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瀾滄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長小傳。

瀾滄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長小傳。

第壹批茶葉培訓班,有壹個16歲的姑娘,也是這個班唯壹的女性。剛踏入社會,迎接她的是郁郁蔥蔥的古茶林,這就註定了她的壹生。苦為茶,樂為茶,茶伴壹路,茶香壹生,人生是茶,人生是茶。現在年近60,整天忙忙碌碌,身體硬朗。我經常開玩笑說她是陳年普洱茶,味道純正醇厚。難怪人生的壹切都沈浸在茶的海洋裏。談茶早已超脫於物,用心泡茶才是最真實最純粹的境界。

她叫杜,普洱茶街幾乎人人都認識她。雖然她是瀾滄古茶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但沒有人稱呼她這個頭銜。晚輩稱她為“杜阿姨”,同行尊稱她為“杜姐姐”。她帶領的團隊已經成為普洱茶生產的旗艦,生產的普洱茶是高品質的典範。

1983是外經貿部推薦的出口產品。

這在老牌普洱茶生產企業中並不多見。

“珍惜幸福”的人都知道,這種“幸福”來之不易。凡事善待他人,搞好關系,經歷了很多磨難,才想起曾經幫助過的人和事,永遠有壹顆感恩的心。讓我們來讀讀杜姐姐的這段簡短的傳記:

我自己也是壹個很有福氣的人。

我的祝福來自茶,與茶結緣是我最大的祝福。人生如茶,先苦後甜;苦中有甜,苦中有甜。我在古茶林中學學做人,壹輩子聞茶香,壹輩子泡茶,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老老實實,踏實地泡茶,來報答茶在我這壹生中給予我的壹切。1966年,16歲的我被洞朗公社選派到芒井、景邁(萬畝古茶山)兩縣舉辦茶葉培訓班,學習茶葉扡插育苗和種植技術。當時的老縣長李光華很有眼光,認為要發展瀾滄縣的經濟,必須發展茶葉。所以村裏村外抽調了八九十個有文化的青年,芒井、景邁古茶山沒有現成的房子,男孩子的夥伴很多。第壹批只有我壹個女生,不敢壹個人住。老師安排我留在老家,住在火塘邊。雖然滿是灰塵,但是很暖和,正好彌補了被子薄的困難。我每天早出晚歸,在離住處六公裏的山裏蓋了房子。由於壹些條件艱苦,三個月能堅持畢業的只有30多人,離不開父親的鼓勵和開導。父親寫信開導我,“做壹個男子漢。”當時的李光華老縣長有壹個長遠的規劃,就是在芒井、井麥村這些沒有古茶的地區種植新的產業,讓我縣很多老區的貧困農民盡快脫貧致富,但是很難做好。培訓班結束後,文革風暴襲擊了瀾滄的芒井、景邁,長期的計劃變成了等待和磨難。

從1968到1969,“壹打三反”之風襲茶培訓班。壹個不滿20歲的女孩被誣告為小偷,受到批評。懲罰過後,她上吊自殺了。※我自己因為在火柴盒上的毛主席“老三章”上畫了“※※※※※”而被判汙損毛主席著作罪。與此同時,我父親被指控在解放初期參加了李小春遊擊隊。十八歲,不敢大聲說話,擡頭走路,穿新衣服,交朋友。即使我生病了,我也會受到牽連。別人“抓革命”,我卻是被專政的對象。記得有壹天下了壹整天的雨,山上霧蒙蒙的。我上山找豬草,豺狼在我面前咬小牛,還冒著熱氣。當時我的心情無法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只能算作生活的艱辛。我能夠走出這些狀況,我付出的真的比同齡人多。我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摧殘,大腦沒有以前聰明了,記憶力也大大降低了。因為經常低著頭走路,脖子變成了“三線”。我覺得那段時間可以算是地獄,但是已經過去了,人也長大了。

到1970,在南翁班培訓班的基礎上成立了景邁茶廠。雖然當時沒有高速公路,但二十多歲的青年男女只是簡單地將柴油機、百葉烘幹機、揉撚機等初級制茶機械搬上了萬畝古茶山。“生產了瀾滄第壹批機械加工的茶葉,萬畝古茶園的普洱第壹塊青磚都是他們自己加工打蠟的。把“毛主席語錄:抓革命,促生產”印在瀾滄磚茶上,用馬幫運到惠民供銷社,到處賣。

1975年,瀾滄縣茶葉發展迅速。景邁茶廠遷至瀾滄縣西郊,定名為瀾滄縣茶廠。我被推選為主管生產的副廠長,用土墻自己蓋了草房,舊廠房不到100平米。從猛海買了壹些舊機器,自己改造,把縣裏產的曬幹毛茶提煉成三春茶。銷往全國各地,1977開始加工生產普洱散茶。1983年,八級普洱散茶被外經貿部授予榮譽證書,多次獲得省市級獎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茶廠為瀾滄財政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婚禮祝福
  • 下一篇:茂名熱電廠簡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