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孔德靜接觸並愛上了電腦。跟同學陳壽福(《珊瑚QQ》作者)學編程。在老師的介紹下,他還獨立做了壹個超市的管理軟件。那個時候,孔德靜夢想著像比爾·蓋茨壹樣,創辦壹家能夠影響整個世界的軟件公司。65438-0999,孔德靜考入漳州大學(漳州職業技術學院)。他選擇了計算機相關專業,希望通過軟件編程證明自己,實現夢想。
但是大壹的計算機課,老師只教大家學習和練習打字,甚至孔德靜也因為打字速度快而被認為是高手。想象與現實的巨大反差讓孔德靜非常沮喪,這讓他沈迷於自己的編程世界。
後來孔德靜把姐姐給他的電腦搬到學校,開始在宿舍學習。這時,孔德靜發現了壹個更有趣的新事物——互聯網。在網上,他不僅找了老師咨詢,還上了很多開闊眼界的網站。孔德靜的興趣開始轉向互聯網。相比PC軟件,他覺得網站更刺激,更靈活,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傳播,更能證明自己。孔德靜高中放棄了C和delphi,開始學習HTML。他還給自己起了個網名“丸子”,這是《東京愛情故事》中永尾完治的昵稱。
很快,孔德靜在摸索中為自己做了壹個網站,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壹個巨大的商機——做網站。當時做壹個網站的要價在600元左右,除去域名和空間成本,他能凈賺300多元。這個發現讓孔德靜非常興奮。他想通過做網站來賺錢,證明自己。孔德靜為此幾乎每天都在K666、Yuzibbs等論壇裏學習技術、找訂單,經常通宵達旦。到大壹學期結束,孔德靜還要復讀,但這絲毫不影響孔德靜的業務。他甚至在15天內自學了asp,通過asp+access做了壹個客戶需要的動態管理系統。
在學校,孔德靜還喜歡研究各種網站系統。他曾經用bbs2000搭建了壹個校園論壇,並通過為bbs2000開發插件來推廣論壇。論壇最高日訪問量壹度達到數萬人。
大學四年,孔德靜堅持了四年。他不及格,成績不及格,做了很多努力。當然,他也收獲了不少獎勵。但是,孔德靖總是調侃自己。學校不好,他是個不及格,成績不及格的人。所以他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不怕失敗,也敢孤註壹擲。2003年大學畢業後,孔德靜來到廈門。找工作的時候,朋友給他介紹了壹家深圳的SP公司。半年後,在SP環境的影響下,孔德靜回到了廈門。此時,他已經積累了65438+萬元的第壹桶金。
回到廈門後,孔德靜因為學歷問題,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屢遭鄙視。堅強的孔德靖不想再被人看不起。他決定自己做這件事。從熟悉的網站制作開始,他找到了兩個合作夥伴,在廈門白松的壹棟居民樓裏註冊了壹家公司。主業當然是網站建設。團隊四個人,孔德靜負責技術,他的壹個大學同學負責美工,另外兩個負責業務。孔德靜回憶,這期間他有好幾個域名註冊商的API接口,搶到了壹批好域名,接到了很多廈門企業的詢問,也帶來了很多建站業務。
但在當時的廈門,光是湖濱南路做網站的公司就有上百家,十幾家可能會搶壹個訂單。同行為了贏得訂單,壓低價格,時不時互相敲打。孔德靜的團隊,帶著熱情加入了比賽,在人脈上沒有優勢。別人能做的,他們也能做,自己能做的,別人也能做,大家只能拼價格,惡性競爭就這樣滋生了。
雖然孔德靜加大了業務發展的投入,多招了兩個業務人員,甚至有時候還親自上門跑業務,但微薄的訂單收入仍然不足以支撐公司的發展。勉強維持了壹年,創業之初的激情在看不到未來的迷茫中漸漸泯滅,孔德靜也疲憊不堪。最後,他選擇了離開。
第壹次創業失敗後,孔德靜回家反思。為什麽壹群有野心有經驗的人聚在壹起,卻沒能把事情做好做漂亮?最後他反思,在與同行競爭的過程中,大家的模式、產品、服務都差不多,根本沒有積累,更談不上競爭優勢。同時,單純的網站建設無利可圖,完全沒有核心競爭優勢。
