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經濟學中的杠桿到底是什麽?

經濟學中的杠桿到底是什麽?

杠桿的本意是以小博大,所以在經濟領域,杠桿是指小資金撬動大項目。而經濟去杠桿,簡單來說就是消滅這些小的大的資金,表現在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嵌套,減少非法信貸。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去杠桿化也有不同的含義:

居民

這裏居民的杠桿主要是房貸買房和消費貸款。房貸熟悉,首付30萬,房子654.38+0萬,其中公積金貸款/商貸70萬是杠桿資金;再比如消費貸,用妳的信用點向平臺借錢進行消費。以上兩種方式,其實都是用我們的信用、公積金或者實物抵押貸款。

去杠桿不是說不讓我們買房,不讓我們按揭貸款,而是說杠桿的比例會降低。本來首付30萬可以“撬動”貸款70萬,現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購至40萬或50萬。原來的信用分是600多分,現在是700分,這樣會減少能借到錢的人和壞賬率。

工業企業

在經濟繁榮時期,政府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對於企業來說,這意味著貨幣流動性更加寬松,更容易貸到更多的錢,項目也更容易得到相關部門的審批。此時也是企業加杠桿擴張的時期。公司資產/估值654.38+0億元。原來只能貸7000萬,現在能貸2億,財務杠桿翻倍。

去杠桿是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果任由信貸寬松和項目陸續上馬,不僅會讓企業資不抵債,還會對銀行造成壞賬。企業壹旦破產,銀行的錢就完了,銀行的錢來自老百姓的存款,企業存款,理財資金等等。因此,這將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危機。所以這個時候國家對央企去杠桿,也會把金融危機扼殺在搖籃裏,保證國有資產安全,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政府

目前的去杠桿主要是針對地方政府的債務去杠桿。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壹般債務和專項債務。

壹般債務就像中央政府的國債,而專項債務則是土地儲備、棚改、收費公路、PPP等那些項目面臨的債券。這些債券的最終目的是融資。以棚改為例。地方政府的財政對於這幾個億的拆遷資金肯定會吃不消。這時候就需要發債融資,獲得的錢會投入到棚改項目中。

現在地方政府要去杠桿,就是降低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住建部數據顯示,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率從2014年的7.9%和9%上升到2015年和2016年的29.9%和48.5%,2017年達到60%。壹旦貨幣化安置比例下降,購房需求和熱情自然會大幅下降,支撐三四線房價的底部也就沒有了,最終房價會回歸理性。

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的杠桿主要在投資,操作基本是表外擴張、期限錯配、產品嵌套、信用放松。擴表和上面說的房貸差不多。理財產品有壹點自己的錢,剩下的都是借的,然後杠桿,渠道等。都是為了繞過監管發行產品而添加的;期限錯配就是用短期資金投資長期項目,就像妳用1年定期的錢存五年定期利息,用短期資金從壹大堆理財產品中獲取長期收益。比如銀行在很早以前就經常發行幾個月的滾動理財來投資n個項目,這就是典型的杠桿;產品嵌套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術語不匹配。3個月的理財投資1年的項目,現在到期了,怎麽辦,再向某機構發行理財,籌集資金;組織A重新包裝並從組織B籌集資金...;放松信貸就是放松對出借人的審核,就像之前在市場上買藍籌壹樣。現在只要能賺錢,ST也可以考慮。

去杠桿就是要抓住這幾種情況:限制金融機構理財投資範圍,收緊市場流動性;打擊理財產品資金錯配;打擊理財產品嵌套;收縮信貸。

給我壹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的要求太低了,只要有個支點就行,而撬動地球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那根桿子。桿子斷了怎麽辦?我們還有壹句經典的諺語:“撬起地球,砸在自己的腳上。”那應該很痛。

經濟杠桿就是借貸。壹切都需要抵押,我們經常盯著實物抵押。其實資金本身是可以抵押的。這就形成了壹個杠桿。如果壹個人有65,438+00元,他用這65,438+00元做抵押,借了65,438+00元,是杠桿的兩倍。我們說他用10元杠桿20元。這時候如果貸款人有能力把20元增值,變成30元,這個杠桿就去掉很多了。當時30元裏10元負債。所以,去杠桿有兩條路。壹個是還錢,10元的債務就掉了。另壹種是提價,漲了就套現,然後那部分資金就可以還貸款了。這兩點都有體現。我們發現樓市其實也在跟著漲價去杠桿,結合去庫存,所以房主很高興。

杠桿不僅存在於放貸中,也存在於貨幣中,比如存款準備金。銀行借給甲方100元,但這筆錢實際上還在銀行手裏,甲方沒有取出來放在口袋裏。於是銀行扣了存款準備金,比如10%後,90元繼續借給乙方,妳看,銀行只還了100元,他借了190元。這就是杠桿。理論上,這種借貸會被無限放大。因此,降低準備金在金融手段上也被稱為“辣粉”。因為它很強。

