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建設特色幼兒園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建設特色幼兒園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近十年來,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對幼兒園教育創新的更高要求,許多幼兒園經歷了從園本教研制度研究到園本課程研究再到幼兒園特色發展的探索過程。這其中,有成功的經驗和收獲,也有壹些誤區和值得思考的問題。另壹方面,不難發現,幼兒園的發展存在著片面理解特色、盲目追求特色、突出個人意誌等典型問題。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克服這些問題和傾向,突出科學性、質量性和整體性原則,實現幼兒園的內涵發展和辦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雲路幼兒園設計

壹,幼兒園特色發展中的誤區

近年來,以園本課程建設為主要途徑的特色發展成為壹種趨勢。壹些條件好、經驗豐富的幼兒園正在開展園本課程建設,有的直接稱為特色課程建設,有的甚至提出“壹園壹品壹班壹特色”。為了做出特色,幼兒園把更多的空間花在承載特色上,孩子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特色活動上,老師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實施特色課程上。幼兒園成了學習的特殊場所,幼兒過早地被特征鎖定,被特殊項目固定;教育的全面發展受到挑戰,兒童的全面發展受到威脅。幼兒園特色發展主要存在三個誤區。

(壹)片面理解特色,忽視兒童教育的整體規劃。

目前,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只是壹種“運動”或“熱潮”,其實踐形式較為多樣。常見的有三種:專項活動、專項課程、專項課題。特色活動主要是指幼兒園經常或定期開展的比較有特色的活動,如綠色環保活動、父親參與活動、種植活動、敬老活動等。特色課程主要是指超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的課程或從某壹點延伸出來的課程。也有人將這些課程稱為“幼兒園本位課程”,如文明禮儀課程、雪花建設課程、英語課程和聽力閱讀素養課程等。特色課題主要是指壹些幼兒園多年來對某壹方面進行項目研究,形成壹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成果,並在實踐中得到體現,如生態藝術教育研究、陽光體育活動研究、生態禮儀教育研究、幼兒剪紙活動研究、幼兒閱讀活動研究等。基於對上述三類幼兒園特點的實際調查和了解以及對文本結果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有些特點是恰當的,有些特點壹開始是恰當的,但後來逐漸縮小和僵化,有些特點從理念、方向、內容、形式上都是不恰當的甚至是錯誤的。這種特色發展的共同特點是,註重壹點或幾點,壹個方面或幾個方面,而缺乏對幼兒園教育或課程的整體思考和規劃。

(二)盲目追求特色,忽視兒童的全面發展和教育原則

《指南》強調,幼兒園應當實施科學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不得片面追求幼兒某壹方面或某幾方面的發展。相關研究和經驗證實,壹些幼兒園的特色化發展已經違背了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原則和要求,甚至對幼兒的全面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比如孩子的學習環境單壹,他們搞什麽特色,環境布局中就充滿什麽內容;孩子的經驗是片面的,他們從事什麽樣的特點就會給他們更多的活動,但他們缺乏其他的學習活動和相關經驗的獲取。早在2008年底,壹項全國性調查顯示,幼兒園半天活動中,中產階級兒童最常見的區域活動是美術活動,占比超過38%;在教學活動中,數學是最大的活動,占. 44%以上。①近年來,形勢偏差依然嚴重。畢竟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幼師的普遍特點就是容易專註於壹點,而過於註重特色,必然會忽略其他方面。

實踐中,幼兒園違反教育原則搞特色的現象也很普遍。以語言領域為例,指南強調要引導孩子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自然發展對詞語的興趣,靠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讓孩子過早閱讀不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然而,在壹些以語言領域某壹方面為特色的幼兒園,通過聽和讀識字來教孩子閱讀,這不僅是對閱讀的曲解,也是對孩子年齡特點的漠視。其他領域的專門學習和強化訓練並不少見。

(3)突出個人意誌,忽視幼兒園的知識,形成* * *願景。園長在幼兒園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園長的專業水平和思想高度往往決定著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和整體水平,但並不是所有的園長都是有著優秀理念和傑出實踐的教育工作者。這時候如果在特色的打造上特別突出園長的個人意誌,往往會出現偏差,壹些沒有學前教育專業背景,甚至缺乏教育專業背景的園長,後果會更嚴重。特別是壹些園長將自己的領域或個人傾向定義為幼兒園的特色,缺乏對幼兒園發展歷史或長期經驗的充分分析和探討,未能與其他幼兒園管理者和教師達成理解,使得幼兒園的發展方向缺乏智慧培育的歷史淵源和沃土,甚至缺乏科學問題。所以幼兒園特色的打造,壹定是園長個人思想和全體工作人員、家長共同形成的* * *壹致願景。

