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的田童大街
易道的車被命名為易道。起初,這個寄托了創始人周航深深心願的名字,確實與它的發展路徑相得益彰。2010年,易道的專車服務開始正式運行,但現在人們所熟悉的滴滴等網約車服務模式的市場,在當時還只是壹片荒漠,無人問津。作為中國第壹家在線叫車平臺,易道在最初幾年沒有對手,其發展速度和前景使其受到許多投資者的青睞。
開始了野蠻發展模式的易道不斷擴大市場。在吸引了大量融資後,還通過盡可能多的收費,擴大自己平臺的司機數量,低價吸引用戶,贏得了網約車司機。財大氣粗的易道真的很喜歡這裏的風景。易道在巔峰時期占據了國內網約車平臺市場90%的份額。這時,熙熙攘攘的景象也蒙蔽了周航的雙眼。2014年,他拒絕了多項財務投資請求,認為沒有必要出售自己的股權,正歡天喜地地等待新年的到來。
迷路
周航可能已經預料到,易道將首先面臨壹場決定市場的競爭。畢竟,沒有壹家企業能夠獨自吞下整個市場,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易道會輸得這麽慘。在線租車概念異常火熱的同時,其市場在相關先鋒企業的探索下不斷擴大,眾多基金大鱷開始進入市場。在2014,許多被易道拒絕的投資者將他們的資金轉向了類似的品牌。帶著眾多金主,滴滴和快的相繼奔赴戰場,兩家公司給了易道致命壹擊。此前,易道壹直堅持提供私家車模式,而滴滴等新進入者則更加大膽,將資本和業務集中在出租車上。毋庸置疑,即使易道有壹定的先發優勢,在消費者中口碑也不錯,但與傳統出租車行業相比,其口碑在普通大眾心中根本不值壹提。然而,在老牌投資機構看來,易道的資本仍然充足。
連連失利的易道在2015年才拿到2億美元的融資,而它的競爭對手滴滴是它的20倍。之後,易道開始與賈躍亭合作,樂視成為易道大股東,創始人周航出局。新股東掌控下的易道,本以為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樂視集團的全面崩盤,讓原本就很脆弱的易道瞬間倒地。缺錢的賈躍亭壹直在想辦法甩掉包袱。
2065438+2007年,易道獲得網約車經營許可。這壹罕見的資格讓債臺高築的易道看起來很甜蜜。之前只有四家平臺申請了這個牌照。借此利好消息,賈躍亭將易道轉讓給韜蘊資本,相關股份估值約30億元。18個月後的今天,韜蘊資本顯然承受不了損失,再次拋售易道。不知道會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