這段時間,孔德靜在家裏調整狀態,同時也在網上尋求思想碰撞。壹個偶然的機會,他和《bbs2000》的作者玉子在談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後,產生了合作的想法,共同做產品,開發論壇節目。那時候php語言還沒有成為主流,discuz和phpwind還沒有免費開源,用asp寫的bbs3000很流行,很有影響力。孔德靜覺得bbs3000相對於自己單純的建站業務有壹定的用戶基礎,比做網站更有競爭力,於是出發去了泉州,和玉子壹起成立了工作室,開始了二次創業。
新公司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他們推出免費開源的bbs3000,然後對定制開發收費,並出售版權用於商業用途。那時,孔德靜住在公司的機房裏。早上,他必須早起為公司開門。晚上,他要等大家都走了,才鎖門睡覺。而且這個時候在泉州很難招到perl-cgi和asp人才,公司人手不足。孔德靜經常忙到淩晨。幸運的是,努力總是有回報的。這時,公司開始逐漸進入正規。
慢慢地,他們通過定制開發實現了收支平衡,並略有盈利,但危機開始出現在他們的團隊內部。壹方面,php語言逐漸取代了asp語言的市場霸主地位,他們的團隊仍然堅守著asp市場,沒有任何對策;另壹方面,在團隊初創期,相對非正式,股權和回報不對等。認知和興趣的問題讓團隊感覺有差距。2004年底,合作終於失敗。在花光了幾萬元積蓄後,孔德靜獨自離開了泉州。
再次回家的孔德靜,比上次更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選擇合作夥伴不僅很重要,賣軟件他也不行。無論是建網站,還是做社區軟件,歸根結底,他沒有自己的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無法形成標準,更談不上穩定的商業模式。他意識到,創業要做壹些可以標準化、平臺化的事情。
在選擇新的開始時,他沒有了上兩次的沖動,而是選擇先積累風險投資。為此他開始研究SEO,用大站帶小站的方式養了壹批高流量的站。他網站上的Google Adsense、彈窗、CPS等廣告日收入也過萬元,但孔德靜還是沒能找到自己的答案。2005年4月,孔德靜受邀參加第壹屆中國站長大會,在會上認識了中國知名域名投資人、時任王灣副總裁的姚勁波。當時,已經開始搶註和投資域名的孔德靜向姚勁波談了自己的經歷和目前的困惑,而姚勁波則指導他從域名開始創業,並建議他以搶註為起點,從域名註冊商開始,從小到大做起。
孔德靜聽取了姚勁波的建議,決定做他感興趣的域名生意。他放棄了日收入過萬的站群,投入全部自有資金,組建了財務、行政五人創業團隊,準備做自己的產品和平臺。
經過三個多月的日夜奮戰,中國於2005年8月上線,並獲得了CNNIC的域名註冊商資格。在開發中國的過程中,孔德靜為了研究搶註程序,每天淩晨4:30前(cn域名淩晨4:30掉線時)就開始非常緊張地盯著電腦和日誌。然後他分析某條線,每臺服務器,每壹個搶註的域名,觀察域名的掉線順序,然後研究規律,進行策略調整。巨大的工作量讓他筋疲力盡。中國創業初期,團隊經常加班到深夜。當他們餓了,每個人都會壹起下樓吃晚飯。但是孔德敬因為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創業,不得不精打細算,省吃儉用。那時候他們只能點半斤水煮魚片和鹹蝦,顯得奢侈。
創業的日子很辛苦,但孔德靜過得很充實,很興奮,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當時因為每天都在研究CN域名的註冊界面,設計CN域名的搶註算法,孔德靜等人發現了CNNIC系統的很多漏洞,並及時告知了對方,這也讓改名的中國贏得了CNNIC的好評和肯定。在2005年推出之前,“重命名中國”是由CNNIC頂級域名註冊機構認證的。當年年底,重命名中國成為CNNIC推薦的唯壹域名交易平臺。2006年,更名中國連續多次獲得CNNIC明星註冊機構稱號。這個時候Rename還是壹個默默無聞的小公司。他們沒有資金做廣告,也沒有資源做宣傳,壹切都是靠用戶的口碑傳播。
