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劉永行的人格成就

劉永行的人格成就

劉永行

山東非常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投資環境好,市場廣闊,資源豐富,山東人民友好,成為劉永行加大在山東投資的重要原因。

從65438到0994,劉永行和其他9位民營企業家壹起發起了旨在發展扶貧項目的“光榮事業”倡議。從山東12開始,劉永行輝煌的事業項目照亮了山東九個城市。

劉永行在12期間,在山東* *投資了10飼料廠和壹家電解鋁廠,還有壹個炭素項目在建,為山東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劉永行在12不間斷投資山東,與山東省工商聯原主席劉誌敏關系密切。

當劉永行進入山東擴大他的飼料領域,劉誌敏,老主席,陪同他走遍了山東。甚至,很多項目是劉誌敏考察後告訴劉永行的,劉永行說“就這麽定了”。

他們的深厚關系可以追溯到12年前。

劉誌敏回憶說:1995年,全國工商聯在山東省煙臺市馬洋島開會,他認識了劉永行的弟弟劉永好,劉永好也在開會。他邀請劉永好到山東各地看壹看,劉永好回去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劉永行。後來希望集團產權清晰,分成四部分。山東這部分是劉永行的。

不久,對山東頗有好感的劉永行派投資部門的兩位同誌到山東考察項目,由時任山東省工商聯主席的劉誌敏陪同。接到工作人員的電話匯報後,劉永行深受感動。他告訴工作人員“決定不了項目就別回來”。

由此,東方希望集團在山東同時簽約了兩個項目,分別是位於青島平度的青島希望飼料有限公司和位於濟南章丘的濟南希望飼料有限公司。

項目正式啟動後,僅用100天就完成了兩個項目。這也給劉誌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當時東方希望集團已經相當強大,但他們仍然非常努力。工作人員住在臨時工棚裏,風還是很大,但是他們的工期還是很短的。從這裏可以看出壹個知名民營企業集團的管理和開拓能力。

由於飼料市場向好,東希望集團產品競爭力強,第二年基本收回全部投資,當年盈利654.38+00多萬元。

這是另壹個笑話。劉永行後來回憶說,有壹次,劉誌敏跑完項目後陪他去曲阜,他們壹起去孔廟看壹看,這時壹只蜜蜂蟄了他。劉誌敏和劉永行開玩笑說:“孔子在啟發妳什麽?”劉永行此後壹直說,孔子在指出他在山東多投資,會有好的回報。

山東兩個飼料項目成功後,劉誌敏向劉永行建議,妳去山東貧困地區辦廠,能不能去臨沂?劉永行欣然同意。

受劉永行委托,劉誌敏親自到臨猗考察建設飼料項目。不久,山東沂蒙希望飼料有限公司誕生了。

此後,劉永行先後在聊城冠縣、菏澤定陶、德州市德城區、慶雲縣設廠,這些地方都位於山東省的西部和南部,經濟水平相對較差,投資地點大多在壹些欠發達縣的鄉鎮。

劉誌敏回憶說,因為當時去聊城冠縣的路不好走,濟南到冠縣要走壹個上午。但即便如此,盡管困難重重,工程還是在短時間內完成了。

該項目在冠縣的成功投產影響巨大,成為當地發展的壹大推動力,支持和帶動了部分企業在當地投資。

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第壹副主席胡德平說:“劉永行是首發,帶動了地方經濟。”

“隨著山東省聊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劉永行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劉誌敏說。

劉誌敏補充道,後續年產654.38+0.6萬噸電解鋁項目投資達到654.38+0.5億元,在當時是全國第壹。

聊城的電解鋁項目是山東信發希望鋁業有限公司,是由東方希望集團和山東聊城茌平信發電力集團投資建設的集熱電和電解鋁為壹體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公司位於山東茌平新發希望工業園,總投資6543.8+0.5億元,年產6543.8+0.6萬噸電解鋁。同時配備310MW熱電機組。該項目是東希望集團發展第二主業的第壹步。