杠桿還體現在貨幣發行上。例如,美聯儲現在正在收縮手表,這實際上是在回收美元。央行沒有凈資產(理論上)。我們假設央行有1元的凈資產,他發行了1萬元,那麽資產是1萬,負債是1萬倍。當然不能這麽說。我們只是在說明,其實增加貨幣也意味著增加杠桿,去杠桿也意味著回收貨幣。

總結壹下,用小錢撬動大錢,就是加杠桿。加多了就賣資產,還貸款,也就是去杠桿。

杠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釣魚用的魚竿,夏天乘涼用的風扇,工作用的撬棍,都是利用杠桿原理。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壹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形象地解釋了杠桿原理。

杠桿是壹種工具,可以讓小事情變得大不壹樣。如今,杠桿在經濟中被廣泛使用。在經濟學中,杠桿是以特定比例放大投資結果的工具。它已被廣泛應用於樓市、股市、匯市、期貨、企業融資等活動。杠桿是壹種以小博大的投資,每個市場的杠桿率也不壹樣。杠桿率越大,需要的本金越少。盈虧倍數越大,相反越小。

在15的股災期間,有壹個杠桿風險的真實案例。股災前,壹個股民手裏有80萬本金,但他用了4次融資盤後,手裏有400萬資金,滿倉買了壹只股票。如果兩天內上漲20%,他將獲得400萬20% = 80萬的收益,也就是說,兩個漲停後他的本金將翻倍;然而可悲的是,他碰上了導火索,兩天內跌停兩次。結果他兩天虧了80萬本金,爆倉,最後跳樓自殺,也是當時的新聞。

除了放大盈虧,杠桿在市場中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比如貴金屬市場和外匯市場,如果不使用杠桿,平時波動很小,壹手最小的交易也要幾十萬甚至幾十萬。如果使用50倍杠桿,可以用原來實際金額的五十分之壹來撬動交易,降低了進入門檻,放大了收益占比,市場吸引力更大。

經濟杠桿沒有好壞之分。在樓市使用杠桿後,可以住上本金30萬,654.38+0萬元的房子。所以,理論上,杠桿可以移動地球;但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煽動家庭的悲歡離合。忘了在那裏看到這樣壹句話來形容杠桿。杠桿就像女人。越漂亮越危險。所以在使用杠桿的時候,在看到它美好的壹面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的風險,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杠桿。

壹般來說,經濟學上的杠桿就是買妳買不起的東西,這主要發生在投資領域。

也許有人會問,買不起的東西怎麽買?

是向朋友借錢還是向銀行借錢買。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買不起,就得借錢,那為什麽還要買?

因為有壹個前提,就是妳買的東西會升值,升值達到壹定比例。

例如:

壹副名家字畫的價格為654.38+0萬元,明年市場價將達到654.38+0.2萬元,銀行貸款利率為654.38+00%。而妳只有50萬。這個時候妳要考慮買還是不買。書畫投資回報率為(1.2萬元-1萬元)/1萬元=20%,遠高於銀行貸款利率。這時候我從銀行借了50萬買字畫,第二年以654.38+0.2萬賣掉。還了銀行貸款本息55萬,自己資金扣了50萬,凈利潤654.38+0.5萬。

當然,名家字畫只是個例。通常,投資是有風險的。有的人加杠桿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人加杠桿血本無歸。是否值得加杠桿,要看自己的實力,投資產品的價格走勢等因素。

我剛剛寫了壹篇關於杠桿的文章。從經濟學的定義來看,金融杠桿的本質是貨幣乘數撬動經濟活動,表現為債務的形式。比如股市杠桿,就是個人投資者通過信用質押,從金融機構拆出壹定比例的資金。雖然沒有明確的債務,但這裏的風險其實都體現在債務的名義上。壹旦失去了什麽,其實就是實實在在的債務。杠桿通過擴大資產負債獲得超額收益,這就是杠桿。

關註經濟解讀和小歐股粉絲

杠桿原理來自阿基米德的用棍子戳地球的理論,即妳可以用很小的力量移動壹個很重的東西。在經濟學上,其實就是借錢賺錢的意思。如果妳完成了壹個利潤巨大的生意,沒有啟動資金作為支點,它是不會成立的。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壹點。如果妳想買房,但是房子需要幾百萬,妳根本買不起,但是可以分期還款。從銀行貸到款,實現了擁有壹套房子的夢想。如果買房後的十年間房價翻了壹倍,那麽妳把房子賣了,還了銀行的錢,還有很大的盈余。這就是妳利用了經濟杠桿的原理,聚斂了壹筆財富。其意義的深層原理是利用銀行,把風險交給銀行,把利潤留給自己。

當很多人明白了這個道理,利用了這個經濟學原理,銀行的風險就增加了,不利於社會穩定。這其實就是各種p2p風暴的意思,用別人的錢給自己賺錢。這就是杠桿。當杠桿無限大時,風險自然指向銀行。如果房地產價格暴跌,其金融風險不可估量。和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壹樣,也影響到其他國家。