終於在2006年底,更名為小公司的中國迎來了壹個大機會——微軟主動尋求商業合作。當時微軟希望與重命名中國在自定義域live上合作,即重命名免費幫助微軟部署郵局產品,微軟免費在MSN網站和工具上投放重命名廣告。
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名團隊內部出現分歧。壹些管理層成員並不看好這次合作。他們認為公司小,人少。如果我們免費幫微軟部署郵局產品,就會顧此失彼。但孔德靖堅持抓住了機會。他認為,從公司的長遠發展來看,這個機會不應該錯過。改名的中國,必須借助微軟提升公司品牌,否則公司只能是小打小鬧。最終,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但在孔德靜的強烈堅持下,化名的中國同意了與微軟的戰略合作。
2007年,微軟開始投放更名廣告,此時微軟郵局產品的軟效應開始顯現。據孔德靜回憶,給微軟做郵局產品,給中國帶來了大量用戶,後來改名了。當時用戶素質很高,很多都是直接帶過來註冊域名的。恰巧在2007年3月,CNNIC推出了CN域名1元體驗,導致國內很多域名註冊商出現了屏蔽接口的情況,但是Rename China開發的架構非常穩定。不僅沒有出現任何阻塞接口或錯誤,而且數萬個域名的批量查詢也不會延遲。於是,大量的域名投資人、註冊人、經紀人開始改名。2007年底,更名中國成為國內最大的CN域名註冊機構。
而改名的中國的爆發式增長,卻未能掩蓋創業團隊的差異。當時改名只專註於cn域名,1元錢1 CN域名。不僅沒賺到錢,還因為發票和運營的成本而虧損。而且,註冊的越多,損失的錢就越多。其他生意夥伴不認同這種賠錢賺吆喝的生意,甚至直言公司就完了。但孔德靜認為,對中國來說,用戶比賺錢更重要,這些成本都是為了把中國從註冊商變成域名交易平臺的投入。到了2008年,由於發展理念越來越分歧,創業團隊中的壹些人開始離職創業。到了2009年,CN域名1元的體驗活動結束,網絡環境日益緊張,監管部門頻頻收緊政策。年底,CNNIC甚至禁止個人註冊CN域名。站長們戰戰兢兢,紛紛轉行。導致更名中國管理的域名數量從300多萬下降到654.38+0多萬,公司業績直接跌入谷底。
此時的孔德靜壓力很大,經常整夜睡不著覺。壹方面,不同名稱管理的數百萬域名帶來的運維壓力讓孔德靜喘不過氣來。另壹方面,創業團隊成員的離開,讓孔德靜開始懷疑自己的決策和中國的未來。在團隊瓦解、業務瓦解的壓力下,內外受盡折磨的孔德靖甚至想過賣掉這個更名後的中國,裏面註入了他的心血和夢想。
1多年後,孔德靜壹直在焦慮和糾結的煎熬中思考。未來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他必須明確方向,為改名找到新的突破口。孔德靜在床頭放紙筆,經常在半夜睡不著的時候思考。壹旦他腦子裏有了什麽新的想法,他會馬上起來寫在紙上,以免忘記。孔德靜經常在晚上跑到海邊,靜靜地坐在沙灘上,反思自己,梳理自己,努力在反思中尋找新的思路。有時他甚至會沒日沒夜地給朋友打電話,討論突然萌發的新想法是否可行。正是在這個不斷思考和推翻自己的過程中,孔德靜的思路逐漸清晰,腦海中逐漸形成了未來公司框架的模型。在此期間,為了減少CN域名和監管政策的影響,孔德靜觀察了域名市場的發展和需求,推動更名中國從域名註冊平臺向中介交易平臺轉移。在此期間,更名作為平臺,中介交易了cntv、189、10010等多個有影響力的域名,並在域名中介交易市場建立了良好的口碑。2010年底,孔德靜確定了更名的定位和未來發展規劃。他決定走精品路線,準備將重命名中國拆分為域名信息、中介、管理三大業務平臺。
