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陳術說,馬1993從深大畢業後,加入潤迅公司,開始從事軟件工程師工作,專註於尋呼軟件的開發,壹直擔任開發部負責人。對互聯網情有獨鐘的馬提出利用互聯網做無線尋呼服務,並開發了壹套系統,可惜沒有得到公司的支持,這更加堅定了馬自己創業的決心。
1998 165438+10月11壹家後來改變中國人交流方式的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了。說到這裏,黃惠卿笑著插了壹句:“其實我是騰訊第壹任董事長,花藤在接我的班!”
“她說的沒錯,公司是我跑前跑後給他們註冊的,但當時註冊的公司要求有退休證明或者失業證,他媽剛好退休。經過討論,我們用他媽媽和我姐夫的名字註冊了騰訊。他母親名義上擁有60%的股份,自然成了董事長。直到1999才全部轉讓給馬花藤。”馬陳術笑著向記者講述了這個鮮為人知的創業故事。
馬陳術還告訴記者,“騰訊”這個名字也是他起的,意思是“馬奔騰的信息時代”。當時造了四個名字,都有“騰”字。但馬當時並不同意使用“騰訊”這個名字,認為太個性化了,但其他三個名字在註冊時就已經被別人註明了。結果,馬陳術最終以50萬元註冊了騰訊。
馬給公司取名騰訊,寓意很深。壹方面,馬花藤的名字裏有壹個“騰”字,公司與自己息息相關;另壹方面,“騰”也意味著起飛和發展。後綴是“訓”,更多的是因為老東家潤訓對馬的影響。至於英文名Tencent,更多的是以著名的通信公司lucent為原型。後來騰訊在香港上市,騰訊的英文名被香港人稱為“tencent”。當時的騰訊最多是壹家SP(短信內容提供商)公司,用戶對騰訊發的短信收取壹毛錢,也就壹毛錢,非常合適和形象。