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股市盈利模式單壹,投資者購買股票,只有股價上漲,投資者才能賺錢。做空機制的缺失也使得國內股市操縱盛行。銀行家和壹些大型機構利用自身的資金和信息優勢推高股價,使股價長期偏離其正常價值區間,這將導致股市系統性風險的積累,增加股票投資者面臨的風險。股指期貨不僅豐富了投資者的資產組合,也防止了系統性風險的積累。股指期貨提供了壹種內在平衡機制,使股指在更合理的範圍內波動。
股指期貨上市以來,期貨指數波動和成熟交易持倉比例的壹致性充分體現了成熟市場的特征。投資者開戶參與率從初期的50%提高到目前的89%,標的指數波動率降至歷史新高。在此期間,所有合同壹直運行順利,從未出現到期日效應。種種現象表明,國內金融期貨市場正在穩步發展。從十二五規劃中可以看出,政府更加重視債券市場的發展,努力構建產品序列齊全、功能完備、規模可觀的債券市場體系。為了實現這壹目標,政府部門將積極合作,減少行政管制,鼓勵金融制度和工具的創新,並在信息披露、信用評級、會計和稅收方面進行體制和機構改革。目前,我國期貨和債券市場正處於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發展利率期貨交易的條件正在逐步形成。
首先,利率期貨可以對沖系統性風險,維護社會經濟穩定。前期由於歐美流動性泛濫,全球通脹水平快速上升,對新興經濟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多國政府通過提高基準利率等貨幣手段應對通脹,全球整體利率波動明顯加大,借貸雙方都面臨很大的利率風險,給企業資金鏈帶來很大壓力。在國內市場,適時推出利率期貨可以為機構和公眾提供壹個規避利率風險的工具,對企業穩健經營、提高抗風險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其次,利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提高債券市場的活躍度。目前,國內債券市場投資者結構不夠合理,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持有大部分國債和銀行間債券,形成了壹定的行業壟斷。在缺乏有效對沖工具的情況下,這些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采取長期持有策略,因此在市場發生變化時很難達成交易,導致整個債券市場流動性較差。利率期貨的推出可以大大改善這種情況。由於期貨市場采用融資融券交易,引入賣空機制,壹方面現有投資者可以在利率變化時主動規避風險,而不是采取被動持有策略;另壹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進入債券市場,改變現券市場投資者分布不均的狀況,擴大債券需求,提高債券流動性,促進利率期限結構的合理,進而促進債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成熟。
再次,利率期貨將促進利率市場化目標的盡快實現。現貨交易決定了我國國債交易存在以下局限性:壹是交易成本相對期貨過高,市場對利率的反應不如期貨敏感;二是由於現貨市場的分割,形成的國債收益率缺乏權威性和指導性;第三,現貨交易形成的收益率只能反映該時點不同時期的利率,無法合理預測未來時點的利率水平,難以形成完整的市場利率體系。如果有壹個集中的國債期貨市場,在交易過程中形成的收益率就是市場利率,通過期貨和現貨之間的套利,可以推動現貨市場形成統壹的基準市場利率,逐步形成從短期到長期的完整的國債收益率體系,為金融市場提供重要的收益率曲線信號,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發揮相應的作用,為國家判斷金融形勢、進行金融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最後,利率期貨還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宏觀調控的成本。利率期貨的前瞻性價格走勢可以為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利率期貨的敏感性和延展性可以縮短央行通過金融市場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距離,有助於提高公開市場的操作效果。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壹方面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另壹方面匯改後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中國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工具來有效管理匯率風險。國際上流行的匯率對沖工具是外匯遠期合約、掉期和外匯期貨,而我國的人民幣匯率衍生品只有遠期和掉期。未來外匯期貨上市只是時間問題。根據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發言,人民幣自由兌換不再是幻想。如果沒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未來五年人民幣基本成為可兌換貨幣。人民幣自由兌換後,匯率將更加穩定,中國資產將成為更重要的金融工具。屆時,外匯期貨的需求將會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