螞蟻近期上市擱淺,其核心原因離不開財務杠桿。如果大家都在用花,提前借花,螞蟻金服的錢從哪裏來?事實上,他們借的越多,賺的越多。他們用所有人的借條總額來融資貸款,然後再貸出去,利用杠桿經濟原理,間接把本該存銀行的錢變成了100倍甚至更多。這是不利於國家金融穩定的,所以被約談是必然的,不然銀監會就沒用了。

樓市需要去杠桿,防止大量炒房者利用杠桿越炒越高,對普通需求不利。金融去杠桿可以防患於未然。杠桿太大就很難收回,泡沫太大。總有壹天會破滅。

,

至於杠桿,不管是樓市還是經濟,簡單來說,654.38+萬變成了654.38+0萬,654.38+0萬變成了654.38+0萬。杠桿是什麽?10倍,而且經濟學上有很多杠桿,包括物價、稅收、貸款等等。

讓我用我個人理解的最通俗的語言簡單解釋壹下經濟杠桿。我舉個例子妳就反過來。

以貸款為例。

壹個企業本身市值3000萬,但可用資金只有300萬。這個時候,他們手裏有壹個很好的研究項目。可惜沒有錢去執行。這時,政府和銀行都看到了其項目的可能性。

為了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科研能力,我們借給企業3000萬元,於是企業壹下子活了起來,以後成功了。這就是杠桿。

很多企業,無論是經濟上的,甚至是個人,都逐漸依靠這種方法取得成功。但是他們自己的杠桿太重了,再這樣下去,總有壹天會炸的。所以要去杠桿,讓企業用自己的錢進行可持續經營。

就像買了房子不讓妳抵押,也是去杠桿。話雖如此,可能還是容易理解的。

關註壹號文,會給妳帶來更多原創的優質內容。

商業的核心是杠桿。當然這個詞是經濟上的,也可以理解為借貸,加權,通用的意思。比如世界第壹百萬富翁保羅·蓋蒂拿下第壹口油井的時候,他請當地官員露臉,嚇得大家都去搶他!

在古代,賺錢有兩種方式。壹種方法是囤積貨物,放在手中出售。還有壹招就是壟斷貨源、渠道或者市場。加杠桿就是買預期,這個樓盤的蔬菜水果只能用首付賣給我。那些年,阿裏巴巴的投資人看好未來的收益,敢於大把花錢。現在他們發財了!

20年前,有壹個“張家港精神”,在江蘇張家港率先建成高負債的保稅區和現代化港口,讓沙鋼崛起,撬動張家港人提前5到10年享受富裕生活。

雖然杠桿可以有四兩千斤,但是也要講時機,方向,力度。有個股市老手,剛開始融資那年先賺了幾百萬,然後虧了壹千萬,杠桿讓他壹蹶不振。

阿基米德杠桿原理:給我壹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也就是說,只要杠桿足夠長,離支點越遠越省力。只要用壹點力,就能撬起比自己重很多倍的物體。

從經濟學上講,用較少的資產,可以獲得數倍的資產,並使這種資產產生收益。杠桿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期貨交易。用少量的本金,就可以交易,讓收益翻幾倍。最明顯的在房地產。比如壹套房子1萬元,妳有1萬元現金,只能交易壹套房子。漲到120,就可以賣掉,賺20萬。但如果用杠桿,用20萬去銀行首付,可以買5套。漲到654.38+0.2萬的時候,可以壹起賣,同樣的成本654.38+0萬,可以比只全款買壹套多賺4倍。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杠桿原理。

很多人不知道什麽是杠桿。這裏有壹句非常直白和通俗的話:債務就是杠桿。

所謂杠桿,就是要小而廣。從上圖可以看出,杠桿可以無限放大。

阿基米德曾說:“給我壹個支點,我將翹起整個地球”,可見杠桿的作用。

作為個人,

舉個例子,我身上只有10000,我借了9萬,10萬投資壹個企業,所以我只是加了10倍的杠桿;

對於企業來說,我的凈資產只有1億,但我的總資產是2億,所以我的杠桿是2倍;

對於金融投資來說,如果我想買賣期貨,我只交5%的保證金,那麽杠桿就是10倍。

對於經濟學來說,杠桿意味著信貸規模過大,整個經濟負債過多。

因為,杠桿是壹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加速發展,用得不好會導致崩潰。

最簡單的比喻是:如果妳有1,000元,投資期貨,妳可能在1天賺了5000元,收益率50%,但妳也可能壹天虧了5000元。這就是杠桿的作用。

所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麽國家要限制杠桿,主要是為了控制風險,防範系統性風險。

  • 上一篇:化工工人勞動模範事跡材料
  • 下一篇:PPP項目融資渠道方式:融資租賃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