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0客機打破了波音747執飛35年的紀錄,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飛機。然而,最大的民用飛機仍然是烏克蘭安東諾夫制造的安-225夢想飛機。
A380也是第壹架擁有四個乘客通道的客機。典型的座位安排是上層“2+4+2”,下層“3+4+3”。
空客在90年代初就開始了超大型客機的研發計劃,目的是改進空客機型,填補超大型客機的空白,同時也希望打破波音747在超大型客機市場的壟斷。麥道公司也有類似的策略,推出了MD-12計劃,但以失敗告終。每個飛機制造商都希望生產747的繼任者,但他們都明白,如果要盈利,600-800客機的市場只能容納壹種型號的飛機。在過去,道格拉斯DC-10和羅氏L-1011三星級客機已經證明了瓜分這些小市場的風險。1993 6月5438+10月,波音公司和幾個空客夥伴飛機制造商開始研究超大型商用運輸機(VLCT)的可行性,目標是合作建造。
1994年6月,空客開始研發自己的超大型飛機,命名為A3XX。空客曾經考慮過幾個方案,包括將兩組空客A340飛機合並成壹個機身,A340是當時空客最大的機型。A3XX將與VLCT和波音747的繼任者—747X競爭,後者將加長波音747的上層客艙,以容納更多乘客。VLCT計劃於1996年7月終止,波音公司也於1997年10月停止了747X計劃。然而,在2005年10月啟動747X計劃之前,它被反復提及。1997-2000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前景不明朗。與波音747-400相比,空客通過修改設計可以節省15%到20%的運營成本。
2000年6月5438+2月65438+2月09日,剛剛重組的空客管理層投票決定向A3XX項目投資88億歐元,並將其命名為A380。當時,6家航空公司已經訂購了55架A380s。A380於2001年初正式定型,首批A380機翼的建造工作於2002年10月23日開始。樣機的所有部件都已經生產出來,並被運送到空客位於法國圖盧茲的工廠進行最後組裝。當第壹架A380出廠時,計劃開發成本已經飆升至11億歐元。
目前,A380有三種型號:
A380-800:客機,三等艙可載客555人或單個經濟艙載客853人,航程15200公裏(8200海裏)。
A380-800F:貨運型,載貨量150公噸,航程10400公裏(5600海裏)。空客宣布,當A380-800達到超過40架/年的交付量時,將引入研發工作。
A380-900客機也是A380的延伸機型。三等艙可搭載656名乘客,單個經濟艙可搭載960名乘客。像A380F壹樣,當A380-800交付超過40架/年時,將引入R&D工作。目前已有多家航空公司表達了對該機型的興趣,新航正在考慮將19 A380-800確認訂單的後9架改為A380-900(未投產)。
A380-1000客運機型也是A380-900的延伸機型。三等艙可載客856人,單個經濟艙可載客17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