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直是學生申請專業的前五名,這與其就業行業的高收入是分不開的。文海教育研究中心專家對金融的就業方向進行了盤點,總結出八個就業方向,並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給報考金融的同學提供壹些幫助。
1.中央銀行(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是金融監管機構。
在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做金融官員應該是金融研究生的首選。首先,我國金融學以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市場宏觀調控為基礎,專業應用容易上手,政策把握比較到位;其次,在行業管理部門工作三五年再去執業機構,至少能給個中層的位置。其局限性在於:很難進入這些行業的主管部門,可能要靠背景。本科生很難進,除非真的很優秀。
二、商業銀行,包括四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外國銀行在國內的分行。
畢業生先進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妳有壹定的銀行從業經驗和專業背景,所以去國內的股份制商行或者外資銀行的可能性會增加。很多同學壹開始都加入了四大國有銀行。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快速發展後,紛紛跳槽,成為城市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中堅力量。他們中的許多人成為了中層經理,少數人成為了高層領導。城商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靈活務實的幹部任用方式,論資排輩,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士的“黃埔軍校”,而且這種情況仍在延續。另外,四大國有銀行雖然有些官僚習氣,但是收入穩定,壓力輕,福利水平高,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對女學生。建議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感興趣的朋友,重點學習商業銀行管理、國際金融和貨幣政策。
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如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也是較好的選擇,但工作性質與公務員類似,金融業務不突出。都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對個人事業的好處相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還是比較弱的。如果他們想在金融領域暫時成氣候,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單位。但目前這類單位的工資水平和待遇都優於商業銀行,成為吸引畢業生關註的亮點。
四、證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較大的金融公司。
證券、信托、基金都是靠風險管理為生,行業存在系統性風險因素。但他們生意興隆,賺錢相對容易,短期回報高(風險大)。他們也是按照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來運作的。如果妳想在專業上發展,做出成績,在這個行業做是壹個極好的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行經理年薪都過百萬。難點在於學歷的逐步提升。最低要求是碩士學位。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其個人投資管理和金融運營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對這些行業感興趣,可以選擇證券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等專業方向。如果妳是財務管理專業,法律碩士(本科是金融經濟),這也是壹個不錯的選擇。信托業近期的重新崛起,為金融等專業的畢業生增加了壹個新的選擇,其大投行的運營策略也使其在人員使用上走精英路線。投資界有句話叫“公司80%的利潤是不到5%的員工創造的”。上述三家公司目前的思路是積極挖角,這三家公司在金融行業的流動性最強。有誌於風險管理,整天出差,常年肚子疼,居無定所的精英人士,不妨選擇這個行業。當然,不可否認,這個行業的回報和投入是成正比的。建議男同學選擇這個行業,應該比較發達。
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其最初的目的和作用正在逐漸淡化。融資租賃和擔保行業發展很快,可以考慮進入。當然,如果妳有銀行、證券方面的經驗,進入這個行業應該會比較成功。
6.保險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保險公司可以參考商業銀行的分析,做幾年。有了保險營銷和風險管理的經驗之後,在國內股份制保險機構快速成長和外資保險機構進入的機遇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精算專業很吃香。社保中心和財務審計部門是養老的地方,比較穩定,不太靈活。當然,想要獲得穩健收益的朋友不妨考慮壹下,作為壹種選擇。
七、上市(擬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有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驗也可以,而且橫跨證券行業兩條線,然後要有發展的立足點。如果妳全程做好了IPO的準備工作,對妳以後的職業生涯會更有利。對財務和行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妳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八、國家公務員序列中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等部門;高校財政金融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大學和研究所是有誌於做學術工作的學生的首選,這顯然不是說的。
概況
與本科生相比,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經過幾年的深造和導師的悉心指導,知識結構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業面也相應擴大。
