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金融“禿鷲”來了!32年的老股,壹個月內重生。

金融“禿鷲”來了!32年的老股,壹個月內重生。

*ST中安(600654)65438+2月6日晚間公告,重組方案獲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根據重整計劃,公司應在2022年6月65438日+2月365438日+0日(不含當日)前完成重整計劃。

在*ST中安的4家重組投資方中,國厚資產參與了洪鐘、蓮花健康、ST康美等a股上市公司的重組。目前,國厚資產投資平臺為st第十大股東,國厚資產董事長李為蓮花健康實際控制人。

但自2022年以來,因相關信息披露違規,國厚資產多次被監管部門出具警示函。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5438年6月+2月完成重組計劃。

*ST中安65438+2022年2月6日晚間公告,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準中安分公司有限公司重整計劃,終止中安分公司有限公司重整程序,根據重整計劃,中安科應在65438+2022年2月31日(不含當日)前完成重整計劃。

公告稱,中安科重整前及重整程序的相關工作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湖北高院、武漢中院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重組後,中安科可以作為法人實體存續,其證券市場主體資格不變。它仍然是壹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重組方案實施階段,以中安科現有總股本65,438+0,283,020,992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65,438+0,654,38+0.9065,438+0.434,33股/65,438+05 *的比例轉增股本。轉讓後,中安科總股本將增至2,865,438+0萬股。

前述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形成的654.38+052,697,9008股不分配給原股東,全部用於清償債務和引入重組投資者,其中:以每股4.3元的價格向債權人清償726,979,008股,用於清償相應債務,以化解中安科債務風險,保全經營性資產,降低負債率;8億股用於引入重組投資者,支付的現金對價為6543.8+0.2億元。員工債權不做調整,以現金方式全額清償。

在業務規劃上,中安科將借助重組投資方在主業升級、現金流支持、運營管理創新等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加快物聯網技術創新和智能與經濟、社會、民生的深度融合,進壹步推動中安科優化“數字智能”的網格布局,構建“產學研壹體化、智慧醫療壹體化、智能服務系統化”的全新戰略格局,支持中安科進壹步打造和升級為R&D、設計、制造、安裝。

*中安在聖

*ST中安的前身是樂飛股份有限公司,於1987年6月經滬體改(87)4號文批準,由社會募集設立為股份有限公司。

1990 19年2月19,樂飛股份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是滬深股市著名的八股之壹。

當時正是這八只股票的巨大財富效應,讓上海灘卷起陣陣“股票狂潮”。然而,隨著滬深股市的不斷擴容,新公司越來越多,主營家電、發行量不大的老八股逐漸失去了市場明星的地位。1999 5.19行情之後,八股不再受到大資金的青睞,日常交易中也很少聽到他們的消息。

2014,中安消科技與樂飛股份實現戰略重組;2015,公司更名為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2018,公司更名為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以來,中安科債務危機爆發,原因是其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債券交叉違約是導火索,被證監會處罰後進壹步加劇和蔓延。

在這個過程中,三次退市危機的風險疊加,以及融資渠道的持續收緊、宏觀經濟的下行、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的大量爭議、部分對外投資短期未能形成資源和利益,導致“短貸長投”,使得中安科的經營狀況顯著惡化。

從根本上說,中安科的債務危機源於借殼上市置入資產估值過高帶來的業績增長壓力。激進的M&A戰略導致財務負擔過重,最終在多重因素的疊加和相互影響下爆發。最後,公司不得不通過破產重組尋求新生。

金融“禿鷲”參與重組投資

重組預案顯示,*ST中安的重組投資人為武漢景榮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國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創捷信智能軟件開發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商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等四家公司組成的財團。

據調查,武漢景榮成立日期為2022年8月23日,註冊資本6543.8億元,實收資本為0。湖北創捷信成立於2022年9月1,出資額1848萬元,實收資本為0。

國厚資產和深圳招商平安資產管理公司在市場上比較有名,都是專業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

其中,招商局平安資產是招商局集團間接控股的首家具有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資質的深圳本土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公司還參與了*ST田波的重組投資。

國厚資產是安徽首家具有金融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資質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由中國東方資產和博雅投資共同發起設立。

官網,國厚資產稱,公司成立於2065438+2004年4月,註冊資本27.92億元。以不良資產業務為核心,收購、管理、運營和處置各類金融企業和非金融企業的不良資產,形成了以不良資產業務為主線、以重組業務為特色的競爭優勢。

截止202112年末,國厚資產公司凈資產為52.7億元;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過6543.8+050億元,涉及工農中建等數十家銀行、近千家企業;參與管理各類基金100余只,規模100億元。

2019年,國厚資產出資103億元對長安保險進行增資,成為長安保險第壹大股東。同年9月,國厚系接手曾是合富城“著名爛尾樓”的郭凱大廈重組。

2020-2021期間,國厚系通過債務重組摘掉了蓮花健康(原*ST蓮花)的帽子,國厚資產董事長李目前是蓮花健康的實際控制人。

國厚資產也出現在康美藥業的重組中。公司以蕪湖信同瑞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為投資平臺參與康美醫藥重組,目前為st康美第十大股東。

但2022年以來,國厚資產因相關信息披露違規,被安徽證監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出具警示函。

  • 上一篇:集成電路和芯片的主要供應商是誰?
  • 下一篇: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條件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