目前,劉永行在山東建有10飼料廠和壹個電解鋁廠。在東希望集團的飼料第壹主業中,山東的飼料廠是最多的。截至目前,劉永行已在山東投資數十億元,在濟南、青島、德州、臨沂、聊城、菏澤、東營、煙臺等地均有項目,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劉永行有壹個“三個讓”的經營理念:讓農民富起來,讓市民滿意,讓政府放心。這“三個讓步”在其投資項目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劉誌敏說,農民富裕是因為他生產的飼料質量好,成本低,為當地農民提供了良好的牲畜生產原料。而且玉米、麩皮、豆粕等農民農副產品是飼料生產的主要原料,飼料廠開放給農民購買,為農民創造了效益;讓大眾滿意是因為他嚴格要求生產質量,大眾可以放心吃肉和肉制品,沒有飼料汙染;讓政府放心,因為他從來不偷壹分錢稅。僅山東壹地,劉永行壹年上繳就超過5億,可見政府是可以放心的。

“在山東賺的錢我壹分都不拿,就地發展。”劉永行說,“如果山東有適合我的好的大項目,我願意隨時繼續投資。”劉永行

飼料行業壹直是劉永行家族的根基,他也從未停止過在這個行業的規模擴張。

兩年前,東希望和新希望的十年合同到期,雙方開始進入對方的領地。劉永行投資1億元在四川成都新都建飼料廠。該廠產能接近四川飼料總產量的15%。未來,東希望的飼料廠建設將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計劃投資發展飼料廠50家,其中四川5至8家。

和四哥劉永好壹樣,東希望的海外投資起步於2001。劉永行很快在海外擁有了6家飼料公司:5家在越南,每家投資約300萬美元;新加坡有1家公司,投資總額980萬美元。目前,海外投資總額約為2500萬美元。東希望將繼續擴大在東南亞的投資,計劃在東南亞投資50家飼料廠。

劉氏兄弟的海外擴張與國內飼料行業的逐漸衰落有關。自1990年代以來,我國整個飼料行業面臨著過度競爭的局面,數萬家飼料企業的利潤率逐年下降。國內飼料廠平均利潤率1%到3%。東希望的利潤率也不例外,十幾年來壹直在邊際遞減:壹開始高達30%,1995年20%,1998年8%,最低點5%。

劉永行的解釋是,整個行業的門檻太低,導致產能嚴重過剩。不過,劉永行對東希望2007年的飼料銷售還是比較滿意的:“預計全年銷售增長率會達到40%左右。”通過管理水平的提高,東希望的利潤率也可以提高到5%~8%。

從2001開始,整個希望集團將研發重點轉向了由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按照不同配方組成的高端飼料——預混合飼料,與國內300多家外資飼料企業爭奪1%的飼料市場高端市場。同時,東希望集團在1996開始研發飼料中技術含量較高的賴氨酸,並掌握了生產技術,在包頭建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工廠。

其實劉永行早在1996就看到了飼料行業的不利前景。他壹直在尋找與之相關的第二主業。也有多元化投資的,比如民生銀行、光大銀行、上海光明乳業,但都屬於東方新希望的“投資板塊”。在劉永行的產業分工中,東部新增三個產業:飼料產業、第二產業、投資板塊。

劉永行認為,第二產業必須與第壹產業的飼料產業相呼應,形成產業集群。在這壹點上,臺商王永青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的靈感來自山西壹家鋁廠的調查。起初,他聽說用便宜的山西煤發電生產電解鋁,成本很低。然而,當他看到火力發電冒出的白色蒸汽時,他突然意識到,可以利用投資地的能源發電生產電解鋁,發電過程中產生的蒸汽可以生產飼料中的重要添加劑賴氨酸,賴氨酸產生的廢物可以生產飼料和復合肥,從而形成“鋁電復合-電熱聯產-賴氨酸-飼料”的產業鏈,而這種生產模式正是今天提倡的循環經濟。

