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運營商的人士表示,此次合作其實是2017雙方正式合作後的後續動作。公開資料顯示,2017,10年6月,中國聯通發布“中國聯通混改與騰訊合作邁出壹大步,全面開展雲計算、網絡服務等領域的深度合作”的股市公告,對雙方將要開展的合作內容進行了預測。
根據通知,雙方將依托在通信、雲計算和網絡安全領域的豐富資源和能力,加強聯盟,在雲計算和網絡服務領域相互開放資源,促進深度融合和創新,打造全新的“雲、管、端”互聯網產業生態平臺。
中國聯通方面表示,這是混改方案獲監管部門批準後,中國聯通與互聯網公司的首次重大業務合作,也是混改後與騰訊強強聯合、推進深度戰略合作的第壹步。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聯通的“混改”最早可以追溯到2065438+2006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宣布啟動國企改革試點,鼓勵國企打破體制僵局,調動市場化資源,激發企業活力。次年8月,中國聯通正式啟動混改,隨後陸續接受包括騰訊、阿裏、百度、JD.COM、滴滴等巨頭入股。
不僅僅是聯通,三大運營商作為央企代表,其實在SASAC號召之後都在進行混改,但是聯通更強,屬於全球混改,移動和聯通屬於地方混改。
聯通的“期待”
對於目前正在努力創新的中國聯通來說,引起行業內外的關註無疑具有積極的價值。尤其是在“混改”的框架下審視這次合作,聯通的戰略意圖可能在市場上傳達得更為清晰。
中國聯通作為三大運營商之壹,掌握著優質的數據中心和網絡資源,而騰訊的CDN能力最好。這可能是兩家公司決定合作的基礎,應該聯合起來,各取所需。
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聯通雲收入達268.7億元,同比增長142%,占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54%大幅提升至10.18%。
在165438+10月3日發布的公告中,中國聯通再次強調,在“1+9+3”戰略規劃體系的指導下,將以“大連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為主業。記者註意到,其中至少有三家與CDN和MEC服務密切相關。
更值得註意的是,早在2019,1,中國聯通和網宿科技就合資成立了專註於CDN和邊緣計算的紀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億元。其中,聯通創投持股42.5%。然而,經過壹年左右的運營,由於未能達到雙方合作的預期,雲上智慧走進了歷史。
“結婚”傳統的背後
除了聯通和騰訊的合作,運營商聯手互聯網巨頭的消息近期在市場上密集傳出。165438+10月1日,JD.COM科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隨後有媒體報道,阿裏巴巴也與中國電信簽約合作。
雖然中國電信很快反駁了不實傳言,但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近年來合作頻繁卻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在業務層面,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先後與阿裏巴巴合作,中國移動與芒果超媒、優酷合作。在資本層面,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也投資了很多互聯網公司。
運營商更願意和互聯網公司合作是有原因的。壹方面,作為基礎網絡提供商,尤其是在國內,運營商掌握了大部分網絡基礎設施資源,而互聯網廠商擅長應用和服務,需要運營商的底層支持,所以雙方有大量的業務往來。另壹方面,運營商作為傳統國企,在機制和體制上有很多約束。以成立子公司的形式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可以突破束縛,進行更多的創新,獲得新的業績增長點。尤其是近幾年三大運營商的收入瓶頸之後,這種合作對運營商來說更有必要。
這壹點在SASAC發布央企混改後更加明顯。以中國移動旗下的米谷為例。從人員團隊到運營模式,咪咕基本都借鑒了純互聯網的玩法。咪咕在國內視頻領域的成功也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這也是其獨立上市的傳聞受到關註的原因。
如果能通過IPO引入市場化資本,運營商顯然會獲得更大的活力。目前除了咪咕,中國電信的天翼雲、翼支付也在傳出獨立運營的消息,這顯然代表了市場和運營商的壹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