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問及為什麽要在臨潁投資建廠時,總經理徐文伯說首先考慮的是市場因素。臨潁縣因為地理條件優越,非常有利於食品企業的發展:臨潁縣地處中原,107國道和京珠高速並行,交通十分便利;此外,河南省是典型的農業大省,臨潁縣也是河南省的農業大縣,生產優質小麥、玉米等食品企業急需的原料。在這裏投資可以節省很多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其次,考慮人力資源。河南省不僅是人口大省,還能為企業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空間。而且河南人善良,勤勞,淳樸,在河南投資很踏實。第三個考慮是歷史因素。徐文伯說,小時候聽老壹輩人說,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原,對中原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長大後,他們希望為中原崛起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當然,我之所以十幾年來安心經商,立誌紮根臨潁,奮鬥壹輩子,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臨潁縣親商、愛商、富商的投資環境深深吸引了我。”徐文伯說,1997年,當他收到臨潁縣委、縣政府的盛情邀請時,他被臨潁縣想為老百姓辦實事、想發展經濟的熱情和誠意所感動,毅然決定在臨潁投資。在臨潁的十年間,他不僅享受到了政府承諾的稅收、用地等優惠政策,也深深體會到了黨委政府對企業無微不至的關懷。2007年,聽說聯泰公司發展遇到資金困難,臨潁縣委書記郭主動與銀行協調,最終幫助聯泰公司渡過難關。同年,壹場暴雨過後,漯河聯泰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倉庫大面積進水,電力設施受損,損失慘重。如何減少損失,盡快組織生產,成了徐文伯面臨的壹個難題。就在他陷入困境的時候,臨潁縣縣長王國幹帶著保險公司、電業公司、銀行的工作人員及時趕到現場,幫助聯泰公司壹邊評估損失、理賠,壹邊加強排水、搶修線路,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
徐文伯永遠不會忘記臨潁縣委、縣政府為企業雪中送炭、排憂解難所做的壹切。“我在河南投資的時候,做對了三件事。壹是選擇了臨潁作為投資地;二是將集團總部遷至臨潁;三是率先在產業集群內建設工業園區。”徐文伯深情地說,“我剛來臨潁投資的時候,公司註冊資金只有700萬,生產車間只有1000多平方米的簡易工棚,工人只有壹百多人。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不斷吸引股東追加投資。公司註冊資本增加到5000萬,建築面積80000多平方米,職工1500多人。加上遼寧、山東、江西、上海的基地,已經完全形成了壹個現代化的休閑食品集團。聯泰食品絕不是在臨潁投資福建企業的個案。徐文伯祖籍臨潁,壹直從事食品加工業。在把這個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為推動臨潁縣域經濟快速發展,他還積極促成國內500強企業福建恒安集團總投資6543.8+0.6億元的恒安纖維棉科技產業園落戶臨潁縣。
“當時我是第壹個進入黃龍開發區的省外企業。當時不知道企業能不能長久發展。我反復權衡了壹下。先搞租賃業務,再擴大投資,我做不了就走。”誰知徐文伯幹了11年,企業從租賃經營發展到土地建廠,產品也從壹開始的壹個系列幾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的三個系列400多個品種。生產規模擴大了幾十倍,利潤翻了幾倍。
“在臨潁,妳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什麽都不用管。”十幾年來,除了去閩港等地辦事,徐文伯壹直在臨潁創業。前年,經公司董事會同意,他幹脆把中聯集團總部從香港搬到了臨潁縣。建營北產業集聚區在臨潁縣,他征用了1.76畝土地,決定投資1.6億元建設聯泰食品工業園。為加快新項目建設進度,他將東莞電力有限公司及江西分公司、鐵嶺分公司、重慶公司的累計利潤轉到臨潁,用於聯泰食品工業園項目基礎設施建設。
在漯河市2009年招商引資表彰暨2010招商引資動員大會上,徐文伯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大使”稱號,並獲得財政獎勵65438萬元,以表彰其為漯河市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
正是因為臨潁縣縣委、縣政府親商、愛商、富商的光榮傳統,如今,臨潁縣各類閩商企業近40家,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近30億元,吸納就業654.38+0萬人以上。在臨潁,說閩南話、喝功夫茶的福建人有近千人,臨潁也成為河南省閩商最多的縣。
聯泰食品在不斷發展壯大,獲得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他們致富思源,不忘窮人,不忘回報社會。2003年,公司為臨潁縣抗擊非典捐款65438+60萬元,用於購買抗擊非典所需的設備和藥品。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第二天,徐文伯本人就向汶川災區捐款26萬元,還派大兒子許誌滿載藥品和面包奔赴汶川地震現場開展救災工作。2010玉樹地震後,公司捐款12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向社會捐贈100萬元。
“聯泰公司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在臨潁有口皆碑。”臨潁縣縣長王國幹說,聯泰公司思源飲水,感恩百姓的善舉,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許多義舉在臨潁被傳為美談。因此,徐文伯被臨潁縣慈善總會任命為副會長,聯泰公司也被中國紅十字會命名為“紅十字會員企業”。
王國幹介紹,聯泰公司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為促進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做出了貢獻。據介紹,聯泰公司是壹家生產經營高檔休閑食品的專業食品企業。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麥、大米、土豆、豆類、蔬菜、雞蛋等農產品。該公司每年消耗10000噸小麥、5000噸玉米、2000噸大米、500噸蔬菜、500噸大豆、200噸辣椒、1500噸土豆和2000噸雞蛋。
對農產品的巨大需求和惠農措施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聯泰采用公司+農戶+農戶的經濟模式,於2008年與王猛鄉農民簽訂了糧食收購合同,並在該鄉建立了65438萬畝的專用小麥種植基地。聯泰公司為農民提供種子、農藥、化肥、種植技術、包裝和運輸費用,以及購買定金。小麥成熟時,公司以高於市場價20%的價格全額收購。2009年,為保證雞蛋收購質量,公司積極出資扶持20家蛋雞養殖場。公司提供養殖技術和衛生防疫,既保證了雞蛋的質量,又促進了養殖戶的發展,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同時,聯泰食品還主動與從事面粉、各種澱粉、玉米糝、蔬菜和雞蛋加工的私營和鄉鎮企業聯姻,幫助這些企業發展。公司每年向各農產品加工企業預付300多萬元,支持其在發展企業規模的前提下,保證基地種植農作物和購買農產品的資金...由於在促進農民就業和農業發展方面的突出表現,聯泰食品獲得了2010年度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