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在壹年或壹年以上的經營周期內能夠變現或使用的資產,是企業資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流動資產的內容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
流動負債的概念是指將在1年(含1年)或1年以外的壹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費和壹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
擴展數據: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而且,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流動資產。
(壹)根據流動資產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1,工業企業的流動資產可分為:
(1)儲備資產:從購買到生產的生產準備階段的流動資產,包括原材料和主材、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件、低值易耗品、包裝材料、外購半成品等。
(2)生產性資產:從投入到成品入庫的生產過程中的流動資產,包括在產品、自制半成品、待攤費用等。
(3)產成品資產:指產品從入庫到銷售過程中的流動資產,包括產成品、半成品和待售備件等。
(4)結算資產:指發出的各種商品、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
(5)貨幣資產:指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2、商業企業的流動資產可分為:
(1)商品資產:包括庫存商品和在途商品;
(2)非商品資產:包括包裝物、材料及用品、低值易耗品、灘費等;
(3)結算資產:包括各種應收款項、預付款項、應收票據等。
(4)貨幣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
同類流動資產在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中的比重差別很大,商業企業的比重遠遠高於工業企業。
(二)根據流動資產的表現形式
可以分為貨幣流動資產和實物流動資產。貨幣性流動資產以貨幣形式存在,包括上述結算資產和貨幣性資產;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包括上述儲備資產、生產資產、產成品資產等。,這些都是當前資產價格鑒證的重點。
(三)根據需要規劃和管理流動資產
可分為固定流動資產和非固定流動資產。固定流動資產是流動資產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在產品、自制半成品、產成品等。非固定流動資產包括結算資產和貨幣資金。
估價方法
納稅人的貨物、材料、產成品、半成品的計算,應當以實際成本為準。納稅人存貨的實際成本價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中的壹種方法計算。
計價方法壹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計價方法的,應當在下壹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規定,納稅人的成本計算方法、間接費用分配方法、存貨計價方法壹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動的,應當在下壹納稅年度開始前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該項目的審批已於2004年7月1日取消。
百度百科-流動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