為準則、操作程序都得到了規範;信息傳輸和所有工作都已編程;人才、資金、物資、時間等資源的利用已經科學化,企業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方面都有壹整套科學規範的制度和程序。但是,總有壹些工作是系統和程序無法管理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標準難以掌握,可能會抑制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運營效率,增加管理成本。現代管理屬於文化模式。員工不依靠人來監督和控制工作,而是自覺履行職責,完成工作,積極發揮潛力。企業文化創造了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共同工作的願望,使員工對企業及其事業忠誠。所有基本的管理制度、規範和程序已經潛移默化地轉化為所有員工的職業習慣。企業管理者註重戰略規劃和戰略管理的實施,這是每壹個企業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四,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培養和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為企業培養和建立具有優秀理念和文化的高績效團隊;可以優化管理方式,使企業在營銷策略和人力資源管理上更加理性和規範,充分挖掘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員工的創新和創新能力,從而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合理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企業文化強調人的因素,重視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以壹種無形的文化力量形成行為準則、價值觀和第壹規範,凝聚員工的歸屬感、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並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文化環境產生作用。
企業的競爭和發展最終要靠人來實現。有效提高企業各級員工的整體素質,不僅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靈魂,也是堅持“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思想的具體體現。試想,如果企業員工的基本素質不高或者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生產力的健康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企業文化的建設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重視和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思想熏陶,始終把企業精神的塑造和弘揚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壹項重要工作,是不斷提高員工整體素質,搞好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保證。
五、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塑造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
企業文化的顯著特征是以物質為載體,物質文化是其外在表現形式。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通過重視產品開發、服務質量、產品信譽以及生產環境、生活環境、文化設施等物質現象來體現的。優秀的企業文化不僅體現在產品、服務和技術進步上。
在載體上,也是通過工廠的建設來體現企業的物質文化,包括生產環境、生活設施、文化設施等諸多方面的改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塑造良好獨特的企業形象,進而提升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和品牌競爭力。
實踐證明,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企業文化的建設可以使企業贏得員工的認識和支持,調動和整合經營管理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使員工在逆境中* * * *相助,在順境中求實進取,自始至終為企業構築強大的精神支柱。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3]
目前,社會已經開始從經濟社會向文化社會過渡,人們現在生活在文化中。社會文化正在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種文化現象層出不窮。企業文化是壹門新的管理科學。蘭德公司、麥肯錫公司和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的專家在跟蹤考察了全球發展最快的30家公司後,聯合撰寫了壹份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他們認為世界500強企業之所以跑贏其他企業,根本原因在於這些企業善於為企業文化註入活力。憑借企業文化的力量,這些壹流的公司保持了百年的繁榮。可見,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和寶貴的物質精神財富,是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關鍵因素。誰掌握了先進的企業文化,誰就掌握了企業建設的主動權。下面,我將從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功能兩個方面來論述當前的企業文化建設。
壹、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壹)提煉企業精神
任何企業、團體和個人都需要壹種精神力量作為生存的支柱和進步的動力。企業精神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實踐中逐漸形成的* * *壹致的心理定勢和價值取向。它滲透在企業的基本信念、* *壹致的理想、目標、價值觀、競爭意識、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中,體現在全體員工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中。
1,企業精神必須體現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要求。企業精神必須體現企業的基本宗旨,以“以人為本,服務至上”作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面對市場經濟和企業體制改革的形勢和要求,企業精神要強化奉獻精神、艱苦奮鬥精神和技術創新精神,努力培養企業員工的競爭觀、效益觀、發展觀等現代意識。
2.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和支柱,反映了員工的思想活動、總體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是員工對企業發展命運和未來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需要認真分析,全面總結,反復推敲,從企業的宗旨和目標方向等方面進行總結和提煉。
3、企業精神必須以人為文本。以人為本,要確定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就要圍繞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壹切管理活動。第壹,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標管理是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基層單位和個人的壹種管理方法。它在監督和評價中更註重結果而不是過程,為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提高員工的工作興趣本身就是發揮人的潛能,所以企業也可以采取崗位輪換等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二是搭建共贏平臺。企業要為企業和員工的發展搭建壹個雙贏的平臺。首先要讓員工明白,企業不僅僅是給他提供壹個物質上的生存空間,更是他實現自身價值,尋求集體歸屬感的最理想的地方,讓員工在精神上有所收獲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也要讓員工知道,只有企業發展強大了,才能為自身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讓員工從更深層次上增強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全體員工對企業的內在親和力,讓員工和企業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榮辱與共的* * *體,更加努力地回報企業。其次,企業要想有更高的發展,必須做好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只有這樣,員工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更加努力,才能贏得領導的賞識和重用。
(二)建立企業管理風格
把企業精神作為企業的具體管理和服務方式。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術等等。如依法治企、從嚴治企、規範化管理、微機管理、服務承諾制等。企業管理風格不是壹天兩天的。
天,壹個半月就能成型,但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培養。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需要發動員工充分討論,確定基本內容,然後通過領導的廣泛宣傳和示範,逐步建立起來。
