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的上傳和發布功能,讓經理傳達老板的意思,然後經理就是傳聲筒。
但往往上述信息無法通過擴音器的方式直接傳遞給員工。管理者要對信息打折扣,也就是起過濾器的作用。因為管理者最了解員工,所以管理者要考慮員工的接受度。也就是說,管理者要站在員工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完全站在公司的角度,不能100%傳達以上意思。另外,沒有經理的處理,經理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也不能體現經理的威信。所以管理者是壹個過濾器,可以讓信息更符合下面的接受,從而保證公司政策的執行。
在向上傳達員工的意見時,管理者應該知道,由於職位限制和信息限制,員工可能會對公司產生錯誤的看法。所以有時候會有不恰當或者過激的言行。這時候管理者要保護好下屬,篩選好要傳達的信息。
作為管理者,壹方面要維護員工的利益,同時也要維護公司的利益。往往因為工作上的問題,而成為壹個吃力不討好的受氣包。我的牙齒斷了,不得不吞在肚子裏。要承擔上面的責備,企業是盈利機構,老板要對企業的成敗負責。
工作中的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有些原則和立場是必須堅持的。在企業裏,我們不提倡拉幫結派,但是如果管理者不能阻止別人拉幫結派,管理者要確保不傷害自己和部門,要學會在誰面前,在什麽場合說什麽話。管理者要站在正確的壹邊,又不失原則,否則可能給個人和部門帶來災難。
經理這個職位,再怎麽美化,也有天然的作用。就是按時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具體工作的人是員工,經理是監督員工工作完成情況的最後壹個“時間殺手”,所以他是主管。在經理眼裏,員工首先要按時完成經理布置的任務,然後才是創造性。
管理者應該讓自己成為處理異常的人,那些常規的程序和責任應該被指定並交給普通人。所以經理是接觸異常最多的人,同時也是處理異常的人,經理也是處理公司其他部門最多的人。管理者掌握的信息最多,最了解老板,最了解自己的部門,也最了解其他部門。經理還承擔著創新的職能,老板希望經理能打破格局,開創新局面。換句話說,經理是用來破壞規則的破壞者。
法律依據: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第十二條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實施。監事會應對董事會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進行監督。經理負責組織和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作。
企業應當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適當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和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