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殼和借殼上市的概念;
1.借殼上市壹般是指上市公司母公司通過向上市子公司註入重大資產實現母公司上市;
2.借殼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作為收購方,通過協議或二級市場收購獲得殼公司的控制權,然後對殼公司的人員、資產、債務進行重組,將自身的優質資產和業務註入殼公司,實現自身資產和業務的間接上市。
兩種上市方式的相似之處是對上市公司殼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的活動,都是為了實現間接上市;區別在於,殼上市的企業首先要獲得壹個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而借殼上市的企業已經擁有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這是兩者的本質區別。
殼資源
1.殼資源是指上市公司相比普通企業最大的優勢是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以及知名度和品牌效應。所以,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是比較稀缺的資源。由於壹些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行業下滑、盈利能力弱等原因,可以成為借殼或買殼的對象。
2.受追捧的殼資源壹般有以下特點:小,上市公司規模小,總股本不超過5億,收購資金不會太多;凈,虧損,欠款,官司少,說清楚了容易算賬就幹凈了;空,主業,監管要求並購上市公司,主業都差不多,因為主業停了,或者很少經營的企業,容易獲批。
此外,在購買殼資源時,需要註意的是,企業不僅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資產和融資能力選擇規模合適的殼公司,還要考察殼資源的財務狀況、不確定性和相關風險,審慎考慮。
買殼借殼上市操作流程
1.借殼上市是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情形之壹,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壹定比例的股份,以獲得上市地位。
買殼:包括協議轉讓和現場收購,目前協議收購較為常見;
借殼:資產置換。
2.上市的壹般程序
買殼上市:(1)目標選擇:尋找、考察、選擇目標公司;(2)評估判斷:分析公司經營狀況,評估其價值,談判價格等。
資產置換與企業重組:(1)宣傳市場維護:通過媒體、中介進行宣傳,維護目標公司二級市場;(2)董事會重組:取得實際控制權,更換董事會相關人員;(3)資產重組準備:設置合適的收購主體;(4)進行資產重組:確定股權購買價格,梳理資產重組關系;(5)申請和批準:向相關中介機構和證監會申請簽訂法人股轉讓合同;(6)公告:批準後,進行公告;(7)過戶:證券登記公司辦理過戶登記;(8)企業再造:整合管理層和公司資源。
情況
1.借殼上市案例順豐控股借殼太丁新材。
這兩年借殼上市的案例很多,國內物流行業借殼上市的案例比較有意思。比如:YTO快遞借助大陽創造了世界;申通快遞借艾迪;大雲股份借了新海股份;順豐控股借殼太丁新材料。這裏主要以順豐控股為例:
2016 2月18日,壹直低調宣稱不會上市的順豐,發布上市輔導公告,擬在國內證券市場IPO,接受券商輔導。停牌超過1個月的太丁新材發布公告稱,順豐控股擬借款。
然而中間並不是壹帆風順的。在借殼上市審批趨嚴的背景下,順豐控股兩次調整重組方案。6月16、10、12日,公司方案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12年6月,王偉被任命為上市公司總經理,太丁新材原管理層辭職完成資產置入。
17 65438+10月18公告:太丁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股票代碼002352,不變。2007年2月24日,65438去深交所敲鐘。
2.殼上市案例方正科技收購鐘燕實業
方正科技收購鐘燕實業是a股歷史上眾所周知的例子。作為上交所的老八股之壹,鐘燕產業由於盤子小,主營業務模糊,發展前景不佳,成為殼資源的不錯選擇。
65438+1998年2月至5月,原鐘燕實業第壹大股東沈保安5次舉牌減持鐘燕實業,而北大方正及相關企業通過二級市場收購鐘燕526萬股,占總股本的5%。後來沈保安陸續減持全部股份,北大方正成為第壹大股東。
北大方正後來將計算機、彩色顯示器等優質資產註入鐘燕實業,並更名為方正科技。自此,鐘燕實業成為IT行業的純上市公司,並成功上市。
總之,借殼上市和殼上市雖然時間短,程序相對簡單,但如果不擦亮眼睛精選殼資源,做好後續工作,尤其是在市場回歸價值投資之後,公司自身的實力才是融資的根本。
註:借殼上市認定標準、並購重組管理辦法、收購辦法。如果妳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推薦妳閱讀: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