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需要發展,產業需要升級,消費互聯紅利消退,產業互聯時代來臨...“打破邊界,整合共享”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專屬,而是成為了每個企業的本質屬性。擁有產業鏈上的資源整合能力乃至專業掌控能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效率的關鍵。
每個企業都是工業發展的壹個點。佛山市紡織印染產業集群,是以山治精密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為主體,聯合計燕智聯、美雲智舒、天府科技等當地優質工業物聯網服務商,共同打造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的思路和工具,構建紡織產業協同平臺,旨在將單點數據連成線、交織起來,借助工業互聯網,助力佛山中小紡織。
對內,幫助印染企業提升數字化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精益生產,適應小訂單、快速響應的市場需求;對外,連接上下遊產業鏈,滿足線上多方互聯互通,實現供銷壹體化,賦能產業發展。
為什麽要通過數字化最終實現產業協同?因為海和山都在那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比2020年提高7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51749億元,同比增長12.3%;利潤總額2677億元,同比增長25.4%。中國紡織服裝出口3155億美元,同比增長8.4%,創歷史新高。紡織行業將在經濟低增長和持續轉型升級中回歸正常復蘇的軌道,未來可期。
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已經明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性,各省市政府相繼出臺了各種扶持和補貼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示範工廠和車間,建設標桿項目,推出企業上雲。
此外,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壹代信息技術的加速應用,為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產業協同提供了堅實技術保障。
縱觀國內企業級軟件的發展,經歷了ERP、OA、BPM各個階段,其實壹直都是圍繞企業業務流程來做的。問題在於,傳統企業管理和協作軟件本身的出發點是規範人和業務流程,很難帶來交互體驗和提升業務效率。
更重要的是,由於與業務的結合較弱,當涉及到企業與外部的溝通過程時,傳統的協作軟件無法有效打通數據並給出實時反饋。這也是搭建產業協同平臺的最大難點之壹。
這種困難帶來了壹系列問題,如人員職能重疊、訂單信息混亂滯後、庫存/訂單堆積、市場信息滯後、產業結構落後等等。
作為壹家擁有紡織+工控+互聯網三重基因的公司,計燕智聯深知行業的獨特性和需求性。在產業協同的建設方案中,通過訂單對接、進度跟蹤、流程追溯、染廠畫像、生產拉動、售後協同等功能,解決了與業務融合弱帶來的壹系列問題。
面料公司、品牌、服裝廠等下遊企業:
根據平臺上幾家印染廠的畫像,可以評估印染廠的實時開工率和訂單持有情況,有效判斷其當前產能是否滿足訂單需求,選擇適合自己訂單的印染廠進行合作。
同時,訂單可以通過平臺直接下到印染廠的ERP系統中,降低了溝通成本,保證了訂單流程的信息完整性,通過印染廠的開放權限,實現了訂單進度和質量的可追溯性。
上遊供應商:紡織廠、染廠和配件供應商:
在獲得印染廠相應權限後,可以通過印染廠生產計劃拉動織造、染料及相關輔料的生產計劃,通過售後信息協同共享設備檔案,準確定位問題。
對於印染企業:
構建完整的數字化運營指標體系,從設備聯網收集數據開始,到計劃調度、到貨時間、構建專家流程庫、能源優化、質量控制等流程更加順暢高效,讓印染廠的運營管理人員對市場有更清晰的判斷,整合生產資源,提高接單能力,提高設備開工率。
那麽,計燕智聯為什麽要聯手美雲智數、天府科技等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打造工業協作平臺呢?
因為我們期待通過產業協同創造的價值是紡織行業總銷量中最閃亮的壹顆星。
我們也期待通過對紡織產業鏈的梳理和對接,更多紡織印染行業上下遊企業能夠加入協同平臺,並以平臺為樞紐,發展智能生產、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等創新模式,使紡織印染產業集群擺脫增長不足、生產率低下、內部競爭嚴重的困境,構建“大規模定制、柔性生產、快速響應、綠色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