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年10月20日晚間,JAC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預減:預計2020年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400萬元,扭虧為盈;比去年同期減少約7700萬元,同比減少約64%。
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為-9.0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23億元。
江淮汽車表示,公司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為-654.38+0.47億元和-6.53億元,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約為654.38+0.91.00萬元和-2.54億元,業績出現改善。但受疫情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降。
江淮汽車散發出壹鳴驚人的氣勢。
江淮汽車,成立於1964,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自主汽車企業,2001年在國內a股上市。
但相比奇瑞的攻城略地,長城的快速擴張,江淮汽車的發展,並沒有被冠以神奇的色彩。在自主品牌大軍中,JAC毫不起眼,甚至被甩在了後面。
眾所周知,江淮壹直堅持多領域全方位發展。
自2002年宣布進入乘用車領域以來,江淮汽車擁有底盤、客車、輕卡、重卡、MPV、轎車、SUV、新能源全產品線布局,幾乎是國內最全的汽車集團。
但“攤大餅”的發展並沒有帶來紅利,反而拖累了江淮的發展。
“什麽都想做,卻什麽都做不好”,不僅放棄了自己的優勢業務,還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甚至錯過了壹些最好的機會。
這幾年無論是商用車還是乘用車,這位老將的銷量都有壹定程度的下滑。數據顯示,江淮汽車2019年銷量同比下降近9%。
長期的孤獨也喚醒了它的鬥誌,江淮汽車銷量終於迎來了起色。
10 6月5438+02日,JAC披露9月產銷數據。9月,江淮汽車完成產量4.4萬輛,同比增長42.9%;銷量達到4.48萬輛,同比增長465,438+0.3%。從5438年6月到今年9月,JAC累計產銷量分別為33.35萬輛和33.25萬輛,跑贏市場。
其中,商用車9月銷售2.8萬輛,同比大幅增長58.8%;乘用車方面,9月銷量16000輛,同比增長19.9%,連續兩個月實現環比雙增長,市場表現持續向好。
值得註意的是,JAC轎車銷量達到2915輛,同比增速達到589338+03%,增幅驚人。
眾所周知,江淮汽車在商用車領域很強,但乘用車領域壹直是其軟肋,尤其是轎車品類。9月份汽車銷量的誇張增長和乘用車銷量的持續增長,壹時間讓外界好奇不已。
此外,通過梳理目前已經公布前三季度銷量數據的車企,呂飛汽車發現,在2020年1-9月期間,銷量目標完成率超過70%的有兩家,分別是江淮汽車和長安汽車,其中江淮汽車完成率最高,達到74%。
有了這樣的成就,JAC還隱藏著什麽樣的秘密武器呢?
"與奧迪公司的聯姻是江淮汽車目前杠桿作用的焦點."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江淮來說,實現逆勢增長的業績是其整體實力的體現。作為壹家企業,JAC希望利用各種資源在乘用車市場站穩腳跟。
“生活從未如此新鮮,每壹天都充滿了如此多的可能性。”
2017年底,江淮大眾合資公司正式成立。
自2065438+2008年2月起,江淮乘用車引入了大眾VDA的質量管理體系,並采用了更嚴格的質量管理標準。同時,已斥資2億元對整車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與大眾“同設備、同人員、同標準”的生產線。首款車型思豪A5開啟了江淮乘用車的3.0時代,也為江淮乘用車板塊的發展帶來了轉機。
今年,江淮與大眾的合作進壹步深化。
5月底,JAC與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簽署了戰略合資合作協議,後者收購了JAC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將其在JAC大眾的股份增至75%,並獲得了合資公司的經營權。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JAC再次扔出壹枚重磅“炸彈”,發布了全新的乘用車品牌——思豪,徹底與大眾綁在了壹起。
按照江淮的規劃,四好乘用車品牌將覆蓋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兩大市場,全面對標大眾MQB平臺,采用模塊化平臺理念造車,先用電,後油電* * *。此後,江淮乘用車將逐步采用思豪的“閃電”標誌取代“JAC”標誌。
從品牌上看,自帶大眾光環的思豪,有著德系品質的“背書”,是江淮乘用車的加分項,有望提升後者的品牌力,與江淮商用車明顯不同。
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也指出,“江淮是以商用車起家的,所以在大家的固有認知中,‘JAC’代表的是商用車,我們也希望借助思豪的品牌標識來強化江淮乘用車的產品。”?
總之,發布思豪乘用車品牌的初衷是向全行業展示JAC深耕乘用車市場的決心。
“江淮汽車從商用車進入乘用車市場,從無到有摸索多年。只有通過與外界的合作,它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通過與奧迪公司的合作,江淮汽車將在質量控制和工藝系統方面得到改善。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減少不知道的東西’,把江淮汽車開起來。”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早在三年前,四維就已經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當時是江淮大眾的新能源車品牌。現在,JAC再次以思豪的名義發布了壹個全新的乘用車品牌。會不會造成定位混亂?
“江淮乘用車品牌於斯和江淮大眾* * *標誌標誌著江淮和大眾的深度融合。”
江淮汽車集團乘用車營銷公司總經理張穩根在談到兩者的關系時表示,四好乘用車實現了全面對標、全線達標、全速招標。基本上可以認為,未來江淮乘用車將真正與大眾融合,江淮乘用車將融入大眾合資車企的體系。
改變是為了更好的成長。
過去,在江淮汽車旗下,“JAC”品牌的乘用車活在商用車的光芒中。如今全新的合資品牌思豪,借助大眾基因,有機會也有實力與長城、吉利等壹線自主品牌抗衡。這既符合大眾在中國的品牌布局,也實現了江淮的成長價值。
但思豪能否提振江淮乘用車在市場上的表現還是未知數。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