雲路幼兒園設計

二、幼兒園特色發展的基本原則

壹所幼兒園的特色發展是指壹所幼兒園獨特的風格和色彩不斷形成和展現的過程,是其獨特性形成的過程,但壹所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必須在高質量的基礎上實現。特色是幼兒園發展的最高境界,以幼兒園整體高質量發展為基礎,以幼兒園內涵發展和整體規劃為途徑,以幼兒全面和諧、個性化發展為目標,標誌著幼兒園辦學理念的凝練和獨特教育體系的形成。幼兒園特色發展應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壹)科學原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 2020)》(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的教學保障方法,保障兒童快樂健康成長”。幼兒園發展的規劃設計必須符合學前教育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規律,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特點,符合幼兒園保育教育的基本原則和要求。幼兒園教育體系的框架和體系中的每壹個教育要素不僅要符合相關的基礎理論,而且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二)質量原則

高質量的幼兒園教育能為孩子設定正確的發展軌跡,真正為個體生命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園教育質量是指幼兒園教育滿足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程度和水平,“兒童利益至上”是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根本原則。因此,引導幼兒園內涵發展、提升質量,統籌設計幼兒園發展,是幼兒園特色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基本路徑選擇。在創建幼兒園特色的過程中,思考發展問題,判斷各種教育因素,完善各種教育渠道時,根本目的應該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的良好發展。

(三)完整性原則

幼兒園的特色發展需要統籌規劃,不要因為片面或單項的強化而影響幼兒園所有教育要素的整體質量提升和整體效益,更重要的是不能影響幼兒園教育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目標和任務的實現。《指南》明確指出,“要重視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完整性”。在幼兒園特色發展中,任何在內容和時間上的片面性和傾向性都是不合適的,也不適合孩子獲得各種體驗的教育。因此,幼兒園特色的發展應該是對各種教育要素的整體思考和系統規劃設計,包括幼兒園環境和氛圍的營造、幼兒日常生活的組織與養護、幼兒園課程與遊戲、幼兒園與家庭和社區的關系、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幼兒園管理等。

三、幼兒園特色發展的路徑和方向

2010以來,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提高質量成為關鍵。《第二期國家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將“提高質量”列為未來三年學前教育發展的四項重點任務之壹,重點是“提高辦園水平”。因此,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是三年制學前教育全面普及後的必然選擇。幼兒園特色發展也必須以內涵發展為基本方向,以質量提升為核心任務,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

(壹)註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

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可以在不同的層次和層面上實現。相對容易實現和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是幼兒園環境條件的改善,尤其是物質條件的改善,包括基礎建築、幼兒生活基本設備設施、幼兒園內外大大小小的玩具和材料、環境布局等。所以現實中,往往是園長更重視或者優先考慮的是幼兒園的硬件建設和物質條件的改善。隨著第壹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完成,幼兒園的辦學條件普遍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壹些條件較好的幼兒園得到進壹步改善。但從幼兒園的內涵發展來看,近年來,形式上的東西多了,質量提升卻少了,尤其是壹些硬件條件豪華的幼兒園,保育和教育質量與硬件條件很不協調。

內涵發展是以事物內在因素為動力和資源的發展模式。《規劃綱要》提出,質量提升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內涵發展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在未來的發展中,幼兒園也要走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的道路。幼兒園內涵發展是提升質量的基本途徑和必然選擇。質量反映了幼兒園的內涵,質量提升本質上是幼兒園內涵發展的結果和表現。幼兒園內涵發展的重點是以幼兒和教師身心發展為目標的教育質量的全面進步。實踐經驗表明,內涵式發展對幼兒園活力激發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內涵發展,可以更新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保育教育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它還可以豐富幼兒園文化和良好的精神環境,顯示幼兒園的活力和動力。

特色作為幼兒園的風格和基調,必須依附於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的基礎之上。絕不能以犧牲質量和孩子的全面發展為代價來做特色。特色可以沒有,但品質絕對不可或缺。根據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意見》的基本要求,優質幼兒園教育必須是:實施科學保育和教育,遵循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關註幼兒的全面發展,能做到保護與教育相結合,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因材施教,實現家庭教育。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就是從這些基本要求的達成開始,全面實現高質量,進而走向優秀和獨特的過程。

