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控股股東後,雲鋁將納入中國鋁業的合並報表。
兩大鋁行業龍頭大整合,投資者也充滿想象。截至今年壹季度末,中國鋁業公司股東54.66萬人,雲南鋁業公司股東15.73萬人。總數達到70萬。
收購的消息壹出,投資人立刻沸騰,在投資人互動平臺上討論不斷。許多投資者預計股價會上漲。
兩個鋁制水龍頭同時公布。
中國鋁業將成為雲鋁的控股股東。
7月24日晚間,中國鋁業發布公告稱,擬通過非公開協議方式,以現金方式收購雲南冶金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雲南鋁業19%股權,交易對價為66.62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雲鋁約29.10%的股權,成為雲鋁第壹大股東,並將雲鋁納入公司合並報表範圍。
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7月24日晚間也發布公告稱,股份轉讓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中國鋁業,間接控股股東仍為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
對於本次收購的目的,中國鋁業表示,有利於進壹步解決公司與雲南鋁業的同業競爭問題,有效減少公司日常關聯交易;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入公司後,有助於進壹步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盈利能力。依托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清潔能源方面的優勢,將進壹步提高公司綠色鋁產能占比,有利於推動公司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公司與雲南鋁業在業務和管理上的協同效應,實現鋁行業的整合和集約化經營,為公司帶來持續的投資回報。近年來,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業績良好。收購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也有利於優化公司財務指標,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價值,符合公司和股東的整體利益。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2月23日,2017年成功改制為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被國務院SASAC確定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目前,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68家重點企業,業務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資產6200億元,6家控股子公司在境內外上市。主營業務為:鋁土礦、煤炭等資源的勘探開采,氧化鋁、原鋁及鋁合金產品的生產銷售,技術研發,國際貿易,物流業,火力及新能源發電。
中鋁收購的雲南鋁業有限公司是雲南冶金集團公司的全資企業。mdash雲南鋁廠生產經營資產為獨家發起設立、整體改制、公開發行股票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3月20日正式成立,1998。同年4月8日,雲鋁股份在深交所上市。
中國鋁業壹季度業績不錯,但股價較低。
鋁價高位暴跌40%。
中國鋁業壹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6.265438億元,同比增長4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575億元,同比增長60.5%。
中國鋁業表示,公司壹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是由於公司生產的氧化鋁、原鋁、銅產品及貿易業務價格同比上漲。有意思的是,雖然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和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壹季度業績增長強勁,但作為大宗商品的鋁價格自3月以來壹路下跌,LME鋁價較3月高位下跌約40%。有分析認為,鋁需求減少和美聯儲加息是鋁價下跌的重要因素。
自去年9月以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已經減半,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也大幅下跌。但中國鋁業a股最新收盤價為4.53元,總市值776億元。雲南鋁業總市值332億元。
紫金天風期貨7月19報道國內電解鋁產能過半虧損,鋁價短期可能震蕩考驗鋁廠成本支撐。如果虧損不能限制產量釋放,消費疲軟導致供需過剩,鋁價仍將承壓。
近年來,中國鋁業公司不斷進行收購。公告稱,2021年8月24日,中國鋁業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擬收購中國稀土股份有限公司鎵資產的議案》,批準公司廣西分公司、中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全資子公司遵義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遵義鋁業有限責任公司), 分別以現金方式通過協議購買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稀土)廣西鎵公司、河南鎵公司、遵義鎵公司的金屬鎵資產,交易對價約為人民幣3.92億元。
同日,中鋁廣西分公司、中鋁礦業、遵義鋁業分別與中國稀土廣西鎵分公司、河南鎵分公司、遵義鎵分公司簽署了《資產轉讓協議》。
中國鋁業此前已向雲鋁承諾。
五年內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7月24日,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資者關系平臺回答了關於與中國鋁業重組的問題。雲南鋁業表示,中國鋁業已於2018年2月與雲南鋁業出具《關於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函》,承諾於2019年內開始籌劃同業競爭業務整合,並承諾五年內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雲南鋁業2022年壹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54.38+00.897億元,同比增長7.78%;歸母凈利潤165438+2400萬元,同比增長64.86%。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壹些專業化整合成立了新的央企,而更多的專業化整合將非主業央企的同類業務或上下遊業務集中到主業央企。無論哪種方式,目的都是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銀河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央企重組符合國企改革發展的大戰略,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帶動相關行業和產業發展,解決同質競爭和重復建設問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相關企業競爭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實時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