壹般來說,畢業生可以選擇出國留學或者在國內就業。當前金融危機下,經濟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受到影響。總體來說,畢業生進入外資企業的難度更大。國際貿易等與全球經濟走勢密切相關的專業就業受到較大影響,進出口行業有減少招聘人數的趨勢。不過,這次金融危機對本土企業的影響並不那麽明顯。2008年6月,165438+10月,華南農業大學舉辦銀行、證券、保險、會計、市場營銷專場招聘會。100家企業有120個展位,提供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約有1000名學生報名。壹些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逆市招人,儲備人才。當然,他們招的人才都是高素質人才,高學歷也是其中之壹。
如果單個看經濟學相關專業的就業問題,可能顯得悲觀,但如果看整體就業環境,經濟學科的就業率還不錯。就業已經成為壹個世界級的難題,這次金融危機將極大地改變人們對熱門和冷門專業的看法。不管目前情況如何,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打好手中的這副牌,不管牌是好是壞。
對於理論經濟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由於基礎紮實,就業靈活,可以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經濟咨詢單位、金融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計劃等科研工作和經濟專業教學工作。,部分畢業生也進入新聞出版部門。
對於應用經濟學的畢業生來說,可以根據自己專業方向的特點來選擇工作。壹般來說,國際貿易專業主要在涉外經貿部門、外資企業和理論研究機構從事實務性的商務、管理和科研工作;金融學畢業生主要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等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相關工作;金融專業畢業生主要在財政、稅務等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統計學畢業生可以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可以進入經濟管理部門和各大公司從事統計分析和預算工作。
總之,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在貿易、金融、證券投資、銀行系統、保險等領域都能大有作為。他們可以在學校和科研單位從事科研教學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相關部門從事投資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工作。
總體來說,經濟學碩士畢業後就業空間還是很大的。但從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等專業畢業後,更多的是從事研究工作。據經濟學考試中心觀察統計,在校期間註重實踐、研究基礎深厚的經濟學碩士研究生不在少數。
為了幫助準備2009級碩士研究生的同學了解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的職業前景,以便選擇自己未來的專業,教育經濟學考試中心專門組織人力整理了相關資料,對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的就業方向、薪酬狀況、就業行業、就業前景、職業發展等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供讀者和同學們娛樂。本文對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進行了壹系列的觀察和統計分析。
就業狀況
近年來,我們通常可以在閃光燈下看到許多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興高采烈,但據統計,2003年廣東省經濟學專業的初次就業率在50%以下,而全省所有專業的平均初次就業率達到75%。可見經濟學專業本科就業並不理想。原因有二。首先,經濟類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比如大學老師和大公司的市場調研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等。其次,經濟學本科涉及面廣,但實踐技能不專業,研究深度不夠。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就業情況不能說很理想,但是找工作並不難。就業工資水平高的不多。
就業方向概述
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經濟學專業的畢業生壹般都有經濟分析與預測、外貿、市場營銷、管理等就業方向。如果能取得壹些資格證書,就業範圍更廣,就業層次更高,待遇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經理(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1)經濟預測者和分析師
這個職位各行業都有,但壹般只有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這個位置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2)外貿人員
向國外客戶銷售“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相當壹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自己的外貿公司。
(3)營銷人員
對於電信、軟件等有技術背景的行業,對銷售的需求會持續上升。即使是非技術領域,銷售崗位也壹直是市場上要求最高的崗位之壹,這個崗位的專業要求也不是很高。在壹些跨國公司的銷售實習生中,經常可以看到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當然這個崗位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4)管理職位
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壹樣。他們大多在碩士學習期間參加過壹些社會實踐,有壹定的工作經驗,所以當他們正式步入社會後,也可以獲得壹些管理崗位,比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
就業前景觀察
經濟學類的兩個學科很多,畢業後可以從事的行業也比較廣泛。但從近年來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就業情況的統計和抽樣來看,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數量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統、咨詢業、證券業、會計、投行、傳媒、公共決策或研究部門,特別是研究分析和咨詢部門,當然也有獨立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