(三)塑造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指社會認可的企業文化的綜合反映和外在表現,或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聲譽。它包括企業領導形象、員工形象和企業整體服務形象。企業形象的形成和樹立,使企業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專業技術、公共關系等在社會和顧客心目中形成壹個總體印象。企業形象不僅是公眾關註的問題,而且與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內在聯系。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條件
(壹)領導重視是關鍵。
領導的重視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前提。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形象都需要領導者去提煉和設計,也需要領導者的規範行為去引領和影響員工的執行。因此,要搞好企業的文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理解領導者的問題。隨著企業文化建設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把文化教育和文娛活動片面理解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對企業文化建設內涵的深刻理解與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仍有較大差距。當前,日益激烈的經濟市場競爭給現代企業管理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推動企業管理的動力,是現代企業管理先驅們的寶貴結晶。因此,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地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把它提上領導的日常議事日程,精心策劃和實施,不斷檢查和完善,特別是要根據自身特點不斷總結和提煉企業精神,使之成為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信念,成為戰勝困難、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思想武器。
充分參與是保證。
全員參與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我們意識到,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如果得不到企業員工的認可,沒有企業員工的廣泛參與,必然會像無源之水壹樣幹涸。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有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企業領導要不斷加強對員工文化建設意識的教育,讓員工知道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是什麽,為員工提供參與實現目標的機會,引導員工把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作為自己的目標,樹立集體主義價值觀和高尚的人生價值觀,調動和激發全體員工參與文化建設、努力工作、無私奉獻的積極性,使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與員工和個人的目標同時實現。
(三)創新發展是根本
創新發展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企業文化作為壹種意識形態,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只有創新的企業文化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總的來說,目前企業文化建設還處於低水平階段,需要創新才能擺脫舊觀念、舊思維的束縛,不斷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決定了企業必須創新。如何創新企業文化建設?首先,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現有的企業文化,並研究和探索新的企業文化體系。第二,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是壹項持續創新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復雜性的特點。第三,以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基礎,從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和知識經濟逐步到來的客觀要求出發,從利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出發,不斷創造適合企業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新型企業文化。
三,企業文化的主要作用
(壹)擴大企業輻射面。
企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它必須與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接觸和交流。優秀的企業文化能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在接觸和交流中必然會給人們帶來深遠的影響。
的影響。企業在顧客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形象,這是取之不盡的無形資源,將受益無窮。可以刺激顧客,使其產生對企業有利的行為,使企業容易獲得社會和人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進步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可以使絕大多數企業員工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容易獲得企業重大決策的知識,激發使命感和責任感。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培養職業道德,促進員工在深化企業改革和利益關系調整過程中正確、妥善處理公私關系,鞏固和發展團結向上、協調穩定的群體關系。優秀的企業文化在企業的整個實踐中界定員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為準則,鼓勵員工自覺按照企業的整體水平和統壹標準規範自己的言行,增強員工的企業家精神和職業素養,努力促進企業的持續、協調、有效、和諧發展。
(三)實現管理模式的轉變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理論的全新成果,是現代企業管理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對原有企業管理理論總結和創新的結果。因此,我們應該從現代管理新模式的角度來思考企業文化的建設。發達國家的企業壹般經歷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和現代管理三個階段。體驗管理屬於“能人”模式,依靠感覺、體驗管理和個人的能力、素質、經驗、風格來發揮作用。因此,大多數企業長期停留在租賃管理的層面。科學管理屬於系統模式,所有企業的職能、崗位職責、行為準則、操作流程都得到了規範;信息傳輸和所有工作都已編程;人才、資金、物資、時間等資源的利用已經科學化,企業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方面都有壹整套科學規範的制度和程序。但是,總有壹些工作是系統和程序無法管理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標準難以掌握,可能會抑制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運營效率,增加管理成本。現代管理屬於文化模式,員工的工作不是靠人來監督和控制,而是自覺履行職責,完成工作,積極發揮潛力。企業文化營造了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共同工作的願望,使員工對企業及其事業忠誠。所有基本的管理制度、規範和程序已經潛移默化地轉化為所有員工的職業習慣。企業管理者註重戰略規劃和戰略管理的實施,這是每壹個企業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提高企業競爭力
企業文化是打造企業品牌的重要途徑。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名片”和“無形資產”,也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企業文化的強大內涵是取之不盡的財富和智慧的源泉。建設企業文化是塑造企業品牌、留住人才、精心培養人才、吸引人才和吸引客戶、贏得社會認可的有效途徑。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哪個企業有文化優勢,哪個企業就有競爭優勢。
(五)現代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過去,企業壹般依靠物質資源來建立自己的發展優勢,主要是通過擴大企業規模和增加設備投資來促進經濟效益的增長。時至今日,這種發展模式已經不是企業最好的發展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文化肩負著推動企業發展的重任。
總之,企業文化是企業快速發展的源泉,企業文化必須適應經濟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是借助先進的企業文化,凝聚員工的心,發掘員工的智慧,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結果。企業文化建設是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內容、範圍和作用是如此之大,其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項工作,不斷探索企業文化建設的新途徑、新經驗、新方法,以更好地促進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占領國際市場,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姓氏:王立新
工作單位:山東金寶電子有限公司
職位:黨委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團委聯合部書記:1506638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