2002年,劉永行開始進入鋁行業,現在擁有三家鋁企,其中包括壹家氧化鋁企業。其中,東方希望包頭稀土鋁業有限公司作為標桿項目,總投資將達壹百億元,壹期工程將於二00三年投產。與四哥劉永好相比,劉永行的投資領域要小得多。前者在金融、地產、飼料行業上下遊都頗有建樹。他甚至進入了飼料行業的下遊養豬業。北京千喜鶴食品有限公司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冷鮮豬肉和豬肉制品的獨家供應商,擁有新希望60%的股份。

事實上,多元化或專業化的問題壹直困擾著許多國內企業。企業家壹方面頻頻點頭,認同國際競爭力之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專業化”建議,另壹方面卻不由自主地實施不相關的多元化戰略,失敗案例數不勝數。

但劉永行壹直信奉謹慎的投資策略。當房地產繁榮時,有人建議他投資房地產,但他拒絕這樣做。他的解釋是房地產太容易賺錢,沒有挑戰性。在介紹劉氏兄弟發家史的《希望之路》壹書中說,1995年,東希望也投資了房地產,但卻陷入了投資陷阱。由此,劉永行意識到自己的軟肋是不善於和官場打交道。在當時土地信息不透明的背景下,很多房產交易不透明,太危險,不適合自己。

在資本市場,1999股市紅火的時候,東希望也用閑置資金進入壹級市場打新股,但劉永行始終不同意進入二級市場。他曾對媒體說:“如果我從二級市場拿到幾十億,我會很害怕。”

他甚至拒絕公開。東希望為什麽不上市?基本上每個采訪過劉永行的記者都會問這個問題。劉永行解釋說,我之前在飼料行業的時候,因為不缺錢,所以不需要融資。“過於寬松的資金容易讓人頭腦膨脹,我們希望把錢用得更緊。”他說。

現在進入重工業,鋁電行業是高投入行業,無疑需要大量資金。但劉永行的解釋是:“由於重工業投資大、跨度大、風險高,盡管做了充分準備,但我們不想拿投資者的錢去冒險,甚至不想拿銀行的錢去冒險。”

的確,從1996開始,劉永行就開始為第二主業積累資金,當時還不清楚。到他開始投資鋁行業時,6年時間已經積累了數十億資金。在之前的鋁行業投資中,東希望基本都是使用自有資金。

劉永行還將自己備受推崇的豐田管理經驗運用到企業管理中。飼料行業新建工廠的標準時間是壹年左右,而東希望是三個月。“已經存了九個月了,還有折舊費,財務費,工資等。在這九個月裏已經得救了。這樣,我們縮短了虧損的時間,加快了現金流的速度,”他說。“其實也是變相融資。”節省壹半投資相當於融資50%。

包頭鋁電壹期工程建設期間,東希望歷時壹年,投資25億元,建成25萬噸原鋁生產規模並投產。投資和建設周期是國際標準的三分之壹。

但正是審慎的投資策略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東希望。2004年,東希望鋁業剛剛投產的時候,正好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出臺的時候。正是因為全部投資都是用自有資金,東希望才避免了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我們似乎很保守,但這種保守幫助了我們。”劉永行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但在壹些觀察人士看來,劉永行大舉進入重工業實際上是極其激進的。因為進入壹個既需要高投入又需要政策約束和壟斷者的行業,意味著未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但劉永行認為,現在做生意不僅僅是財富的積累。"只有通過大工業,我們才能充分發揮我們的潛力."他說,“幫助團隊成長也是企業社會責任之壹。”

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企業為中心,壹直處於絕望的狀態。創業之初,為了賣雞,劉永行曾經沿街叫賣,幫助全家渡過了難關。但他小時候受傷的右腿因為過度使用失去了根治的可能,甚至有壹段時間出現了幻聽,耳朵裏總是嗡嗡的有雞叫。

這位億萬富翁對企業的迷戀壹度讓他的妻子非常不滿。在《我和永興》的日記集中,妻子抱怨道,“壹聽說工廠產品供不應求,心裏就很難受,恨不得產品賣不出去。我不想讓我老公這麽辛苦。”但後來她的想法又變了。在另壹篇文章中,她說,“真正追求事業的丈夫,值得妻子的尊重。”

  • 上一篇:連筆金融p2p支付困難
  • 下一篇:簡歷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