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ofo的自行車共享押金不能退?現在,ofo快不行了。除了不時被列為被執行人,存款也是其進入公眾視野的壹大原因。為什麽共享單車押金不能退?
ofo自行車共享押金為什麽不能退?1近日,ofo商城推出拉好友幫助退押金功能。頁面顯示,該功能包括“邀請好友幫妳退押金”、“獎勵好友下單”、“充值退押金”等功能。
退還押金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Ofo“花樣百出”,“百般阻撓”。
拉朋友退押金的“神”操作,
這是我第壹次見到妳,
這種情況引起了網友的嘲諷。
幾年前,自行車共享領域的“顏色戰”正在肆虐,許多自行車共享制造商大力推出優惠活動來搶占市場份額,吸引了許多消費者支付押金和充電。
其中,ofo是無樁自行車共享平臺,在全球21個國家的250多個城市提供服務。其中,海外城市超過50個,投入運營的自行車共享汽車超過65438+萬輛,為海外用戶提供超過10萬次騎行服務。
Ofo使用前需要支付押金,金額壹般為99元。同時,ofo在2018被曝出企業資金問題,多人排隊退押金。有人排到了幾千萬,很多人沒有拿到應得的退款。
2065438+2009年2月21日,ofo運營主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及相應財產共計8082.75萬元。2021年6月,ofo共享單車關聯公司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3416156元,但ofo無執行財產。
2021年7月,ofo共享單車因“未在規定期限內及時向承租人返還押金,經約談拒不改正”,被北京市交委罰款5萬元。因ofo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履行繳納罰款義務,北京市交通委申請對ofo公司強制執行。統計顯示,目前線上排隊退押金的用戶超過16萬。
根據交通運輸部2019發布的《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自行車租賃運營公司原則上不收取用戶押金,押金歸用戶所有,運營公司不得挪用。運營企業應當及時退還用戶押金,不得拒絕或者拖延退還,不得設置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和技術門檻。針對可能出現的集中退款、逾期退款期等特殊情況,運營企業應建立用戶押金退款應急保障機制,必要時由運營企業墊付資金退還用戶押金。用戶的專用存款賬戶不能提取現金。
自2018以來,ofo公司多次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工商信息顯示,ofo共享單車被法院立案為被執行人涉及的執行總金額達52245696元;作為“被告/被上訴人”涉及的法律訴訟金額超過2.8億元,案由包括道路運輸糾紛、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等。最終涉及ofo的案件(因被執行人無財產可供執行,法院決定終止執行程序的案件),總金額為5.9億元。
據天眼查App顯示,9月27日,ofo的關聯公司東夏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再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案號為(2021)京0108芝2735,執行法院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其背信行為的具體情形為“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違反財產報告。值得註意的是,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有失信被執行人信息43條,總金額5224萬元。
單車共享的業務退出後,ofo開始用各種營銷手段盤活用戶等待退還押金的資產,企圖繼續變現。如今的ofo共享單車客戶端更像是壹個返利網站,有退押金功能入口。在其最初的4.0版本中,“掃碼乘車”的功能與“查押金”、“JD。COM專區”、“9.9特惠”、“盧曉商城”、“唯品會專區”,並壹度推出“我要借錢”功能引流多家第三方分期網貸平臺。目前“掃碼買車”和“我要借錢”的功能
“購物返現”已經成為ofo客戶端的主要功能。頁面顯示,當用戶同意將ofo押金轉換為退款余額時,可以使用購物返現功能,用戶通過ofo退款平臺跳轉到第三方平臺購物後,才能提取退款余額。根據兌換規則,“壹旦您確認將ofo平臺的押金轉入ofo進行退錢兌換,則視為您放棄了對押金的請求,ofo平臺不再有返還您騎行押金的義務;而且存款壹旦轉換,是不可撤銷的。”換句話說,壹旦約定,用戶需要大量購物才能獲得平臺應該返還的押金。
為什麽ofo單車共享的押金不能退?近日,ofo商城推出幫朋友退押金的宣傳活動,引發網友熱議。頁面顯示,該功能包括“邀請好友幫妳退押金”、“獎勵好友下單”、“10元專項充值退押金”等功能。有網友調侃稱,退還押金原本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ofo卻“花樣百出”,“百般阻撓”。
討論已久的自行車共享再次引起關註。它所欠的債務還沒有還清,但它正試圖讓用戶再次付費。這次用戶會相信嗎?