回憶起這段經歷,孔德靜感慨道,在公司的發展和轉型過程中,當自己的成長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往往會出現管理短板,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的缺失也是很多草根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
2011年6月,ICANN通過了新頂級域名計劃。忙於分拆業務的孔德靜敏銳地感覺到,這是壹個改名的機會。他聯系了在國內積累多年的大牌客戶,相互探討新頂級域名的未來和應用,最終從百度、新浪、360等公司獲得了新頂級域名的申請和運營權。
孔德靜表示,到目前為止,改名中國是最安全的域名註冊商之壹,從未出現過域名丟失的情況。安全性是更名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很多企業願意在更名中托管域名的原因之壹。未來,更名中國將以新頂級域名為契機,實現業務轉型。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1年,ICANN將公布新頂級域名申請初審結果,更名中國萬事俱備。據孔德靜透露,中國將註冊壹批新的頂級域名,更名中國的域名數量可能超過1000萬,他和他的更名中國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孔德靜說,他很贊同李想(泡泡網和汽車之家創始人)告訴他的話,別人永遠不會知道我們自己的事業的真正價值。其實孔德靜壹直追求的是事業的價值。對他來說,證明自己已經不能用簡單的所謂社會地位來衡量了。
從2005年更名中國創立到2012更名七周年,孔德靜壹如既往的堅持和追求,做出了自己的產品和平臺,直到今天更名中國依然只專註於域名。
也許他因為專註而失去了很多機會,但正是孔德靜的專註,讓他改名的中國成為了國內最具競爭力的域名中介交易平臺。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很多有影響力的公司,如微軟、谷歌、騰訊、新浪、百度、盛大、金山、奇虎360、中國電信、中國聯通、BBK、央視等。,都是把名字改成中國的客戶,但是壹個只有壹個產品,域名的公司,能有這麽輝煌的成績。誰能說這與孔德靜的堅持和專註無關?
從壹開始想通過編程證明自己的少年,到兩次創業失敗的草根站長,再到國內最大的域名中介交易平臺的掌門人,孔德靜十年如壹日,如今利劍出鞘,卻從未懈怠。孔德靜的QQ簽名上,用他最喜歡的方式寫著戰鬥!哪怕戰死沙場!所以直到今天,孔德靜依然會在域名中介壹線,經常在微博中扮演客服的角色。七年時間,壹個充滿激情的年輕人成長為壹個成熟的創業者,不變的是他對域名的熱愛和執著。
在與記者交流的過程中,孔德靜感受最深的是人才問題。他多次提到那個改名的球隊,談到球隊在最困難的時候的團結和信任,談到他帶領球隊走向幸福之路的責任感。他說,更名相信每壹個員工的價值,所以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放棄過任何壹個員工。我非常感謝我的團隊的團結、努力和專業精神。
2012年7月,EName七周年暨喬遷慶典,孔德靜邀請了壹幫域名行業和圈子裏的朋友,當然也包括那些年給他打過電話的姚勁波。孔德靜在慶典上說,從2005年到現在,中國更名7年,搬遷4次。從只有五個人在60平米的小辦公室創業,到1500平米的明亮寬敞的辦公樓層,更名的發展和成就有目共睹,未來將繼續努力成為域名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域名管理、域名交易中介和域名。
20113年10月,孔德靜拿出約20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成立“雲多科技”,並於2014年6月推出“雲多智能定位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