(二)整體框架的構建和教育體系的形成

註重整體發展是幼兒園特色建設的基本原則。總體來說,總體框架包括教育主題、核心理念和框架體系三個主要部分。

幼兒園教育主題是幼兒園發展的基本方向和主線,可以是幼兒園發展的歷史積澱,可以是幼兒園基於地理和人文環境的獨特特色,可以是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對幼兒園教育的* * *共同願景和價值追求。幼兒園確定的發展主題既要符合幼兒園已有的歷史和研究成果,又要符合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共同願景,還要符合學前教育的原則和要求,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幼兒園鮮明的教育主題,都是基於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信條,從更高、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幼兒教育,從更原始、更本體的價值去理解幼兒教育。

辦園理念是對教育主題核心內涵的提煉詮釋,能夠引領教師的教育理念和行為,體現幼兒園倡導的教育理念,展現教師追求的教育信條和教師認可的教育理念。為了使幼兒園的發展主題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標和追求,易於被大家理解並體現在日常工作和教育實踐中,幼兒園需要用恰當、清晰、富有詩意的語言來表達主題的含義或主題下的思想。恰當性是指表述能夠科學準確地解釋幼兒園教育主題的含義,體現對學前教育本質特征的深刻理解和深切感受。清晰強調表達的清晰和簡潔,可以指明導演和老師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標,易於理解和實踐。詩意表達是指幼兒教師對事業的感情和熱情,對孩子的熱愛和真誠的表達。

形成框架體系是指將物質與人文環境、課程與教育活動、管理與制度建設、教師隊伍與教研活動、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等所有教育要素合理地組織為壹個整體,並圍繞教育主題,體現辦園理念,形成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框架體系。這是壹個理論構建和邏輯論證的過程。在既定的發展主題和教育理念下,判斷各教育要素是否符合科學、質量、特色。這也是壹個消除根源、查漏補缺的過程。通過對各種教育要素進行整體的、系統的思考,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幼兒園教育體系中缺失了什麽,重視了什麽,忽視了什麽,哪些已經偏離了幼兒教育的科學軌道,需要回歸本源,重新樹立觀念,重構形式。

(C)不斷創新和改進教育實踐

形成實踐形態是幼兒園整體發展的最後壹步,也是最困難的壹步,它要求幼兒園將既定的框架體系落實到實踐的各個層面和環節。校長和教師需要思考幼兒園的每壹個要素,如物質與人文環境、課程與教育活動、管理與制度建設、教師隊伍與教研活動、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的合作等,清醒地認識到在實踐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哪些還沒有實現,哪些做得好,哪些還沒有到位,然後在實踐中大膽嘗試,改革創新,使幼兒園教育體系得以完善,各要素得以落實,最終形成壹個科學的、高質量的

幼兒園壹旦在教育實踐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就會充分體現在文化、環境、課程、教師這些看得見的要素中,表現出獨特的、精神的、精致的、突出的特點。首先是獨特的園林文化。文化是壹個幼兒園的靈魂。追求特色發展的幼兒園文化,必須是這個幼兒園所特有的,源於其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他人無法移植的價值追求、理念、精神氛圍和情感基調、倫理道德和管理風格。它既有中國文化的特色,又擁抱多元文化,既尊重兒童童年生活的價值,又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做準備。其次,精神園林環境。那些優秀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和精神氛圍,不僅讓孩子身心感到安全,而且充滿靈性,與孩子有著良好的關系,能夠響應和滿足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求,讓每壹個孩子都感受到支持和鼓勵,感受到快樂、自信和歸屬感。第三是精致的幼兒園課程。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幼兒園課程既符合《大綱》和《指南》的基本要求,又體現了高質量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它設計有創意,生成有智慧,構思精妙巧妙,能促進孩子的全面、個性化發展。第四是優秀的幼師。幼兒園特色的形成需要壹支優秀的專業教師隊伍,擁有壹批具有崇高道德智慧和精湛教育智慧的優秀教師是幼兒園特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園特色發展的核心力量。

雲路幼兒園設計

總之,幼兒園的特色發展是不斷走向優質和卓越的必然結果。通俗點說,特色就是幼兒園出類拔萃,作品精美,團隊優秀,達到了壹個優秀的發展階段。作為以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幼兒園教育,任何片面、狹隘的做法都是不合適的。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必須摒棄片面的發展觀,對幼兒園進行整體規劃,拓展教育視野,深化和提升發展主題,實現從特色教材、特色活動或特色課程到幼兒園整體高質量發展和體系形成的跨越。

  • 上一篇:什麽是ERP系統?
  • 下一篇:k線理論的k線力學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