邀請朋友退押金?網友憤怒了。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報道,近日,ofo商城推出拉好友幫助退押金功能。網友發現,除了“邀請好友幫妳退押金”,還有好友點贊打賞、充值退款等功能。
據悉,“抽好友幫妳退押金”活動顯示,邀請好友越多,押金退得越快,上不封頂。“朋友下單獎勵”顯示,如果單獨有獎,最高獎勵為購物金額的40%。“10元專項充值”顯示,如果充值成功,將立即退還2.5元押金。
這次行動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按時返還押金本來就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次ofo增加了邀請好友、充值等條件,引起用戶不滿。
對此,網友們紛紛開始吐槽。甚至有網友直言“我不要臉”“算了,還是坑朋友吧。”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目前仍有超過16萬用戶在ofo在線排隊等待退還押金。
今年7月,北京市交通委、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案件裁判文書公開。其中,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ofo共享單車的關聯公司。
經審理顯示,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自2019年底起停止退還ofo平臺承租人申請的押金。經責令改正,未在規定期限內及時退還承租人押金,罰款5萬元。因ofo公司未履行繳納罰款義務,北京市交通委申請對ofo公司強制執行。
然而,早在今年5月,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通過法院財產調查系統,對被執行人東夏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車輛、房產、有價證券等進行了調查,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
據天眼查App顯示,9月27日,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再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案號為(2021)京0108芝22735,執行法院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其背信行為的具體情形為“有履行能力但拒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違反財產報告制度”。
值得註意的是,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有失信被執行人信息43條,總金額5224萬元。
花式吸引用戶,招攬客戶返現。
記者查看ofo網站顯示,所有信息都停在了2018,最近兩年的發展動態也很少更新。
當妳打開ofo的。App,單車共享“無處可尋”,變成了有押金退還功能入口的返利網站。
打開App首頁,進入返利商城。妳可以看到銷售的商品包括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美容護膚等。
除了首頁商城,App底部還有三個標簽頁:“賺錢”、“領錢”、“我的”。點擊“賺錢”標簽,是“邀請好友壹起拿現金,壹起分享平臺補貼”的大海報。
事實上,早在2019,ofo就開始試水商城業務,也推出了“購物返現”、“押金兌換商城金幣”、“押金轉為P2P資產”等措施,但並未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
為什麽ofo單車共享的押金不能退?3現在,ofo已經不行了。除了不時被列為被執行人,存款也是其進入公眾視野的壹大原因。眾所周知,ofo押金難退,讓用戶感覺很累,不被愛。最近它推出新政策,讓急於退押金的用戶重燃希望,其實也是套路。
原來,ofo商城推出了拉好友幫忙退押金的功能。網友發現,除了“邀請好友幫妳退押金”,還有好友點贊打賞、充值退款等功能。ofo強調“朋友越多,退款越快”。此外,還推出了好友下單、“充值10元,立即提現2.5元”等獎勵任務。
對此,有網友吐槽,“棺材裏伸手——死要錢。”換句話說,退押金本來是用戶合法正當的權利,但ofo卻花樣百出,百般阻撓,吃相很難看。激起公憤後,ofo迅速下線相關頁面。在這樣的大驚小怪之後,用戶的心情就像過山車壹樣,很快從重燃希望再次變成失望。
2018年底,ofo被曝押金難退,迅速演變成跑路危機。成千上萬的用戶申請退還押金。但對於資金鏈較高的ofo來說,很難壹次性滿足所有用戶的退押金需求,只能讓少數用戶按順序退押金。或許是為了打消外界的疑慮,ofo創始人戴威承諾,對ofo的每壹個用戶,欠下的每壹分錢負責。
1年半過去了,也就是2020年6月,仍有超過10萬用戶在排隊退押金。有網友算了壹筆賬。2020年2月27日至5月11,共74天,ofo向6183人退押金,平均每天84人退,每年30660人退。還有近11萬人在等退款。如果按現在的退費率算,最後壹個要等400多年,前提是ofo有錢退,不能破產。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ofo無力退還大部分用戶押金的根本原因在於缺錢,既無法融入資本,也無法實現自我造血。當然,ofo也不是完全平坦的。為了讓更多用戶收到押金,它還是想出了壹些辦法,比如轉型成購物返利App,但被用戶質疑套路滿滿。
其實用戶的需求很簡單。希望ofo能大方退還99元或者199元的押金,不要搞那些花裏胡哨的把戲。但是,到2021年底的時候,ofo押金依然處於尷尬的狀態。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在等待押金退還的ofo用戶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戴威對“責任”的強調只是說說而已。
壹個重要原因是ofo無財產可執行,這不僅給合作夥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讓654.38+00多萬用戶押金難退,只能吃啞巴虧。顯然,ofo混到今天這個人神共憤的領域,戴威難辭其咎。在ofo任職期間,他犯了很多錯誤,其中2017年底的兩個錯誤最為致命:
壹是與最大融資方滴滴的關系發生變化,二是ofo錯過了與最大對手摩拜單車合並的唯壹機會。壹位ofo投資人回憶,當時幾乎所有股東都支持合並,只有戴威不同意。這位年輕的企業家估計,他的權力在未來可能會被削弱,這是他無法接受的。這讓股東感到不滿,抱怨道,“他把自己的權益淩駕於所有投資者的權益之上。”
對於ofo投資人的集體呼籲和良心建議,戴威完全不為所動。“非常感謝資本,幫助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資本也要理解企業家的理想和決心。”他的表態不僅讓ofo創始團隊與投資人圍繞公司戰略方向的分歧上了臺面,也讓ofo投資人對雙方的合並不再抱有希望,甚至徹底放棄。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故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摩拜單車成功落地,活了下來。無力自救的ofo只能等死。曾經預計滴滴會變現,現在滴滴不願意接手,因為ofo價值不大,債務纏身。現在的ofo勉強活著,壹點希望都沒有。很多人甚至誤以為它倒閉了。
短短三年時間,ofo經歷了從風光無限到跌入深淵的跌宕起伏,令人唏噓。目前共享出行(包括自行車共享和共享摩托車)的故事還在繼續,但屬於ofo的那壹頁早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