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羅永浩重新出發:賽道令人驚喜。

羅永浩重新出發:賽道令人驚喜。

文怡韓熙妍

雖然“真回歸”幾乎成功,但羅永浩還是不甘心。這壹次,羅永浩明確表明了未來的創業方向:VR、AR、MR等領域。

這個軌跡令人驚訝:早在七年前錘子時期,他就多次表示看好VR,甚至做手機也只是在等待VR時代的到來。

據悉,2014年,羅永浩開始組建VR項目組,負責人是設計總監羅子雄。但由於行業和錘子公司自身的原因,他不得不在VR項目上擱淺。

在過去的幾年裏,VR的創業環境已經今非昔比——這股VR熱幾乎完全被元宇宙的概念引爆。

壹位2015籌備VR公司的創業者告訴鉛筆道,超宇宙的火爆程度和當年VR如出壹轍。2016被稱為VR元年。當時市場聲音說VR是顛覆性創新,VR是“下壹個屏幕”,會取代手機和PC。

然而VR的風口並沒有如期而至。“2016年底的時候說2017會來,後來又改成了2018和2019,但是直到元宇宙概念被炒熱,VR口號還是沒有真正來。”

元宇宙概念的流行,讓VR/AR/MR行業起死回生。目前還處於概念炒作的初級階段,但遊戲和VR已經成為很多上市公司和創業公司對接元宇宙的切入點,很像當年VR被追捧的時候。

初心未改的羅燦永好,在新的創業環境中煥發光彩?

《真人真事》之後,羅永浩重回科技圈。

“加油,小羅,妳還能當十壹年牛。”在鼓勵下,羅永浩宣布回歸科技圈。

65438+2月16日0: 21,仍認證為“錘子科技CEO”的羅永浩再次發布該微博,稱將回歸高科技創業,並在評論區回答網友提問時,表明創業方向為AR、VR和Mr。

雖然羅永浩在直播領域大有作為,但也上演了壹出“真事”:有媒體報道稱,錘子科技欠下的6億債務已經還清5億,剩下的1億將在壹年內還清。但他的野心顯然不在這裏。在此之前,他宣布微博將於明年春天回歸科技行業。今年165438+10月5日也明確表示“下壹個創業項目是壹個所謂的‘元宇宙公司’。”

選擇VR等方向創業,並不是羅永浩突發奇想。

據介紹,錘子科技早在2014年底就開始組建VR項目團隊,以設計總監羅子雄為首,約30-50人,開發了VR硬件耳機、PCVRLauncher以及壹些實現基本功能的VR應用。

隨後壹年,錘子科技繼續加大在VR領域的投入。據媒體報道,錘子科技先是與諾易騰合作建立VR交互實驗室,由前者提供資金,後者提供技術,隨後在微博上發布招聘啟事,明確表示VR團隊正在招聘人才。最後,羅永浩本人直接在微博上表明錘子手機即將進軍VR領域。

但2016年,VR部門從錘子科技分離出來,成為思思科技的子公司,由羅永浩擔任總監。羅子雄後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了獨立的原因。“錘子內部短期內應該沒有做VR的計劃。錘子可以等行業成熟了,能賺錢了再做硬件生意。”

由於行業和公司自身的原因,錘子科技不得不擱置VR項目,但羅永浩壹直看好。

事實上,錘子科技早期並不僅僅被定義為壹家手機公司,而是涉足科技的各個領域。另外,早在2017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和羅振宇的壹次長談中表達了對VR的看好,甚至做手機只是在等待VR時代的到來。他說,“妳之所以這麽辛苦、這麽累地做壹個手機,其實是在等待下壹個計算平臺的革命,因為VR眼鏡是下壹代平臺革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手機、平板、電腦的軟硬件都做好了,才能做出VR眼鏡。”

2020年,在極客公園的壹次活動上,他也重申了這個觀點:長期看好AR/VR市場,未來做產品,很可能是AR/VR的方向。

元宇宙爆炸,VR/AR/MR升溫。

錘子開始涉足VR領域已經六年了,VR/AR/MR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15開始籌備VR項目的創業者陳夢告訴Pencil,當時VR行業備受創投圈追捧,市場上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VR的顛覆性創新,說VR是“下壹個屏幕”,會取代手機和PC。

2016被業界稱為“VR元年”。“做硬件,做遊戲,做平臺,創客蜂擁到VR行業。當時全國有上千家VR相關企業。”陳夢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然而,在經歷了兩年的VR行業“追趕期”後,市場開始逐年變差,但熱度逐漸減弱,甚至面臨衰退跡象。“2016年底的時候說VR的風口會在2017來,後來又改成了2018和2019,但是直到元宇宙概念被炒熱,VR的風口還是沒有真正來。”他感慨道。

