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如果妳有金融資質,就看它的註冊金額。註冊金額有時候不壹定有用。假設註冊金額為3億,10年內還完這筆錢就夠了。很多理財公司可能壹兩年就倒閉了,不用交這個基金。但是還是要查註冊資本,因為這是他們賠償的上限!看完理財公司的註冊金額,妳會對理財公司有更好的了解。周邊的理財公司壹般註冊金額在百萬左右,上千萬的很少見。盡量不要參與這類理財公司和平臺,也不想拿高息,因為他們想把高息用於自己的消費。妳看上了他們的高息,他們看上了妳的本金,這樣到最後,吃虧的是最後的接盤者。
三是看理財公司的利率回報。看他們的工作流程是否規範,如果是,那麽資金是否合適,有相應的法律顧問做擔保,那麽,看利率是否是銀行的三倍以上?如果超過了,這樣的理財就要註意了。如果有違約的話,那麽妳的投資不壹定能收回,因為這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所以我們在做理財的時候,壹定要註意以上三點。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收益。
理財公司多不是因為老百姓的理財觀念變了,而是更多的人想騙錢。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這些突然增多的理財公司忽悠了,傷害了我們的本金。何必呢?為什麽壹個人的血汗錢被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