在下跌的那幾年,大量VR公司傳出負面消息。暴風魔鏡大量裁員,VR公司中經視界、美度娛樂被曝拖欠員工數百萬工資。很多線下VR體驗店都沒活多久。根據《中國VR體驗店運營狀況白皮書》的數據,VR是壹個新興的行業,缺乏前人的經驗。大部分運營商面臨經營不善,只有不到30%的VR體驗店能夠盈利。

陳夢原本以為VR行業會繼續沈寂,但近兩年VR行業迎來了復蘇,VR等領域再次成為資本的香餑餑。據統計,2020年全球VR/AR投融資規模達244億元,投融資並購220起,均連續三年增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市場也開始看好這條老賽道。根據IDC的預測,在2021-2025年期間,VR虛擬現實產品的全球出貨量有望達到約41.4%的年均增長率,AR增強現實產品的出貨量有望達到約138%的年均增長率。2024年,VR/AR市場的OEM空間有望增長到2000億以上,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92%。

更重要的是,隨著元宇宙概念的流行,VR/AR/MR行業再次迎來了生機。有分析認為,VR/AR/MR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元宇宙產業的現狀。正如羅永浩分享的文章中提到的,超宇宙仍然是壹個概念,而不是壹個機會。超宇宙需要依賴的硬件設備是VR和AR。打個比方,如果說超宇宙是移動互聯網,那麽VR和AR設備就是智能手機。

這就導致了壹個現象:在元宇宙概念炒作的初期,遊戲和VR成為了很多上市公司和創業公司對接元宇宙的切入點。“現在很多相關的創業者,無論是與人交流,還是手中的BP,‘元宇宙’都是壹個被頻繁提及的詞。”陳夢說。

繼VR元年之後,2021也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陳夢眼裏,現在的創投圈都在炒元宇宙,很像當年VR受追捧的時候。

市場不再相信故事。

2015年底,VR創業公司精力充沛,但大多是技術積累薄弱的小公司,處於用故事在壹級市場融資的階段。

但是現在,VR/AR/MR行業已經不是創業公司之間的小打小鬧了。羅永浩面臨的市場環境和當時不可同日而語,很多巨頭已經斥巨資進入市場。

比如2021年8月,字節跳動收購了VR創業公司Pico,Pico是目前國內VR市場的老大,市場份額為41%。據行業媒體報道,此次交易金額超過90億元,壹位熟悉交易流程的資深從業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騰訊對Pico評價很高,願意收購,但最終字節跳動以更高溢價勝出。

騰訊還持有AR/VR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 40%的股份;愛奇藝還推出了以OculusQuest2為基準的愛奇藝冒險DreamVR壹體機。

像當年錘子手機誕生時的情況,羅永浩要想在VR/AR/MR創業,也需要在眾多大廠中開拓出壹片天地。

除了競爭對手,羅永浩還面臨著大環境的變化。即使大家都在高喊VR代表了互聯網的未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如今的VR行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在陳夢看來,VR行業之所以過去給人感覺不如壹年前,是因為其商業化路徑沒有打開,整個行業始終處於純燒錢的探索期。現在即使元宇宙的概念出現了,也確實如此。

雖然VR在業內被炒得火熱,但其產業成熟度遠不及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行業。

內容也是重要短板之壹。目前國內VR內容產業已經受限於下遊應用不足、終端設備滲透不足、優質內容不足等因素。有人認為國內VR內容沒有完全跟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之前硬件本身沒有提供足夠的土壤。對於商家來說,沒有足夠的土壤,即使投資是初步試水,也不會形成商業規模效應。

在行業更加成熟,合規和商業化能夠充分落地之後,VR等行業才可能真正成為元宇宙的壹部分。

2021年5月,在脫口秀節目《我的青銅時代》中,羅永浩回應了很多人的質疑:他為什麽堅持在科技行業創業?羅永浩說,他堅信做技術產品就是站在推動世界發展的節點上,後來他想做軟硬件結合的平臺級產品,而不是壹心壹意賺錢。

某種程度上,VR/AR/MR代表了互聯網的未來。甚至可以說,這些產業可能正踩在“推動世界發展”的節點上。但是作為壹個已經從谷底爬出來的行業,已經不能再通過口號來打動別人了。畢竟2016的VR浪潮已經說明,市場不缺故事,還是要賺錢,還是需要壹個真正給人信心的產品。

  • 上一篇:林州上海普金林州制藥有限公司整體搬遷。什麽時候開始?
  • 下一篇:賣農產品的叫什麽?新公司的名字叫易發財。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